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加州鲈虹彩病毒病
加州鲈虹彩病毒病背景介绍
2020年珠三角地区尤其是顺德南海的特种鱼核心养殖区,可谓阴云密布。不仅是今年的气候反常,也表现在今年的养殖病害问题异常严重、普遍和频发。五月下旬以来,华南地区天气条件恶劣,强降雨频繁,加州鲈发病较为严重,其中,虹彩病毒病的占比较大。虹彩病毒病作为加州鲈养殖过程中主要的疑难杂症之一,近年来有逐渐加剧的趋势,且症状变化较大,病症变得复杂化、多样化。
病情简介
顾名思义,虹彩病毒病是由虹彩病毒感染引起的鱼病。加州鲈虹彩病毒病的病原常见有2种:蛙属虹彩病毒和细胞肿大属虹彩病毒,尽管很多一线人员都将这两种病毒病统称为虹彩病毒病,但这两种病毒病的症状、病程和死亡率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识别特征
1、蛙属虹彩病毒:经确诊的加州鲈虹彩病毒病,蛙属虹彩病毒感染的比例非常高,从朝苗至成鱼均可发病,而不同规格的加州鲈感染蛙属虹彩病毒表现的病症有很大的差异:朝苗阶段,主要表现为腹鳍基部充血发红,鳃盖红肿、溃烂,体表出现大量细小的浅表性溃疡点,或体表出现近圆形、表面灰白的溃烂斑,肝脏有白斑。
鳃盖红肿、溃烂
体表出现大量细小的浅表性溃疡点
或体表出现近圆形、表面灰白的溃烂斑
肝脏有白斑
中成鱼阶段,则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烂身或烂面颊
尾鳍、臀鳍基部发红溃烂,
或体表出现浅表性不规格的溃疡斑;
成鱼阶段,则主要表现为腹部、臀鳍等充血发红(俗称“拖底”)。
2、细胞肿大属虹彩病毒:虽然检出率很低,但病情十分凶猛,死亡率极高。其主要病症表现为:病鱼下颌至腹部充血发红,肝脏严重病变,肿大或萎缩,颜色灰白或发黄等。
需要指出,细胞肿大属虹彩病毒常与蛙属虹彩病毒混合感染,因此,其病症较为复杂,同一池塘经常也会出现一些蛙属虹彩病毒感染的症状。
流行与危害
1、密度越大,发病率越高,损耗率越大
工厂化高密度育苗池的发病率远高于土塘,且一旦发病,往往全池覆没,而土塘一般会有少量幸存。而土塘育苗,在围网内高密度养殖期间的发病率和损耗率都明显高于定塘放大水面养殖阶段。
2、应激越强,发病率越高,损耗率越大
鱼苗下塘后的半个月内,尤其是经长途运输的鱼苗,虹彩病毒病的发病率非常高,损耗率也非常大;强降雨期间,或使用杀虫药等强刺激性药物后,虹彩病毒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偏高;对于已发病的池塘,如使用刺激性杀虫药或换水等应激性大的操作,会导致病情严重恶化。
3、病情与寄生虫、水质、投喂等有关
对于蛙属虹彩病毒病,病情发展一般较缓慢,如无寄生虫感染,且水质清爽、溶氧充足,则病情较轻微,仅有零星死鱼,整体可控(“龙舟水”期间常见);但如果并发感染了大量寄生虫,则病情会严重加剧,损耗量大大增加;而如果池塘以蓝藻为优势藻或水质长期寡瘦、溶氧不足,病情可持续两三个月之久。
4、对于细胞肿大属虹彩病毒,病情则十分凶猛,发病很急,传染很快,致死率很高,可供操作的时间很短,全塘覆没者屡见不鲜。
病原:蛙属虹彩病毒、细胞肿大属虹彩病毒
诊断方法
实验室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防治方案
1. 养殖密度要适宜
育苗阶段,育苗驯食后应及时撤围网放大水面养殖或分塘,以降低养殖密度,减小发病风险。
2. 强应激事件前,充分做好抗应激措施
购买鱼苗或鱼苗分筛定塘前,需全面检测寄生虫,如确诊感染寄生虫务必处理好虫害,确保不带寄生虫入塘;拉网、运输前,需提前拌喂胆汁酸、多维等强化体质,停料1天,并使用Vc等抗应激产品做足抗应激措施;鱼苗入塘后,及时使用复合碘、五黄类中草药进行水体消毒。
3. 精细管理,水质清爽,合理投喂
在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藻类微肥以及芽孢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维持水体适宜的肥度和稳定性,确保溶氧充足,尽量减少水质波动;选择优质的饲料,适量投喂,切勿猛加料等。在流行高峰期,可定期拌喂保肝护胆中药制剂、多维等以清热解毒,增强体质;并在高发节点使用聚维酮碘、五黄类中草药等进行水体消毒,减少水体病原,降低发病风险。
4. 如已发病,以消毒、抗应激为主,忌刺激
对于已经爆发虹彩病毒病的,应第一时间停料,并泼洒聚维酮碘、五黄类中草药进行水体消毒,次日可使用粗盐、维C等解毒抗应激,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恢复控料投喂,并拌喂胆汁酸、多维等,以促进体质恢复。注意,期间务必谨慎杀虫,切忌大换水或使用刺激性药物,以免病情恶化。
(文章来源:水产先声 ,作者:苏泽智)
(备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告之即改或删)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