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7/11/12 00:00:00  作者:任信林,凌武海  浏览次数:257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水产品是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是人类摄取动物性蛋白的重要食品来源之一,一直被世界各国公认为营养、美味的放心食品。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水产养殖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养殖规模和产量也呈逐年上升,养殖方式也由传统的池塘、湖泊、水库等养殖发展到网箱、围拦等工厂化、集约化和多样化养殖。然而,在渔业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渔业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衰退以及渔业病害的频繁发生,致使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出现。

1 近年来发生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001年9月底,欧盟因氯霉素残留问题自2002年2月1日起全面暂停从中国进口动物制品,导致2002年上半年我国水产品出口下降了70%以上。2006年11月,上海市公布30件多宝鱼药残抽检结果,30件样品中全部被检出含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2007年6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称,美国将暂停从中国进口鮰鱼、鲮鱼、虾和鳗鲡等4种水产品,直到这些产品能证明符合美国的安全标准。FDA声称,作出这一决定主要是为了保护美国消费者的健康,因为近来从部分中国进口的水产品上发现含有微量抗生素、孔雀石绿、龙胆紫等禁止使用的添加剂,这一决定直接导致安徽省滁州市的鮰鱼网箱养殖量由2007年的5000只减少到如今的1000只,减少量达80%。

上述事件的出现,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和渔业的发展,而且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使生产企业(养殖户)遭受沉重打击,还导致整个水产产业面临信任危机。因此,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解决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2 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展的过程看,随着水产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者、养殖环境、养殖方式、良种选育、病害防治、养殖用药、饲料生产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成为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性、基础性因素。按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要素分析,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主要制约因素表现如下。

2.1 生产者认识不足

我国渔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质量观念仅停留在水产品的外观上。如是否鲜活、色泽如何等,而有关渔用药物和水产养殖病害等方面的知识相对不足。在生产经营中一是为降低养殖成本,使用添加激素的底成本饲料或相对质量差的饲料。二是遇到病虫灾害时,在缺乏科学指导的情况下,往往是病急乱投医,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药物。三是养殖场、户生产、用药、销售记录尚未建立健全。这些都给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

2.2 渔业设施的落后

基本渔业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养殖池塘,由于开发的时间较长,池中淤泥、鱼虾的排泄物、残饵及动物尸体、植物碎屑等沉积于池底,形成污染,呈老化状态,生产条件很难达到健康养殖的需求。这些有机物到了翌年的养成期时,会因为水温高而大量分解,消耗水中的溶氧,产生各种有毒物质,带来病害隐患。

2.3 养殖环境恶化

水是养殖生产的核心物质要素,是养殖业发展的命脉。然而随着工业发展及人口的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农业用药(有机氯、有机磷农药,菊脂类农药等)、化肥(氮、磷肥)等排入江河、湖泊、水库水域,造成渔业养殖环境恶化。

2.4 水产苗种生产不规范

苗种场内部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记录育苗档案不完善;苗种生产过程中存在违禁药物使用现象;良种使用普及程度低,良种的生产供应能力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假苗种、劣质苗种、带药残苗种问题不能有效遏制,导致了在高密度养殖过程中养殖品质下降,疫病暴发等。这些问题已直接影响到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5 投入品的不规范使用

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激素类等药物或超范围使用饲料添加剂,养殖企业(户)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及对限用药物没有按照休药期来使用。在加工中随意或超量使用食品保鲜剂、着色剂、添加抗生素等问题。销售中一些不法商贩为保持水产品的体色鲜艳和防止腐败,在鲜活水产品中存在使用违禁药物。

2.6 养殖模式的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水产品养殖模式主要是高密度、高投入、高产量、高产出的“四高”模式。这种养殖模式的特征就是水体环境负载加大,外来物质的投入量增加,极易导致病害发生,最终引发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 解决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水产品质量安全涉及水产养殖全过程,包括苗种生产、渔业水域、渔业生产、渔药使用、饲料投喂和产品上市等各个环节。需要从生产到餐桌各环节由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管理部门互相呼应、相互补充,整合起来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水产养殖业从主要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增长方式转变,向健康、无公害养殖方向发展。现提出几点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以供参考。

3.1 认识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义十分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百姓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营养的水产品,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水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消费观念。只有优质安全的水产品,才能顺畅地走出市界、走出省界、走出国门,才能有效地占领国内外庞大的水产品消费市场。质量决定效益,只有外观美丽、品质优良的水产品,才能受消费者欢迎,才能为农业生产者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3.2 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产养殖质量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实施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行动为契机,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强化水产品生产各环节的管理,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渔业建设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

无公害渔业已成为我国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2003年颁布实施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说明“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申请无公害认证”。渔业主管部门应宣传进行无公害养殖,申报无公害水产品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广大的养殖单位和个人将政府对申报无公害及绿色、有机食品的奖励政策。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应积极配合渔业主管部门做好此项工作,并为广大的养殖单位和个人提高技术咨询服务。

3.4 建设渔业标准化、健康化示范基地

渔业生产基地是转化、发展和推广成果的一个载体,开发和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必须着力培育无公害水产品基地,以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项目示范,引导生产者按照渔业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组织生产,积极鼓励将良好操作规范(GMP)、良好养殖规范(GA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国际标准应用渔业生产中,使水产品养殖总量、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水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3.5 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协力共管

由于水产品生产和经营分散,水产养殖、加工和流通涉及千家万户,管理环节较多,大部分生产和经营者难以自觉地按照质量规范要求生产经营,再加上渔药、渔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缺乏产销用全过程的统一监管,因此,单靠一个行政管理部门监管难度较大,甚至感到力不从心。渔业监管部门应当发挥监管主体作用,同时,积极主动与当地食药监、卫生、质监、工商等部门联系沟通,相互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3.6 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联合执法

建立起以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渔政监督、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防疫及检测机构共同参加,相互配合的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新机制,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向纵深发展,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7 发挥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

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结合本地区渔业养殖模式、养殖品种,做好渔业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普及,加强水产养殖用药指导、水产技术交流和公共信息咨询服务,水生动物防疫站做好渔业病害防疫、控制和测报工作、同时积极协助执法部门做好水产良种和苗种管理的相关技术工作。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