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期乌鱼、加州鲈“烂身”的罪魁祸首——丝囊霉菌
冬春季节进入低温期,广东地区养殖生鱼(乌鱼)、加州鲈常见大量“烂身”现象,镜检溃烂处可见较多的丝囊霉菌,俗称流行性溃疡综合征,为丝囊霉菌属的真菌引起的疾病,其传染性强,严重感染时处理不当可造成全塘鱼死亡。因此,每到这个时期,养殖户开始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以期减少损失。 本文带你认识、防控丝囊霉菌病,做到事半功倍。
生鱼感染丝囊霉菌造成大量死亡
一丝囊霉菌发病特点
水温18-22℃为丝囊霉菌发病高峰期,南方地区多发于2-4月份,当年12月-次年1月份零星发病。水温合适时,传染性极强,往往造成区域性流行感染。低温期鱼体表有伤口即可快速感染并发病死亡,呈现感染周期短、死亡周期长、累计死亡率高的特点。
丝囊霉菌感染不分品种,其中乌鳢、加州鲈最敏感;不分规格,生鱼发病多为“秋仔”,冬春季未分塘,密度大,规格7-8两/尾为主,加州鲈冬春季平均规格也在7-8两/尾左右;不分部位,鱼体背鳍至臀鳍之间躯干两侧常见感染。
生鱼感染丝囊霉菌,肌肉溃烂
加州鲈感染丝囊霉菌,肌肉溃烂
二与水霉菌感染的区别
鱼体感染水霉部位黏污严重,体表肉眼可见白色絮状物,镜检可见明显菌丝体;而感染丝囊霉菌鱼体表则相对干净,肉眼难以观察到菌丝,需通过镜检溃烂处肌肉压片或组织病理切片观察。丝囊霉菌寄生时菌丝从表皮深入肌肉,导致感染位置深层肌肉坏死出现明显肿胀,而水霉为浅表寄生波及周边部位,感染位置肿胀不明显。感染丝囊霉菌后造成鱼体溃烂,溃烂灶常见并发水霉病,加重病情。
感染水霉菌,鱼体表严重挂脏
感染丝囊霉菌,鱼体表相对干净
溃烂肌肉组织病理切片观察丝囊霉菌
镜检水霉
生鱼感染丝囊霉菌,并发水霉病
三什么情况鱼容易感染丝囊霉菌?
1、鱼体表损伤,如低温冻伤、刮鱼、寄生虫等造成表皮损伤,细菌、病毒感染造成出血性伤口等,均易继发感染丝囊霉菌出现“烂身”。
2、体质差抵抗力弱,特别是养殖密度大,冬季长时间停料的鱼塘,鱼抗病力差。
3、水质、底质恶化的池塘,尤其是塘底有机质严重积累,水质指标长期超标的池塘,鱼更易发病。
4、水瘦、水清、水浅、增氧能力差的池塘,水体保温性差、水体不稳定、鱼体质弱,也容易发病。
四如何有效防控丝囊霉菌病
目前尚无针对性处理丝囊霉菌的特效药物,一旦感染多损失惨重,还望广大养殖朋友充分做好鱼塘冬春季管理,防控丝囊霉菌感染为盼。
1、防止各种损伤,忌带病入冬,应提前抛网检查鱼体,依据不同病因处理相应问题(如锚头鳋、三代虫等);冬春季忌刮鱼过塘、加水换水,造成应激脱黏或鱼体之间摩擦损伤。
2、深水过冬、肥水过冬,提高水体保温功能,同时抑制霉菌生长繁殖。入冬前宜提前加深水位至3米以上;入冬前应提前使用“藻安生”肥水,冬季再适当“藻安生”补肥,保持水体肥度。
3、增强鱼体体质,冬季勿长时间停料,坚持投喂内服“LY-生命素”+“营养快线”+“冰鲜宝”增强鱼体体质。
4、优化水质底质,冬季应坚持7天使用“底居安”+“底加氧”改底一次,并保证一定的增氧力度,保持水质稳定,同时减少水体有机质及毒害物质,改善环境,减少发病。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