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

发表时间:2020/11/20 20:49:52  浏览次数:300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

  文/赵雲 桂朗 陈良标

罗非鱼是古埃及人重要的食用鱼类,距今4000年的埃及古墓中曾出土过描绘罗非鱼池塘养殖的浅浮雕。

201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罗非鱼已成为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的支柱,为全球千百万人提供了粮食、就业保障,也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较贫穷的消费者来讲,罗非鱼是价廉质优的动物蛋白来源。

罗非鱼被称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其肌肉所含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且含量丰富,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从营养成分来看,传统畜禽产品如猪、牛、家禽等,其肉含脂肪酸大多为饱和脂肪酸,不利于心血管健康,与之相比罗非鱼则更加健康。从养殖成本来看,畜禽养殖粮食消耗量大,水产品养殖相对来说更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而基于罗非鱼营养价值高、食性杂、对高密度养殖方式的耐受性以及较强抗病性的特性,在我国发展罗非鱼产业,以此来推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罗非鱼生物学特点

罗 非 鱼 俗 称 非 洲 鲫 鱼 , 隶 属于鲈形目( Perciformes )、慈鲷科( Cichlidae )、罗非鱼属( Tilapia ),原产于非洲,自然分布于非洲内陆淡水水域及中东大西洋沿岸的淡咸水海区,向北分布至以色列及约旦等地。

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属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贪食,摄食量大。幼鱼多数集群岸边觅食,以浮游动植物为食,如轮虫、枝角类、蓝绿藻、有机碎屑等,而成鱼则以大型植物、人工饵料为食。罗非鱼的大部分品种既适合在淡水中养殖,也适合在咸淡水和海水中养殖,许多种类可从淡水经逐步驯化后移至海水中生长。罗非鱼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其活动范围随着昼夜温度高低的变化而变化,生长速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其生长温度为15℃~38℃,22℃~35℃时生长性能最佳,低于15℃时停止进食和生长,同时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罗非鱼具有成熟早、产卵周期短、繁殖力强的特性,在南方地区每年雌性亲鱼可产卵4次~6次,孵化水温25℃~30℃时,孵化时间4d~5d。

二、中国罗非鱼养殖及发展现状

(一)中国目前罗非鱼养殖主要品种

近年,罗非鱼养殖品种在中国不断升级换代,依据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罗非鱼产业在短短几十年内的发展历程(如图1),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罗非鱼品种。

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

图1 我国罗非鱼养殖品种变迁历程

红罗非鱼:又称“彩虹鲷”,是由尼罗罗非鱼与体色变异的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因鱼体呈红色故称为红罗非鱼。耐低氧,对盐度适应范围广。因其体色红色,形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颇受消费者喜爱。目前红罗非鱼已成为沿海和内陆池塘以及网箱养殖的主要对象。

奥尼罗非鱼:是以尼罗罗非鱼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获得的杂交子一代,具有罗非鱼的外形特征,背高、体厚、头小,体色清丽亮泽。具有雄性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抗逆性好(耐低氧、耐低温)等特点,是最适合池塘高密度精养殖及越冬养殖的品种,在我国华南地区,广东、海南、福建等地都有大面积养殖。

“吉丽”罗非鱼:由上海海洋大学选育,以“新吉富”罗非鱼为母本、萨罗罗非鱼为父本杂交,选育产生的耐盐新品种。“吉丽”罗非鱼是专为海水商业化养殖(盐度>15‰)选育的品种,生长速度介于两亲本之间,肉质鲜嫩、口感上乘,目前已经开始在国内推广。

此外,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罗非鱼产业化,开发出“桂非1号”罗非鱼、“壮罗1号”罗非鱼等新品种。

(二)我国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

罗非鱼自身定位主要有两个:

一是主要替代西方传统的海水白肉鱼(鳕鱼类),尤其是白肉鱼片;二是部分替代东方传统鲤科鱼类。罗非鱼不仅是世界水产业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也是我国引进最为成功的物种之一。

中国罗非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完整、产业规模宏大,2019年养殖罗非鱼产量达到164.17万t。罗非鱼作为出口导向性水产品,将近一半产品(以原料鱼计)出口。美国是我国主要的罗非鱼产品出口国,但2015年后美国对我国罗非鱼进口量下降明显,表明美国罗非鱼市场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后续增长空间不大。近几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频发,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罗非鱼出口,使罗非鱼产业严重受创(如图2所示)。据统计2019年中国对美国罗非鱼产品出口量约11.9万t,较2018年(14.2万t)下降16%,出口额从4.46亿美元降至3.33亿美元,下降25%。

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

图2 2001年~2019年我国罗非鱼出口美国贸易量

三、促进罗非鱼产业发展举措

据 美 国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局(FDA)列出的含汞水产品列表显示,罗非鱼属于含汞量最低的五种水产品之一,而且其没有肌间刺,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然而罗非鱼在中国的养殖历史和消费历史比较短,品牌尚未建立、知名度不高、固定消费群体尚未形成。

(一)把握市场规律,加大宣传力度

我国罗非鱼产业依赖出口,且产品种类少,在如今出口情况不是很乐观的条件下,要抓住国内这个“大市场”,积极拓展内销。罗非鱼国内市场消费潜力巨大,需要打造良好的品牌,对其养殖过程进行公开、透明的宣传,加深大众对罗非鱼的了解,并加大罗非鱼养殖、加工监管力度,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还可以创新建立罗非鱼产品评选体系,开通线上线下购买渠道,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宣传。

(二)深挖产品价值,创新加工产品

要从产品入手,结合罗非鱼的特点打造特色品牌,推出符合大众口味、利于传播的拳头产品。大力发展罗非鱼初加工,推出方便大众烹饪的初加工产品,如处理干净的鱼块、鱼片、无刺鱼肉等,同时发展精深加工,推进对罗非鱼罐头或即食罗非鱼片等产业化、商品化产品的生产。

冻鱼片是我国罗非鱼出口的主要产品形式,占整鱼重量的45%~60%,而加工过程产生副产物(包括头、尾、骨、皮、鳞、内脏及其残留鱼肉)重量约占原料鱼的40%~55%,对副产物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罗非鱼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如分解出来的鱼头、鱼骨、鱼内脏等可提取制备硫酸软骨素、鱼骨粉、鱼油等产品。开发利用加工副产物,提高了罗非鱼深加工的附加值,既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又实现了变废为宝,提高产品溢价。

(三)加强良种选育,提高产业价值

优良品种是养殖生产的物质基础,良种的选择和培育是产业增产的有效途径。完善、创新良种选育,是发展罗非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罗非鱼良种选育应主要针对其抗病力、耐盐性、耐寒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传染性疾病会导致受感染罗非鱼种群大量死亡,我国作为罗非鱼出口大国,更需要警惕疾病带来的危害,因此高抗病力品种(如抗链球菌、抗罗湖病毒)的选育应成为未来罗非鱼育种重点。罗非鱼作为一种广盐性鱼类,在淡水、咸水或海水中均可养殖,且在半咸水和海水养殖的罗非鱼口感及营养价值明显优于淡水养殖罗非鱼,利用广袤的淡咸水资源养殖罗非鱼对充分挖掘水产养殖业潜力具有重要意义。罗非鱼属热带鱼,目前我国罗非鱼主要养殖区域集中在南部温度较高地区,要想扩大罗非鱼在北方的养殖规模,就需要培育出耐寒的罗非鱼品系。

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

据研究资料表明,染色体加倍形成异源多倍体,是培育新物种重要途径,在动物群体遗传学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多倍体育种技术大多应用在鲤鱼、鲫鱼等传统养殖品种中,可以借鉴其技术经验并应用到罗非鱼产业中。目前跨物种的基因组选择技术已被证明可以提高对物种的预测能力及遗传获得量,该技术已开始延伸到水产养殖领域应用。基因组选择技术有利于罗非鱼育种工作,已被推荐用于对罗非鱼育种核心商业性状的常规遗传评价。

(四)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引导产业绿色发展

随着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渔业绿色发展不再是概念,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逐渐发展成为水产养殖的主流方式。

目前,罗非鱼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隐患大多是由于罗非鱼养殖企业或养殖者不规范养殖导致。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加强对罗非鱼等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为保障罗非鱼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养殖大户、家庭渔场、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渔业技术推广机构应着力改善养殖品种结构、创新绿色养殖模式。还应大力引进技术人员,推广疫苗免疫、生态防控措施,对养殖户进行科学、系统的渔业健康养殖和病害防控技术培训,引导罗非鱼产业绿色发展。

纵观我国罗非鱼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苗种繁育、养殖生产、加工出口等一系列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如今更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全球海产品市场会议(GSMC)预计,2020年全球罗非鱼产量将达到680万t,增长4%左右,中国产量将达到180万t。在出口受阻、当前内销市场情况不乐观的情况下,政府应合理地引导罗非鱼产业向集约化、规范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让罗非鱼这条世界鱼走进寻常百姓家。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