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摄食行为研究
鳜鱼摄食行为研究对于研制鳜鱼专用悬浮饲料和驯饲、投饲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经详细认真观察纪录、不但改进,使驯饲、投饲技术更加完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为了了解鳜鱼对美国配方制成条形沉性饲料的反应,笔者用自制器具试验鳜鱼嗜好美国哪种配方饲料,当饲料刚丢下时鳜鱼只是稍抬头,但后续不游进也不光顾,换一批配方也一样不闻不触碰。笔者感到美国饲料中按常规思路,添加各种调营养、气味和味道的添加剂,好像都没有作用。笔者觉得这不是营养或添加剂问题,而是动物心理或者说是摄食行为问题,在领导支持下两次申请立项进行摄食行为研究且很快得到批准。但是行为科学,不完全是自然科学,还涉及有社会科学性质,在参考资料很少情况下,笔者认为必须首先搞清鳜鱼是靠哪种感官发现食物的,所以大胆采用“排除法”进行研究。
笔者把活鲜鱼弄死丢到鳜鱼嘴边,仍然不理不睬,跟不存在似的,说明首先不是触觉或气味感觉。但也不是味觉,因为我们在饥饿的鳜鱼缸中放入活饵鱼它很快发现并游近快速咬住吞下,而我们将鱼浆泡过的饲料硬性塞在鳜鱼嘴中,马上吐出来。最后笔者狠心用硫酸烧坏鳜鱼的双眼放入有活饵鱼的水族箱中,可怜鳜鱼根本无视饵鱼的存在,像只无头的苍蝇沿着箱壁蹒跚前游。
这些简单试验说明鳜鱼首先是靠眼睛视觉感官发现食物的。后来又进行更仔细的观赏与录像,结合上述试验,经过分析比较,精确绘制出以下《鳜鱼摄食行为模式图解》
模仿影片定格特写把鳜鱼潜伏偷袭摄食全过程分成:发现激发—隐蔽跟进—接近甄别—袭击咬住—吞进间歇,四个连续场面(见上图)。
1.发现激发:鳜鱼一般藏在水草下石丛中或角落、边缝,也有“领域行为”,当活饵鱼进入它的领域时,它很快通过眼睛感知。我们做过鳜鱼视网膜的解剖切片镜检,视杆细胞远多于视椎细胞,证实鳜鱼喜暗,便于隐藏偷袭和早晨、黄昏摄食;另外还有饵鱼游动引起水流激发鳜鱼侧线感知,发现饵鱼。使全身处于激发状态,鱼头转向饵鱼方向。
2.隐蔽跟进:此时鳜鱼悄无声息朝饵鱼方向很隐蔽的跟进。
《鳜鱼摄食行为模式图》
3.接近甄别:当鳜鱼跟进离饵鱼约4-5cm(视鳜鱼大小)时,鳜鱼有一个短暂的停留,除眼始终盯着饵鱼外,背鳍张立,尾鳍弯钩,像是恐吓又像是甄别饵鱼动向。这是过去没见过的动作。
4.袭击咬住:鳜与饵鱼相持约一二秒,突然迅猛对饵鱼发起袭击。咬住饵鱼。据详细观察:翘嘴鳜一般是从饵鱼尾部(也有从头)下嘴,按竖向向头部(向尾)吞噬,小鳜鱼遇到与它差不多大甚至比它大的饵鱼,仍然照样吞噬,当吞到头部吞不了即刻咬去头再吞下去。而斑鳜往往比翘嘴鳜更凶狠,袭击时不一定是从头部,咬到那里算那里,咬着只要能吞就吞进。不管哪种鳜鱼此阶段是咬在嘴里用味觉、嗅觉、触觉和其他生化感觉真正鉴别,如果不是活饵鱼,或不合原驯化饲料标准鳜鱼立马就吐出来。摄食行为完成,鳜鱼回到原地隐蔽间歇,准备下一次偷袭。
经观察分析鳜鱼摄食行为模式(见下图)如图所示:首先主要靠眼睛视觉及饵鱼游动水波引起平衡感觉、侧线感觉发现饵鱼,反馈到脑中枢传入神经肌肉。活饵鱼激起鳜鱼跟进行动;接近鳜鱼后进入甄别、袭击、咬住程序,除视觉、侧线感觉外,嗅觉、味觉、平衡觉、触觉、光感、颌骨咬肌运动等都陆续参与进来。吞进或吐出就是脑中枢根据这些感觉信号做出综合判断付诸的行动。通过神经肌肉协同产生了鳜鱼的摄食行为。
(吴遵霖研究员 吴 凡工程师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