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嘴鱼 油鱼棒 唇鲮 是什么鱼?
猪嘴鱼是鲤科、唇鲮属,学名暗色唇鱼(Semilabeo obscurus),别称油鱼棒、泉水鱼等,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尤以元江、右江、红水河等水系最常见,原产地是著名的食用鱼。
一、鱼种论述
猪嘴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唇鲮属淡水鱼类,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肉味鲜美,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暗色唇鲮俗称“猪嘴鱼”,属国家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在贵州主要分布于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等水系,是贵州重要的土著经济鱼类之一。唇鲮属鱼类现仅记录有唇鲮和暗色唇鲮2种,均处于自然资源稀有状态,唇鲮已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物种,暗色唇鲮则被列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物种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受威胁程度更高。由于暗色唇鲮对生存水质要求极高,加之受水利环境、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生存面临严峻挑战。
栖息于山区江河支流、岩洞水底层。生活于小河,多在砂滩及有岩石、砾石河段。喜流水,集居。它适应急流生活,生活在比较洁净的水环境。植物食性。摄食水下岩石上的青苔、藻类、植物碎屑,泥巾腐殖质。分布于中国珠江和元江水系。
二、形态特征
猪嘴鱼体细长,稍侧扁;头楔形;吻圆钝,向前突出;吻皮上的角质小乳突排列整齐,形成一横向宽带;下唇厚,向上向内弯,前部角质乳突区较大,往后逐渐变小,向颏部收缩成一三角形区域;口下位,横裂,口角须退化;体背青灰色,腹部白色。
背鳍Ⅲ-8;臀鳍Ⅲ-5;胸鳍Ⅰ-14~16;腹鳍Ⅰ-8。背鳍前鳞15~16;围尾柄鳞20。第一鳃弓外侧鳃耙26~32。下咽齿3行,2·3·4~4·3·2。脊椎骨4+39。
体黑褐色,腹部乳白色,体侧纵纹不明显或无。各鳍褐色。
三、分布范围
猪嘴鱼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尤以元江、右江、红水河等水系最常见,在原产地是著名的食用鱼。
四、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区江河支流、岩洞水底层。生活于小河,多在砂滩及有岩石、砾石河段。喜流水,集居。它适应急流生活,生活在比较洁净的水环境。植物食性。摄食水下岩石上的青苔、藻类、植物碎屑,泥巾腐殖质。
1、环境:猪嘴鱼是暖水性鱼类,栖息于西南山区的江河支流中,底栖性,对水质要求比较高。
2、食性:猪嘴鱼是杂食性鱼类,靠特化的唇部刮食附着在岩石上的青苔、藻类、植物碎屑等。
3、繁殖:猪嘴鱼是卵生型鱼类,雌鱼先将卵产在石块等附着物上,雄鱼再排出精子给卵受精。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