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梭鲈一次能产30万枚卵,如今变成“高端货”
梭鲈(Sander lucioperca)是一种性情凶猛的外来鱼种,在国内的自然水域中几乎没有天敌。和加州鲈、鳜鱼相比,梭鲈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算高,在新疆地区一般被称为“十道黑”(也有人称之为“九道黑”)。梭鲈的原产地位于欧洲的黑海、里海以及波罗的海水系,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境内并没有野生梭鲈的分布。
梭鲈不仅生长速度快,适应力强,而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甚至还有“淡水鱼王”的称号,深受消费者追捧。其实早在苏联时期,梭鲈就已经风靡海外市场了,后来还被开发成了重要的商业鱼种,被移植到了众多的水库中,比如新西部利亚水库、伊尔库茨克水库等等,创造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梭鲈能够在国外市场走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鱼肉中基本没有肌间刺,蛋白质含量也明显高于普通的淡水鱼。梭鲈的这些特征高度迎合了欧美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几乎就是为国外吃货们“量身定做”的。有了市场的认可,梭鲈很快就成为了欧美市场的“明星水产”,这也为后来引入到中国奠定了基础。
据资料记载,60年代初梭鲈首次从国外引到了新疆的伊犁河水系。梭鲈属于亚冷水性鱼类,而伊犁河的水质非常适合梭鲈的生长,野生梭鲈的种群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后来,梭鲈的分布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额尔齐斯河流域。如今,黑龙江水系的下游、乌苏里江以及兴凯湖中也有野生梭鲈的分布,数量也都不少。
为了评估新疆地区的梭鲈种群,1982~1983年新疆水产科研所的工作人员专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资源调查。结果发现,捕捞上来的梭鲈大多在34~57公分左右,体重0.9~2.2公斤不等,3公斤以上的大规格梭鲈也有很多。
据资料记载,在80年代捕获到的梭鲈样本中,体重最大的达到了12公斤——这样的体型足以成为“水中霸主”,不少专家对此表示十分担忧。在国内,由于移植和引种而引发的物种入侵事件不在少数,而梭鲈作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引发生态危机的风险比普通淡水鱼明显更高。
在幼龄阶段,梭鲈主要以小型的鱼虾为食,在饥饿时甚至能吞食掉相当于自身体长2/3的鱼苗。随着体型的不断增大,梭鲈的威胁性也会明显升高。一条体长30公分的梭鲈就能够吞掉一条16公分左右的贝加尔雅罗鱼或者湖拟鲤,对新疆土著鱼种的威胁很大。
梭鲈虽然性情凶猛,但在种群扩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竞争对手。新疆的河流湖泊中还生活着另一种从欧洲“偷渡”而来的淡水鲈鱼——赤鲈(Perca fluviatilis),在国内俗称“五道黑”。
1968年,额尔齐斯河流域的赤鲈被引到了博斯腾湖,结果差点给博斯腾湖的土著鱼带来了灭顶之灾。仅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赤鲈就“强势上位”,成为了博斯腾湖中的绝对优势种。物种数量最高的时候,博斯腾湖渔获物的78%都是赤鲈。而在此之前,扁吻鱼(博斯腾湖的土著鱼,俗称新疆大头鱼)才是湖中唯一的顶级猎食者,妥妥的“老地主”。
赤鲈在博斯腾湖中“反客为主”,将扁吻鱼逼上了绝境。后来,新疆的渔业部门投入了500多万元的“救护资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终于在2005年攻克了扁吻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截止到2020年,扁吻鱼的累计放流量达到了33万尾,但是效果依然不太明显。
在上世纪60年代,扁吻鱼的年产量一直稳定在300吨左右;如今,扁吻鱼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量想要恢复如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总之,渔业部门为了拯救一条土著鱼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无异于是在为当初盲目引种的行为“买单”。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了,梭鲈的引入和推广会不会引发和赤鲈相似的惨剧呢?
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和赤鲈比起来,梭鲈的潜在风险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从体型上看,梭鲈最大能长到130公分,记录在案的最大体重则为12公斤。相比之下,赤鲈就小得多了,最大体长只有60公分,最大体重则为3.75公斤。另一方面,研究人员曾在梭鲈的消化道中发现过赤鲈的尸体,这也表明赤鲈是梭鲈的目标猎物之一。
其次,从繁殖周期来看,梭鲈最快只需要2年时间就能达到性成熟。在水温较高的南方地区,梭鲈的性成熟时间更快,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当地的梭鲈只需一年半的时间就能发育成熟。此外,梭鲈的怀卵量也相当惊人,一条2~3公斤重的雌鱼就能产下30~40万粒卵,繁殖能力可以说是非常强悍了。
此外,在过去的20多年里,梭鲈被当作养殖品种推广到了全国各地,如天津、北京、山东、湖北、广东等地区。早在1992年,国内就突破了梭鲈的人工繁殖技术,梭鲈的养殖产量也跟着突飞猛进,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梭鲈逃逸到自然水域中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梭鲈却凭借着自身的“硬实力”获得了国内消费者的青睐。梭鲈没有肌间刺,鱼肉的蛋白含量超过20%,营养丰富,鲜味十足。有不少消费者都反映,梭鲈的食用口感比鳜鱼还要好——这些口碑进一步提高了梭鲈的知名度,市场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2017年的市场调查显示,梭鲈的塘口价格已经飙升到了70~80元/公斤,高端水产品的地位已经坐实。梭鲈的价格比加州鲈、海鲈都要高,但养殖的难度并不算高。梭鲈不需要驯化就能够适应国内的水域环境,而且在当年就能长成5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属于典型的“短平快”养殖项目。
巨大的利润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风养殖梭鲈,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确实是一个“福利”。在封闭的环境下开展梭鲈的养殖倒也无可厚非(生态风险较小),但是将梭鲈移植到天然的湖泊、水库以及河流中就需要高度警惕了(风险很高)。
总之,单纯从营养和口感的角度来说,梭鲈确实是一条“好鱼”,但是盲目的引种和推广也可能使其成为“生态杀手”,银鱼、池沼公鱼以及赤鲈就是赤裸裸的教训。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