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为何越来越难,简单的问题越来越难处理?
发表时间:2018/02/04 00:00:00 浏览次数:308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作~
近年来,养殖越来越难,问题越来越多,本来简单的问题突然变得很难处理。用药成本越来越高,经济效益却越来越低。笔者认为这与水产养殖的连作障碍有关。
一、什么是连作障碍
连作障碍本为农作物耕作方面的专业术语,它是指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会出现病虫害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种内抑制等现象,使得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连作障碍现象在农作物耕作中比较常见,但在水产养殖中很少报道。
二、水产连作障碍的具体表现
笔者发现,水产连作障碍在粗放式养殖和混养池塘中很少出现,但在高密度精养池塘则很快出现。台湾斑节对虾养殖和我国华南地区的罗非鱼养殖、乌鳢养殖和南美白对虾养殖都出现了较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其中以南美白对虾养殖最为突出。
笔者根据连作障碍原理,大胆猜测水产连作障碍发生过程:当一个地方开始养殖某种水产动物时,由于生态系统急剧变化,其自然水体中的细菌、真菌、浮游生物开始发生变化。
1、喜欢有机污染物的细菌、真菌、浮游生物会大量繁殖,不喜欢或不敏感的微生物开始弱化、减少。在长期竞争中,水体中非常适应高有机物污染的细菌、真菌和藻类会在此种环境中占据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在养殖年限越长的时候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最终会发现水体中的藻类、微生物会非常单一,例如水体中的蓝藻、裸藻等藻类会非常习惯这种环境,在养殖年限越长的区域,这种藻类富集特别快;而有益藻则会一年比一年少,最终水源和池塘里到处都是蓝藻和裸藻,而有益藻总是培养不出来,没有有益藻的池塘水质则很难控制,病原菌也很难控制。养殖会一年比一年难。
2、在自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本来数量有限,并且是广谱性的。由于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某个品种,病原菌会慢慢习惯这种单一的养殖对象,而且对该养殖对象非常易感。由于生态系统长期单一,其生物进化长期趋于稳定,病原菌也会非常习惯此种环境,而其竞争对手则会慢慢弱化,最终很难抑制病原菌。此时病原菌引起的疾病会一发不可收拾。疾病变得反反复复,很难痊愈。在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会出现连作障碍情况,其表现为以下几种特征:
(1)在初期,病原菌或病原微生物对养殖动物不易感或在生态环境中竞争力不强,疾病类型少,疾病容易防控,养殖容易高产。
(2)在连续养殖一年或几年后,病原微生物开始对养殖动物易感,疾病开始增多,但由于养殖生态环境总体良好,疾病还是可控,只是经济效益下降。
(3)当整个养殖环境都被有害藻、有害菌占据优势时,当水体中有害藻和有害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时,我们发现平时容易解决的问题变得异常艰难,天气的稍微变化和应激均会造成疾病的反复。最终养殖效益相当低下。
3、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混养池塘和粗养环境很难形成连作障碍现象。这是因为混养池塘生态系统更加复杂,病原菌反而很难占据优势,连作障碍现象反而不明显;粗养环境选择压力小,其生物进化缓慢,病原菌也很难占据绝对优势,很难形成不可控制的疾病,连作障碍现象也不明显。比如,南美白对虾养殖在2006年以前非常容易养殖,土塘养殖亩产突破1000斤很正常。之后南美白对虾养殖一年难过一年,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每年出现新的问题,最终现在亩产突破500斤都是典范。而鱼虾蟹混养和传统四大家鱼混养池塘很少出现养殖产量下降问题。
综上所言,笔者认为水产养殖也存在连作障碍问题,而水产连作障碍的表现在于病原菌和有害藻的富集。如果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不考虑连作障碍规律,我们会发现疾病防治经验很难推广和借鉴。现在南虾北养,连作障碍规律也会起作用。
三、连作障碍与疾病防治
笔者在一线实践中总结出,连作障碍与疾病发生、防治关系密切。水产动物疾病可能大部分都是由本土的病原菌引发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与所谓外来的病毒或病菌无关。比如所谓的红体病、偷死病等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可能都是本土病原菌引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所谓罗非鱼链球菌疾病可能也是由本土的病原菌引起的,只是连作障碍的严重情况让本土病原菌引发的疾病无法控制而已。笔者认为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某种品种,疾病防治会出现以下特点:
1、同样的疾病症状、同样的发病原因,但养殖刚兴起时容易控制,而在连续养殖几个周期后则很难控制。
2、在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环境下,养殖对象其体表和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养殖对象对病原菌易感。简单的天气变化和应激就会导致疾病反复。
3、在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环境下,池塘藻类结构和菌类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导致水质易变,有害藻类容易水华,病原菌和有害藻控制难度越来越大。
4、在目前养殖情况下,水源的富营养化和水源地有害藻、有害菌的富集也会加快连作障碍现象的发生。
5、在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环境下,池塘成为有害藻、有害菌的选择培养基,随着养殖年限的延长,有害藻、有害菌富集程度越来越高,疾病防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四、如何减慢连作障碍的发生
连作障碍不是单个池塘的问题,而是水源与养殖区域的系统问题,当一个区域主养精养某个单一品种时,此区域很容易形成连作障碍问题。
1、作为养殖者,避免在已经形成连作障碍区域养殖类似品种。
2、采用轮作的方法,先养殖其它品种一年或两年。
3、混养是克服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
4、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水产动物,就一定会出现连作障碍现象,如何控制病原菌和有害藻是养殖关键。从进水开始补充大量的有益菌和全价肥,保持有益藻和有益菌的丰度,抑制病原菌和有害藻的富集。
5、注重苗种选育,提高养殖品种对此病原菌的抗性。
6、禁止养殖用水的大排大放,水源中病原菌和有害藻的富集是水产养殖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
(江门市惠乐渔药有限公司 汤晓)
一、什么是连作障碍
连作障碍本为农作物耕作方面的专业术语,它是指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会出现病虫害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种内抑制等现象,使得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连作障碍现象在农作物耕作中比较常见,但在水产养殖中很少报道。
二、水产连作障碍的具体表现
笔者发现,水产连作障碍在粗放式养殖和混养池塘中很少出现,但在高密度精养池塘则很快出现。台湾斑节对虾养殖和我国华南地区的罗非鱼养殖、乌鳢养殖和南美白对虾养殖都出现了较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其中以南美白对虾养殖最为突出。
笔者根据连作障碍原理,大胆猜测水产连作障碍发生过程:当一个地方开始养殖某种水产动物时,由于生态系统急剧变化,其自然水体中的细菌、真菌、浮游生物开始发生变化。
1、喜欢有机污染物的细菌、真菌、浮游生物会大量繁殖,不喜欢或不敏感的微生物开始弱化、减少。在长期竞争中,水体中非常适应高有机物污染的细菌、真菌和藻类会在此种环境中占据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在养殖年限越长的时候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最终会发现水体中的藻类、微生物会非常单一,例如水体中的蓝藻、裸藻等藻类会非常习惯这种环境,在养殖年限越长的区域,这种藻类富集特别快;而有益藻则会一年比一年少,最终水源和池塘里到处都是蓝藻和裸藻,而有益藻总是培养不出来,没有有益藻的池塘水质则很难控制,病原菌也很难控制。养殖会一年比一年难。
2、在自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本来数量有限,并且是广谱性的。由于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某个品种,病原菌会慢慢习惯这种单一的养殖对象,而且对该养殖对象非常易感。由于生态系统长期单一,其生物进化长期趋于稳定,病原菌也会非常习惯此种环境,而其竞争对手则会慢慢弱化,最终很难抑制病原菌。此时病原菌引起的疾病会一发不可收拾。疾病变得反反复复,很难痊愈。在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会出现连作障碍情况,其表现为以下几种特征:
(1)在初期,病原菌或病原微生物对养殖动物不易感或在生态环境中竞争力不强,疾病类型少,疾病容易防控,养殖容易高产。
(2)在连续养殖一年或几年后,病原微生物开始对养殖动物易感,疾病开始增多,但由于养殖生态环境总体良好,疾病还是可控,只是经济效益下降。
(3)当整个养殖环境都被有害藻、有害菌占据优势时,当水体中有害藻和有害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时,我们发现平时容易解决的问题变得异常艰难,天气的稍微变化和应激均会造成疾病的反复。最终养殖效益相当低下。
3、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混养池塘和粗养环境很难形成连作障碍现象。这是因为混养池塘生态系统更加复杂,病原菌反而很难占据优势,连作障碍现象反而不明显;粗养环境选择压力小,其生物进化缓慢,病原菌也很难占据绝对优势,很难形成不可控制的疾病,连作障碍现象也不明显。比如,南美白对虾养殖在2006年以前非常容易养殖,土塘养殖亩产突破1000斤很正常。之后南美白对虾养殖一年难过一年,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每年出现新的问题,最终现在亩产突破500斤都是典范。而鱼虾蟹混养和传统四大家鱼混养池塘很少出现养殖产量下降问题。
综上所言,笔者认为水产养殖也存在连作障碍问题,而水产连作障碍的表现在于病原菌和有害藻的富集。如果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不考虑连作障碍规律,我们会发现疾病防治经验很难推广和借鉴。现在南虾北养,连作障碍规律也会起作用。
三、连作障碍与疾病防治
笔者在一线实践中总结出,连作障碍与疾病发生、防治关系密切。水产动物疾病可能大部分都是由本土的病原菌引发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与所谓外来的病毒或病菌无关。比如所谓的红体病、偷死病等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可能都是本土病原菌引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所谓罗非鱼链球菌疾病可能也是由本土的病原菌引起的,只是连作障碍的严重情况让本土病原菌引发的疾病无法控制而已。笔者认为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某种品种,疾病防治会出现以下特点:
1、同样的疾病症状、同样的发病原因,但养殖刚兴起时容易控制,而在连续养殖几个周期后则很难控制。
2、在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环境下,养殖对象其体表和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养殖对象对病原菌易感。简单的天气变化和应激就会导致疾病反复。
3、在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环境下,池塘藻类结构和菌类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导致水质易变,有害藻类容易水华,病原菌和有害藻控制难度越来越大。
4、在目前养殖情况下,水源的富营养化和水源地有害藻、有害菌的富集也会加快连作障碍现象的发生。
5、在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环境下,池塘成为有害藻、有害菌的选择培养基,随着养殖年限的延长,有害藻、有害菌富集程度越来越高,疾病防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四、如何减慢连作障碍的发生
连作障碍不是单个池塘的问题,而是水源与养殖区域的系统问题,当一个区域主养精养某个单一品种时,此区域很容易形成连作障碍问题。
1、作为养殖者,避免在已经形成连作障碍区域养殖类似品种。
2、采用轮作的方法,先养殖其它品种一年或两年。
3、混养是克服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
4、长期单一高密度养殖水产动物,就一定会出现连作障碍现象,如何控制病原菌和有害藻是养殖关键。从进水开始补充大量的有益菌和全价肥,保持有益藻和有益菌的丰度,抑制病原菌和有害藻的富集。
5、注重苗种选育,提高养殖品种对此病原菌的抗性。
6、禁止养殖用水的大排大放,水源中病原菌和有害藻的富集是水产养殖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
(江门市惠乐渔药有限公司 汤晓)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