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性鱼类养殖防范自相残杀的五个方法
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近年来,我国发展的特种水产品多数属于肉食性动物,如鳜、鲈、乌鳢、鳖。少数属于杂食偏动物性动物,如罗氏沼虾、日本沼虾、黄鳝、河蟹。
虽然现时人工养殖的食肉性水产动物经驯食人工非肉食饲料,降低了或消除了"食肉"欲望,但食肉性鱼类有"自相残杀"的天性,稍不注意就可能前功尽弃,为了有效地防止特种水产品种内的"相残"行为,在养殖过程中应做到以下五点,可能会降低这个危险行为。
(鳜<桂>鱼)
1.科学投饵
首先,根据不同养殖对象及同一对象不同生长时期对饵料的不同要求进行人工配制饵料。
其次,要坚持科学的投喂方法。即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饵。既要防止饵料浪费,对水体造成污染,又要防止部分个体吃不到或吃不饱。
(鲈鱼)
2.统一放养规格
放养时力求规格统一,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拉网分池,将不同规格的鱼进行分池养殖。
比如:鳜鱼在成鱼养殖阶段每隔1个月最好拉网1次,通过拉网,不但能掌握鳜鱼生长情况,而且可以将部分大的个体分到其他池塘中进行养殖。
(乌鱼)
3.科学调整放养密度
对于水源条件好、池塘条件好、防病工作做得好且管理水平较高的养殖户,放养密度可适当高一些,反之则宜低一些。
同时,在养殖过程中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情况不断拉网分池,使养殖密度始终保持在较为经济合理的水平。
(鲶鱼)
4.适时加注新水
无论是养殖鱼虾还是养殖鳜鱼、黄鳝或其他特种水产品,1次加注新水不宜过量,原则上以换去原池的1/3为度。
另外,过频过量换水易造成水体透明度增大,对于一些名特优水产品如鳖、河蟹等底栖类(或水陆两栖类)在透明度大的水体中会缺乏安全感,摄食量降低,生长减缓,相互残杀的机会也相应增多。
为此,对于此类特种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的换水,除严格控制1次换水量外,通常还可以在加注新水后,如果发现水过瘦而又透明度过大了,可以人为施加少量肥类或添加蓝绿藻类,适当降低透明度。
(翘壳)
5.增加水体复杂程度
改善水体小环境,比如河蟹、罗氏沼虾、红螯螯虾等都有争夺地盘的习性,为了增加相对栖息面积,可以人为种植水生蔬菜或其他水生植物。这不但可以为鱼虾类提供躲避场所,降低个体接触机会,而且植物的嫩叶根可以为鱼虾蟹类所食。
同时,水生植物还可以通过吸附水体中的代谢废物,起到净化水质作用。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水产养殖##加州鲈##鱼#
食肉性鱼类养殖防范自相残杀的五个方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U3NTIzOQ==&mid=2247485787&idx=1&sn=dc9fd65ceab1fff175e30231c494177f&chksm=a6d6a67391a12f654317c9b73ac794e309648f86815e5a0313da147ad6fb83f42d14d43bc34d#rd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