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个角度说,江里的鱼类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庸的,终生在池塘、沟渠、河流中生活,比如泥鳅、鲫鱼;另一类则是超凡的,它们逆流而上,坚持不懈,一路突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等天险,最终到达上游的产卵地,比如长江鲟、胭脂鱼等。
长江在川、渝境内一直被当地人称为川江。川江上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谚语:“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腊子是指中华鲟,象是指白鲟,黄排则说的是胭脂鱼。
胭脂鱼是鲤形目、吸口鲤科、胭脂鱼属的一种鱼类。主要生长于长江水系,在闽江也偶尔可以发现,属于我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它们的体形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特别隆起,头短吻圆,口在下方呈马蹄状。胭脂鱼在野生状态下一般体长70厘米左右,它们在不同年龄段,体形颜色变化非常大。
刚孵化出来的头一个多月里,胭脂鱼就像童话故事里的“丑小鸭”,全身深褐色,体侧仅有三条黑色宽纹。稍微长大一点之后,其鱼体高迅速增大,背鳍前端更是十分高大,仿佛把整个躯体都拉伸成了山峰形。正是这个隆起的背鳍让胭脂鱼在未成年时得到了观赏鱼中“一帆风顺”的美名。
不过到了成年之后,“丑小鸭”却突然蜕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此时的胭脂鱼通体淡红、黄褐或暗褐色,从吻端至尾基有一条胭脂红色的宽带,背鳍、尾鳍均呈淡红色,非常美丽。所以,胭脂鱼还享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
胭脂鱼的这一特点被长江上的渔民掌握后,他们便习惯以“青胴、黄排、粉排、血排”来称呼处于不同年龄段的胭脂鱼。
胭脂鱼是洄游性鱼类,因此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一生将充满坎坷曲折。长江中有洄游习性的鱼类其实很多,但胭脂鱼却与中华鲟、鲥鱼等不同,它们并不会去到海洋里面生活。每年2月中下旬雨水节气左右,所有性腺接近成熟的胭脂鱼便会从长江中下游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前往上游的金沙江、嘉陵江、岷江的产卵场进行繁殖。但是,长江过往船舶的螺旋桨是胭脂鱼潜在的威胁,一旦躲避不及,后果不堪设想。
胭脂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虽然现在长江已经开启了十年禁捕的模式,但由于产卵场被破坏、自身胚胎发育时间过长、孵化期死亡率高,胭脂鱼需要我们更加精心地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