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池塘主养黑尾近红鲌开展休闲垂钓的技术与效益
池塘主养黑尾近红鲌开展休闲垂钓的技术与效益
张千云
(和县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安徽 马鞍山 238200)
黑尾鲌学名黑尾近红鲌,俗称黑尾刁,隶属于鲤科、鲌亚科、近红属,是长江特有的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2020年-2021年,笔者积极参与,精心指导,运用微孔增氧、微生物调控、膨化料投喂等技术,在垂钓池塘进行了黑尾近红鲌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生产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池塘
选定池塘2口,位于高速出口附近,交通便捷,面积分别为1 hm2和1.667 hm2。池塘东西方向,长方形,部底较平坦,塘埂宽4 m,坡度较小,周边无裸露电线和高大树木,便于垂钓,底泥厚30 cm左右,水深1.8~2.3 m。水源取自连通长江的石跋河,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7.8~8.2,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可实行高灌低排。每个池塘配备90 w自动投饵机2台,3 KW微孔增氧设备一套。
1.2 鱼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鱼种放养前14天,蓄水30 cm左右,用生石灰120 kg/亩带水清塘,3天后施放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60~80 kg/亩,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毒杀敌害生物。隔日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后加注新水,使池塘水深至80~100 cm。投放鱼种前一周,视水质情况,适当追施生物肥,放鱼苗前一天再次观测水质情况,在下风处观察饵料生物密度,当水中出现大量浮游动物后再进行鱼种安全试水,确保鱼种肥水下塘、安全下塘。
1.3 放养鱼种
黑尾鲌鳞片细小,应激反应较强,选择体形正常、鳞片完整、体质健壮、游动活泼、无病无伤的鱼种,在春节前后寒冷季节投放。试验池塘每667 m2投放规格为12~15 cm的黑尾鲌冬片鱼种1200尾左右,搭配放养200~250 g/尾的白鲢鱼种80尾、鳙鱼鱼种50尾,鱼种下塘前用3%~5%食盐水浸浴5~10分钟消毒,隔天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
1.4 饲料投喂
3月底4月初,当水温稳定在13℃以上,开始投喂粒径1.5 mm左右的膨化饲料,投喂采取“两头精,中间粗”的投饵方法和“四定”的投饵原则,在开食后1个月以及饲养后的1个月,投喂粗蛋白含量≥36%的膨化饲料,中间时段投喂粗蛋白含量32%的膨化饲料。黑尾近红鲌开食初期进行简单驯食,每次投喂前用棒槌敲击投饵机外壳,发出特定声响,再投喂小粒径的膨化饲料,以形成条件反射,每天投喂5~7次,每次30分钟左右,经过7天左右驯食,使幼鱼形成在水面集群争食习性后便可正常投喂,待鱼儿正常摄食后,全程机械化投喂膨化饲料。投饲量及投喂次数根据天气、水温和鱼摄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正常情况每天投喂2~3次,阴雨天减量投喂或不投喂,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3%~6%,在5月-9月的生长旺季,适当增加投饵量。
1.5 调控水质
每7天加注1次新水,视水质情况追施生物肥,保持水质鲜、活、嫩、爽,定期使用EM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高温季节10~15天使用1次,将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 cm左右;保持较高的池塘溶氧,适时开启微孔增氧机,保持试验池塘溶解氧在5 mg/L以上,高温季节和鱼类的生长旺季的晴天中午,开启2~3小时,下半夜至日出开启6~8小时,阴雨天视天气情况增加开启时间或全天开启。
1.6 巡池检查
每天巡塘2~3次,做到“三查看”和“三及时”。在早、中、晚查看是否浮头、水质变化、鱼类活动及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池内杂物,保持塘口清洁卫生;及时调整投饵量,依据天气和吃食情况作相应调整,防止饵料浪费,污染水质;出现鱼类浮头、生病等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每日记录天气、水温、投喂吃食有关数据,建立养殖档案,进行对比分析,定期检测水体中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
1.7 预防鱼病
垂钓池塘的鱼类容易发病,所以防病极为重要。养殖的早中期,定期对池水使用生石灰消毒,养殖中后期,特别在开放垂钓之后,每半个月左右先用阿维菌素等杀虫剂杀虫,第二天再用聚维酮碘等碘制剂消毒,采取全池泼洒的方式施药,重点防治水霉病、锚头鳋病、纤毛虫病和指环虫病。日常发现死鱼,要及时捞出,分析病因后深埋,防止病源扩散,对病鱼池中使用过的渔具进行浸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 产量与效益核算
2.1 产量
试验池塘位于休闲垂钓基地,靠近温泉度假区,交通便捷,而黑尾鲌又是垂钓者喜爱品种,且上钩率高,自9月下旬开始,对外开放垂钓,存鱼年底全部起捕出售,共产黑尾鲌成鱼20167 kg,其中垂钓收获6728 kg,约占产量的三分之一,亩均产504.1 kg,个体平均规格0.457 kg/尾,成活率约92%,试验池塘共投喂膨化饲料24800 kg,饵料系数1.29。池塘收获白鲢4368 kg、鳙鱼4184 kg。
2.2 效益核算
饲料、黑尾近红鲌鱼种、鲢鳙鱼种、塘租、渔药和肥料、微生物制剂、电费、人工等8项共支出25.62万元,亩支出6405元。黑尾近红鲌垂钓30元/kg,存鱼集中销售18元/kg,合计收入44.374万元。白鲢和鳙鱼销售共收入7.119万元。总收入减去总投入为25.873万元,亩利润为6468.2元。
3 结论与讨论
3.1 黑尾近红鲌在垂钓池塘长势良好
黑尾近红鲌为中上层鱼类,具有性情温驯、适温范围广、耐低氧能力强、食性杂、生长速度快、抗病害能力强、养殖成本低、易人工驯养等优点。该品种在垂钓池塘养殖生长也较快,12~15 cm的冬片鱼种当年可以养成商品鱼,鱼种的运输成活率达到95%以上,养殖成活率达到92%以上,通过微孔增氧、微生物制剂调控和全程膨化饲料投喂,还可实现高产养殖,大幅度提高效益。
养殖过程中也未发生较大病害,说明该鱼能较好地适应垂钓池塘的养殖环境。
3.2 黑尾近红鲌是良好的垂钓品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都有走出城市回归自然的愿望,利用节假日邀朋呼友、拖家带口走进农村、步入塘埂田头,开展休闲垂钓活动方兴未艾,而黑尾近红鲌具备上钩率高、极易垂钓的特点,深受垂钓爱好者欢迎,是发展休闲渔业的优良品种。每到周末,周边南京、芜湖、马鞍山等地的垂钓爱好者均会前来基地垂钓,且都希望在养殖黑尾近红鲌的池塘垂钓。
3.3 经济效益良好
试验池塘亩均产718 kg,其中黑尾近红鲌504.1 kg,垂钓的产量占黑尾近红鲌总产量的33.4%,垂钓比常规销售价格高12元/kg,黑尾近红鲌拉高了池塘商品鱼平均销售价格,使亩利润达到了6468.2元。笔者分析实际的养殖状况,认为还有提产增效的空间,如充分考虑黑尾近红鲌为中上层鱼类的习性,在搭配养殖鲢、鳙鱼的基础上,再适当套养黄颡鱼、鲫鱼等底层鱼类,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增加池塘产量,提高投入产出比;还可以尝试投放规格再大一点的鱼种,缩短养成时间,延长垂钓时间,提高垂钓比例,增加收入。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