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容易误辨的鲌鱼:翘嘴红鲌与青梢红鲌、蒙古红鲌
“鲌”字是近代鱼类学者引入西方近代鱼类分类系统后造出的新字,用以作为Cutler和Erythrocutler等一大类群鱼类的汉译名(很多电脑打不出"鲌"这字来)。鲌鱼,有很多种类别,人们常见的是三个种类翘嘴红鲌与青梢红鲌、蒙古红鲌,常见种类为翘嘴红鲌和青梢红鮊两大类,但以翘嘴鱼翘嘴红鲌为代表种类。
一、蒙古红鲌
蒙古红鲌都叫红鲌,其实,翘嘴红鲌与青梢红鲌都不红,只有蒙古红鲌的尾鳍下半部才是红色,钱塘江流域叫它为红尾,红梢子。生殖季节雄鱼头部及胸鳍布有珠星,所以又叫红珠,红猪等。中型鱼类,最大达8市斤,常见者为0.5~1.5市斤。
体长为体高的3.4-4.6倍,为头长的3.5-3.9倍,为尾柄长的6.1-6.9倍,为尾柄高的9.7 -11.6倍。头长为吻长的2.8-3.2倍,为眼径的4.7-5.5倍,为眼间距的3.5-3.9倍,为眼后头长的2.1-2.2倍。
体长而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头部锥形,头背部较平,头长稍大于体高。口端位,下颌略长于上颔,口裂向上稍倾斜。鼻孔位于眼的前上方,其下缘与眼眶上缘在同一水平线上。无须。下咽齿3行,齿顶端略呈钩状。鳃耙细小。
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光滑的硬刺,其起点位于吻端至尾鳍基的中点。胸鳍较小,与腹鲭约等大,后伸不达腹鳍。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之前下方。后伸距臀鳍甚远,不达肛门。臀鲭无硬刺,其起点距腹鳍基较距尾鳍基为近。尾鳍深分叉。自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
鳞片小。侧线直。鳔3室,中室大,后室缃长。腹膜银白色。体背部青灰色,体侧下半部及腹部银白色,背鳍灰褐色,胸、腹、臀鳍为浅黄色,尾鳍的上下叶呈鲜红色。
蒙古红鲌俗称红梢子,体长侧扁,头部背面平直,头后背部稍隆起,吻稍突出,下颌稍长于上颌。体背部及头部呈浅棕色,腹部银白,背鳍灰色,胸鳍、腹鳍、臀鳍及尾鳍上叶均为浅黄色,尾鳍下叶为橘红色。常见个体约500克左右,大者可达3公斤。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河湾或湖泊的中、上层,游动敏捷,活动较分散。5至7月集群繁殖,冬季多集中在河流深水处或湖泊的深潭越冬。
蒙古红鲌为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幼鱼以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则以小鱼为主食。蒙古红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分布于全国各水系,天然产量较大,在渔业上有一定地位。该鱼生长速度及个体虽不及翘嘴鲌,但分布极广泛,肉质鲜嫩而不腥,其蛋白质含量为15.3%,脂肪为5.0%。当地常有一红二白之说,说的是第一等的鱼就是红珠,二等的鱼才是翘嘴白。
二、翘嘴红鲌
翘嘴鱼(学名: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鲤科红鲌属动物,俗名为翘壳,翘嘴鱼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故名"翘嘴";眼大而圆,鳞小。其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中国平原诸水系均产。
翘嘴红鲌,俗称:大白鱼、翘壳、翘嘴、翘嘴白、翘嘴鲌。体长,甚侧扁,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为隆起,体背部接近平直。口上位,下颌很厚,且向上翘,口裂几乎成垂直(因其形似刀,故钓友们常称之为刀,上了个体大者,就说是大刀)。眼大而圆,位于头的侧下方。下咽齿末端成钩状。鳞小。侧线明显,前部略向上弯,后部横贯体侧中部略下方。
体型较大,常见为 2~2.5千克,最大者重达 10~15千克。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侧线明显,前部略向上弯,后部横贯体侧中部略下方。侧线鳞80~93枚。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鳍有强大而光滑的硬棘,第二棘最甚。胸鳍末端几达腹鳍基部。臀鳍长大,不分支鳍条3,分支鳍条21~25。尾鳍深叉形。体背浅棕色,体侧银灰色,腹面银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
我国诸水系均产,每年6~7月份和10-11月份为捕捞旺季。以冬季上捕捞为主,所产最著名。为大型习见经济鱼类,数量较多。其肉洁白鲜嫩,营养价值较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8.6克、脂肪 4.6克,唯多细刺,故有淡水鰳鱼之称,鲜食和腌制均宜。
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是一种凶猛性鱼类。雌鱼3龄达性成熟,雄鱼2龄即达成熟,亲鱼于6-8月在水流缓慢的河湾或湖泊浅水区集群进行繁殖活动。产卵后大多进入湖泊摄食或在江湾缓流区肥育。幼鱼喜栖息于湖泊近岸水域和江河水流较缓的沿岸,以及支流、河道与港湾里。冬季,大小鱼群皆在河床或湖槽中越冬。
分布广,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江河、湖泊中天然产量不少。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
三、青梢红鮊
青梢红鮊:又称小翘壳,短尾,川渝俗称高肩鱼或高尖鱼。下颌比上颌稍长。眼较小,吻长大于眼径。侧线鳞65~70。背鳍起点至吻端较至尾鳍基为近。胸鳍未端达到或超过腹鳍其部。臀鳍条3,23~28。
青梢红鮊,俗称:“小巴刀”,青桔子,撅嘴鲢。个体小,一般体长 15~20厘米,体重 150~300克,最大约500克。体侧扁,较薄。头部较小。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斜裂,下颌突出于上颌的前方。眼大。侧线明显、平直。被细小圆鳞。背、腹鳍均具强大而光滑的硬棘。腹棱从腹鳍基部到肛门处。胸鳍末端达到或超过腹鳍起点。臀鳍长,不分枝鳍条3,分枝鳍条23~29。尾柄粗壮。尾鳍宽大,呈深又形。背部青灰色,前部较淡,后部较深,两侧及腹部银白色,各鳍略带浅黄色,尾鳍边缘青绿色。
青梢红鮊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湖泊、水库均产,春季为捕捞旺季,以5月份产量较多。产量较多。其肉质细嫩,富含营养,但骨刺较硬。家庭食法一般为清蒸、红烧。
四、如何区分
其一就是尾巴,
尾巴是鲜红色的就是蒙古红鲌
尾巴呈黄白、灰白的称之为翘嘴红鲌;
尾巴呈青色的称之为青梢红鲌。
其二就是侧线鳞:
翘嘴红鲌侧线鳞在70以上 `
青梢红鲌侧线鳞在70以下。
其三看它的背与嘴:
高背小嘴的就是青梢;
平背翘嘴的就是翘白。
青梢鱼和翘嘴鱼的区别
1 、翘嘴鱼相对于青梢鱼来说,体型可达 10 公斤,个头更要大一些。
2 、翘嘴鱼多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青梢鱼一般生长在中下层。
3 、翘嘴鱼头和背之间比较平整,鱼口呈现地包天的姿势,尾巴尖长度一样,体型比较瘦长;青梢鱼的体型没有翘嘴鱼那么长,尾巴尖上面比下面的短。青梢鱼有些驼背,形似肩很高,故名高肩(尖),而翘嘴像弯刀。
4 、尾巴呈现黄白或者灰白色的为翘嘴鱼;尾巴为青色的多为青梢鱼。
5 、翘嘴的侧线鳞在 70 以上,青梢侧线鳞在 70 以下。
翘嘴红鲌与青梢红鮊的主要区别
翘嘴红鲌 :头与背之间相对比较平 ,鱼口呈地包天之势,下唇肥厚结实 ,上唇相对薄弱 ,尾巴很宽 , 尾巴呈黑色, 尾巴尖长度一样 ,体型瘦长。
青梢红鮊:头显得小,鱼眼黑 、 发亮 , 鱼背较驼 、厚实、向上隆起 ,体较翘嘴短 、 宽,鱼鳍呈青黑色 , 尾巴尖上面比下面尖子短。
二者最大的区别:青梢红鮊有些驼背,翘嘴红鲌更象弯刀。翘壳"口唇地包天",青梢"驼背肩高"。
翘嘴鱼之所以被俗称“翘嘴”,就是因为它嘴巴整个向上翘,这是翘嘴鱼独特的特征。而蒙古红鲌鱼的明显特点是嘴巴地包天、尾巴上浅黄下桔红,这种鱼就是俗称“红尾巴”的蒙古红鲌。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