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据测定,每100g乌鳢肉含蛋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乌鳢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鳢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乌鳢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我国人工养殖乌鳢刚刚开始,其前景看好,但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现将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分述如下:
一、乌鳢的生物特性
1、形态特征
乌鳢身体呈长筒状,头尖长似蛇形,尾圆而扁平。上下颌均具细齿,犁骨、腭骨上有犬齿,鳃裂大,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上腔有发达的鳃上器官,可直接进行气体交换,故乌鳢离水2-3天只要保持鳃和身体湿润也不会死亡,便于运输。乌鳢体被圆鳞,头、背部呈暗黑色,腹部灰白,体侧有2列大型不规则黑斑。背鳍与臀鳍很长,背鳍条47-52,臀鳍条31-36,胸鳍条17,腹鳍条1-5,侧线鳞6069,脊推骨52-60,体长为体高的5.3-6.2倍,为头长的3.0-3.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6倍。
2、生活习性
乌鳢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沟港及低洼沼泽的静水水草区。乌鳢对水质、水温和其它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即使其它鱼类难以生存的水域环境,乌鳢也能生活。乌鳢的生存水温为0-41℃,最适宜水温为26-28℃。当冬季水温过低时,其将身体后半部潜埋在淤泥或草堆里,头露在水中,不吃不动,也能生存下来。乌鳢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亦能生存,其将头斜露出水面,借助鳃上器官,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即使在少水甚至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一定湿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乌鳢善跳易逃,一条800-1000g的乌鳢可跃离水面1-2m,当多雨季节,食物不足或其它条件不适时,乌鳢常跃出水面,发生"过道"现象,因此养殖乌鳢要注意防逃工作。
3、食性与生长
乌鳢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虾、蛙和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它水生动物为食。因鱼体大小和栖息环境的不同,其摄食的食物种类也不同,鱼苗期主要以桡足类、枝角类和摇蚊幼虫为食,当体长达30mm以上时,转向以水生昆虫为主,也吃一些小型鱼虾,当体长达80mm以上时,则以鱼虾类为主要摄食对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鱼体的长大,当食物不足或规格大小相差悬殊时,乌鳢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养殖乌鳢要注意放养规格一致,尤其是苗种培育阶段,应根据规格大小实行多级分养。在自然条件下,2龄前,为乌鳢体长加速生长阶段,生长旺盛,2龄后,进入性成熟阶段,鱼体增长速度减慢。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年乌鳢苗可达200-300g/尾,2龄鱼可达1500-2000g/尾。
4、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季节
乌鳢的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季节随地域而稍有差异,长江流域的乌鳢,2冬龄,体长30cm以上,性腺即可成熟,其产卵季节为5-7月,以6月份产卵最盛。黑龙江流域的乌鳢,2冬龄以上,体长大于35cm性腺才能成熟,其产卵季节为6-8月,7月为产卵高峰期。
二、乌鳢的苗种繁殖
随着乌鳢养殖的发展,乌鳢苗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单靠捕捞野生苗种来养殖,不仅数量少,供应无保障,而且质量差,规格不整齐。因此人工繁殖乌鳢苗种已成必然趋势。
1、乌鳢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1)乌鳢亲鱼的来源与选择
乌鳢亲鱼的来源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结合江河、湖泊冬捕,选留亲鱼;二是池塘培育选留亲鱼。选留亲鱼的主要标准是: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750g以上,2冬龄,达性成熟,雌、雄比为1:1。
(2)乌鳢亲鱼的培育。
亲鱼培育池:面积一般为300-400㎡,不宜过大,水深1.2-1.5m,土质池底,池堤设0.8-1m高的尼龙网,以防乌鳢外逃,放养前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60kg清塘消毒。亲鱼放养:亲鱼数量多,可单养,每100平方米放8-10组,并适量搭养鲢、鳙鱼种,以调解水质。饲料投喂:喂养乌鳢亲鱼的主要饲料为小鱼、小虾,当水温达18℃以上,即可投食,当水温23-27℃时食量大增,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10-15%。投喂的小鱼、虾要求新鲜,大小适口。饲养管理:主要是注意亲鱼产前产后培育,经常加注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另外,亲鱼池中央或四周种植水葫芦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以利于乌鳢隐蔽、吃食和调节水质。
2、人工催产
(1)产卵池和鱼巢的准备。
乌鳢的产卵池以土池为好,不伤亲鱼,面积20-30㎡,水深1.2-1.5m,催产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消除野杂鱼、蛙卵等有害生物,并用网围好,防止其它动物进入。乌鳢有筑巢习性,为此,产卵池可用质地柔软、新鲜无毒的水葫芦、水花生或马来眼子菜等做成鱼窝,待亲鱼注射催产药物后放入产卵池。
(2)催产药物及方法
催产乌鳢的药物种类繁多,在生产实际应用中,一般常用鲤鱼垂体2粒+HCG1000-1500IU/kg或DOM+HCG1000-1500IU/kg,雄鱼的药物剂量为雌鱼的1/2。分两次注射,第一针注射量为药剂总量的1/3-1/4,以促进性腺的进一步成熟,15-20小时以后注射第二针。注射的部位一般为胸鳍基部,体腔注射。
(3)亲鱼的配对与产卵
亲鱼注射催产药物后,按个体大小,雌、雄1:1配对放入产卵池,每个产卵池放1-2对,不宜多放,以防"求偶争斗",影响催产率。水温20-25℃,效应时间25-30小时即可产卵。亲鱼发情产卵时,要保持安静。
3、受精卵的孵化
亲鱼产卵后捞出,及时进行受精卵的孵化,乌鳢受精卵人工孵化的方式多样,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1)产卵池孵化:
即亲鱼产卵后,只将亲鱼捞出,受精卵继续留在产卵池孵化,要注意的是孵化池保持微流水状态,不断更换新水。另要注意防止其它鱼、蛙等入池。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成本低,受精卵不受损伤,孵化率高,适合各家各户生产。
(2)孵化环道孵化:
将鱼巢连同受精卵一起移入孵化环道集中孵化,每立方米水体放受精卵2-3万粒,以微流水冲动,注意经常洗刷纱窗防止漫水。这种孵化方法的好处是:受精卵集中,便于管理,适合于大型孵化场采用。
(3)网箱孵化:将鱼巢和受精卵一起移入网箱,设置网箱的地方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并有一定的微流水,每立方米水体放卵1-1.2万粒。网箱孵化简便易行,管理方便,既适合各家各户少量孵化,也适合大型孵化场大批孵化。
三、乌鳢的食性驯化和苗种培育
乌鳢的食性驯化和苗种培育是人工养殖乌鳢中的一大技术难关。各地普遍反映"乌鳢要苗容易,育种难"。苗种发花成活率最高不过50-60%,一般为20-30%,甚至更低。因此,提高乌鳢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乌鳢养殖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关。
1、仔鱼的驯养
刚孵化的仔鱼,体质弱,活动能力差,浮于水面或侧卧于水草等附着物上,以自身卵黄为营养来源。随着卵黄囊逐渐被吸收缩小,幼体发育不断完善,其活动能力增强,可自由游动,并开始主动摄食,行混合性营养,此时是乌鳢苗种死亡的高峰期,务必精心驯养。其驯养方法如下:
(1)适时喂食。当卵黄囊消失,鱼苗开口从外界摄食时,用浮游生物网捞取浮游生物,并经30-40目筛绢过滤2-3天后不必过滤,以其滤液均匀泼洒在孵化池内,若食料仍不能满足其需要时,则可投喂熟蛋黄,每万尾鱼苗用熟蛋黄1-2个,以30-40目筛绢过滤,滤液均匀泼洒在孵化池四周,让其吃饱吃好。
(2)保持水质清新。鱼苗脱膜后,大量的卵膜和油状物漂浮在水体中或沉入水底,故应经常保持一定的微流水,以增加水体溶氧,排除卵膜及油状物。
(3)注意病害防治。乌鳢鱼苗期最易患水霉病,一般以0.1-0.2g/立方米的专用消毒水消毒。鱼苗经8-10天的驯养,体长可达10-15mm,体色转黄。随着鱼苗个体增大,密度增加,对饵料、溶氧等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此时,应及时分池转入苗种培育。
2、鱼种培育
(1)土池培育苗种
①鱼苗池要求:乌鳢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面积一般为50-100㎡,以便驯食、操作和管理。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以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食物。
②鱼苗放养:鱼苗投放前,先放20-30尾试水鱼以观察水体药性是否已消失。投放的鱼苗应为同一批次孵出的苗,放养时的水温差不能超过2℃,放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60-80尾/㎡。以后视鱼苗生长情况和培育时间逐步过筛分稀。也有的一次放足40-50尾/㎡,直接培育成大规格鱼种。
③饲料投喂:驯养后的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长大,摄食量增大,而池中的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一方面通过继续施肥培育浮游生物,另一方面可增喂豆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cm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摄食量进一步增大,单靠浮游动物已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这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
④培育管理:
a.及时调解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坏水质,因此,乌鳢苗种培育期间,应每2-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1/4,先排后灌。另外在鱼苗池中移植一些水花生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供鱼苗隐蔽、吃食。
b.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乌鳢有大吃小的习性,尤其是食物缺乏时,表现更为突出。因此,乌鳢苗种培育要及时拉网、过筛、分养,同一池的苗种,力求大小一致,以免弱肉强食,影响鱼苗成活率。
c.防病防逃。日常注意检查进出口拦栅,雨天防止漫池。
2、网箱培育苗种
①网箱的制作和设置
网箱采用30-40目的软质尼龙网布缝制,规格5m×1.5m×1.2m,长方形,敞口式。网体用木料或竹子作框架,网箱四角固定在框架上,高出水面约30cm。网底离地50cm以上,以卵石作沉子,使网体充分自由展开,并随水位自由升降。箱间行距4-5m,便于箱内外水体交换,网箱设置的水域要有一定肥度,靠近进水口,离堤岸3m以上。
②鱼苗放养
投放的乌鳢鱼苗,必须为同一来源,同一批次,大小规格基本一致,一般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
③饵料投喂
经驯养的仔鱼投放于网箱后,第一天停食,第二天开始驯食,将鱼、蚌、螺肉等捣碎成肉泥投喂于食台上。开始几天,每万尾鱼苗投喂400-500g,每天4-5次,以后视鱼苗生长和吃食情况,逐渐增加投喂量。也可驯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乌鳢的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达40%以上,其驯食方法为:开始用鱼泥诱食,2-3天后加入乌鳢幼鱼粉料拌和成团状投喂,以后逐渐增加人工配合饲料量,减少鱼泥量,直至全用人工配合饲料。鱼苗经15-20天的饲养,体长一般可达2.0cm以上,这时可根据鱼苗口径,投喂不同粒径的颗粒料,每天早、中、晚投喂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10%。投喂方法:1kg颗粒料加清水0.5kg浸泡约10分钟,当颗粒料轻度软化时即可投喂。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驯食过程中,不得投喂鲜鱼、虾等,否则影响诱食效果。
④饲养管理
a.保持箱内水质清新。鱼苗下箱后,每天清洗一次网箱,并移动位置,便于箱内外水体对流交换。同时网箱内投放占水面1/5面积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或水浮莲等,以净化水质和供鱼隐蔽。
b.及时分箱。鱼苗在网箱内经15-20天的饲养,其个体大小出现差异,必须过筛分稀,以保持箱内鱼苗规格大小一致。
c.日常管理。主要是勤洗箱,并检查箱体是否破损,以防外逃。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和防治鱼病。
四、乌鳢成鱼养殖
乌鳢成鱼养殖是指在池塘等水体中将乌鳢苗种养成商品食用鱼的生产过程,其养殖方法多种多样,目前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江浙等地区养殖乌鳢,多采用成鱼池套养和小水体集约化精养。
1、成鱼池套养
成鱼池套养就是在主养草鱼、鲢鱼、鳙鱼的池中套养少量乌鳢鱼种,以吞食与主养鱼争食、争氧和争水体的小型野杂鱼,充分利用水体,减少饲料损耗,增加主养鱼产量,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为:
①套养乌鳢的鱼池要求:水面最好在10亩以下,淤泥不深,当年能干池,否则乌鳢存留塘中,影响翌年主养鱼生产。
②套养乌鳢鱼种的方法:乌鳢属肉食性凶猛鱼类,有时可吞食相当于本身体长2/3的鱼种,因此,投放乌鳢鱼种的方法很有讲究。一般春节前投放好主养鱼种,以早适应环境,1-2个月后投放乌鳢鱼种,其规格应比主养鱼种小,一般为60-80g/尾的隔年鱼种,每亩放20-30尾,在养殖过程中不另投喂饲料,以池中野杂鱼为食。到年底干池起水,尾均重可达800-1000g/尾,如果投放6-8cm的鱼种,每亩投放40-50尾,视池塘饵料情况,增投小鱼、虾或人工配合饲料,到年底干池尾均重也可达600-800g/尾,产乌鳢20-30kg/亩。
③饲养管理:成鱼塘套养乌鳢一般不需其它特殊饲养管理,但要注意的是:乌鳢善跳易逃,尤其是当饲料不足,遇雷雨天,有时可跳起1m多高,顺水"过道"逃跑。为此,投放乌鳢鱼种后,要注意进、出水口拦栅,以防外逃。在池塘四周岸边水面上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利于其隐避、摄食。
2、小水体集约化精养
乌鳢小水体集约化精养在湖南沅江乌鳢养殖之乡--南大镇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技术要点如下:
①池塘要求:乌鳢精养池以土池为好,不但造价低,而且适合其生活习性,便于调节水质,而且不损伤鱼体。水面100-300㎡即可,水深1.5m以上,池底有10-15cm淤泥,鱼池四周环境安静,排灌方便。鱼种下池前,鱼池彻底排干,以生石灰清塘消毒,10天后灌水放鱼。鱼池周围设拦网高1m以上,池塘中央或一角移植水葫芦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约占养殖水面的1/5-1/6,以调节水质和供鱼隐避、摄食。
②鱼种投放:一般2-3月份投放鱼种,鱼种规格为50-80g/尾,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每平方米5-6尾,同池鱼种规格应大小均匀,鱼种下池时可用1-2%的盐水消毒。
③饲料投喂:乌鳢属肉食性鱼类,目前人工养殖乌鳢多数投喂小鱼、小虾等鲜活饵料,也有的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鲜活饵料:主要包括小鱼、小虾、螺、蚌等,人工投喂鲜活饵料时,要注意新鲜、洁净,并用2-3%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后投喂,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每天定时、定位投喂2-3次。如鱼、虾不足,也可投喂其它动物性下脚料,如畜、禽内脏,更要注意其新鲜、干净,投喂时切碎并消毒。鲜活饵料就地取材,来源方便,价格较便宜,一般适合湖区野杂鱼较多的地方或有动物畜禽加工厂的地方,但供应无保障,仅适合各家各户小面积养殖。
人工配合饲料:乌鳢人工配合饲料是根据乌鳢的营养需要,将不同的饲料源经科学配制而成,其营养丰富,贮运方便,供应有保障,适合大规模养殖。其驯食和投饲方法如上,饲料系数1.2-1.5,每500g乌鳢的饲料成本为4.5-5元。
④饲养管理:乌鳢集约化精养的特点是高密度,因而饲养管理要注意:
a.经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恶化。
b.雷雨天,防止乌鳢起跳上岸或"过道"逃跑。
c.每15-20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水调节水质,饲料台每星期用10g/立方米生石灰消毒一次,一旦发现鱼病及时治疗。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