发病症状
在刚刚发病的第1-2天,鱼苗黑身上浮,在水面停滞或慢游,随后出现少量“熟身”鱼(图1),即体表的背鳍后部或整个体表褪色、发白,像煮熟的鱼肉,俗称“熟身”。部分病鱼可见头部发红,伴随着鳍基部出血,拖便等症状;少数镜检鳃部有寄生虫。
接着第2-3天“熟身”鱼越来越多,且伴随死亡量递增,一般在第3-4天达到死亡高峰,之后鱼苗呈螺旋式打转(图2),解剖肝脏发白,脾脏充血、肿大,围心腔淤血。最后死亡量慢慢减少,趋于稳定。
发病原因
防控建议
1、抗应激防诱发因素
天气突变后发病率非常高,建议关注天气预报,异常天气提前增氧、稳水、抗应激,做好应对措施。在拉网、筛苗和运输过程中避免密度过大、时间过长、缺氧等应激情况的发生。鱼苗驯化喂料时,注意观察鱼苗状态,加料要适量,吃料太饱容易诱发疾病。
2、防传染
目前仍不能确定近几年加州鲈鱼苗弹状病毒大面积发病的传染源。培苗期间一旦一个池塘发病,周边的池塘很容易被传染发病,所以平时要注意相互过水引起的传染,抄网等日常管理操作工具要独立分开使用,避免疾病交叉传染。
3、发病后降低死亡
在发病前期,鱼苗开始上浮、“熟身”时一定要减少或停止喂料,外泼抗应激产品,忌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否则会加重死亡。在发病高峰后,鱼苗开始打转时,要及时恢复投喂,避免由于停料太久,鱼苗体质弱,感染大量寄生虫或者发生细菌病,加重死亡。死亡高峰过后可外泼刺激性小的消毒产品,内服增强体质产品,加快恢复。
4、发病后及时分塘保成活
发病结束后要尽快过筛分塘,因为发病后鱼苗大小规格差距明显,容易出现相互残食,导致成活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