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产业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发表时间:2023/12/12 11:34:10  来源:水产前沿-渔美康  浏览次数:943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从2000年开始,蛙养殖在中国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机,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发展至今,养殖体量从最初的2万吨增至近80-90万吨,发展不可谓不迅速。黑斑蛙作为蛙类养殖新崛起的品种,始于2014年湖南益阳,经历一阵波动后,现阶段养殖量维持在10-12万吨左右,行业也开始趋于成熟!


诚然,蛙类养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波折,从滥用药物到尾水污染,从禁养风波到疫情影响,每一次波折都给蛙类产业带来了重创,同时也是蛙类产业一次重大洗牌的机会。


随着产业的发展,蛙类养殖行业逐渐涌上了风口,形成了千亿产值规模的产业链条,资本、养殖端口、餐饮、流通、饲料等行业相关企业也纷纷布局牛蛙产业链。在众人皆推的情况下,一阵养蛙风潮正在席卷而来,作为产业链条的一环,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个爆红风口,此风口到底是商机还是伤机?


笔者通过此文初略分享一下行业的养殖现状,以及应对策略,希望能帮助到广大从业人员,让大家更加了解行业,避免踩坑,谨防做被风口拱飞的“猪”!


蛙类产业链现状


1、养殖区域现状:


近几年,在禁养风波及环保的压力下,牛蛙养殖逐渐从沿海转向内陆,从闽浙、琼粤转向华中、云贵川一带。产业的转移,一是受养殖当地及引进地政策的影响,二是因市场需求扩大,三是环保和养殖需求成为外扩地主要因素!


所以,我们在看牛蛙产业链迁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背后的商机和伤机!黑斑蛙从益阳出发,养殖规模慢慢扩散至全国,主要养殖区域包括湖南、江西、四川、湖北、安徽等地,随着后续的发展,黑斑蛙养殖慢慢趋于成熟和稳定,相较牛蛙更为稳定。


2、2023年蛙类价格现状:


蛙类的价格除了受市场行情调节的规律影响外,与社会环境和养殖情况也有很大关系,尤其在目前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贸易端、饲料端、餐饮端的压力被进一步加大。同时,这些因素也时时刻刻影响着蛙价,所以,我们作为产业从业者,不仅要看蛙表面价格走势,还需要关注行业产业链上端口的经营情况,以便我们采取更好的应对措施。


3、蛙类餐饮端口现状:


近年来,继小龙虾之后,蛙凭借口感鲜嫩爽滑、高蛋白、多元菜品,成为消费新风向,迅速占领餐饮市场。粤菜、湘菜、川菜、江浙菜等各大菜系竞相进入蛙菜品研发赛道,以蛙为主题的餐饮店在全国遍地开花。特别是牛蛙预制菜的开发,更是带动了牛蛙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食用和享受到牛蛙的美味。


目前,全国有超过1万家的蛙主题餐厅,3万多家的蛙餐饮相关店,以齐庆美蛙、味之绝、蛙来哒、蛙小侠等知名餐饮品牌已经相继突破300家门店。这些都大大拉动了产业的发展,将牛蛙推向爆款网红之路。


4、蛙类流通端口现状:


蛙类养殖具有高投入、高产出、投入品需求量大(饲料、药品、动保等)等特点,一般的养户由于资金压力,选择和流通商、饲料商合作,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局部产业链的贸易特点,特别是广东、福建更是形成了完善的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


产业链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抗风险能力加强,不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资金,能够统一供货,稳定市场,但是缺点就是养户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各方利益难权衡,适合才是更好的方式。另外,大量的资本和大企业也纷纷布局流通环节,控制了流通,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产业链条,形成局部区域的垄断。所以对于养户而言,不仅要思考如何养殖,更要思考如何去卖的问题!


5、蛙类养殖端口的现状:


5.1养殖技术落后


蛙类养殖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出,行业迅猛发展,势必导致人才缺乏。本身蛙类养殖技术就不成熟,加上猛然增加了许多养殖面积和养殖从业者,且新增加的养殖从业者很多是新手,对蛙养殖一窍不通,只能够依赖老养殖从业者的技术托管。


然而,很多老养殖从业者本身技术也比较落后,养殖观念跟不上,导致新增养户按照传统养殖方式养殖蛙,形成了典型的套娃效应,技术短板凸显,养殖观念也随之凸显出来,这些都阻遏着行业健康发展。只有提升养殖技术,转变养殖观念,才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唯一道路!


5.2蛙苗种退化严重,良种跟不上


多年来,蛙行业几乎没有形成保种育种的产业,蛙近亲繁殖严重,苗种退化、亲本资源退化成为行业难题!很多的苗种场只用几个简单的帆布池或者池子,进行野蛮式的育苗生产,苗种质量不佳,导致很多进苗养殖的新用户放苗失败,打击了养殖从业者的信心。


同时苗种价格也是滥市,很多人利用信息差,白白增加养殖新增从业者的成本。如今,这些现象已经不仅是亲本退化和苗种危机的问题,更关乎着行业能否健康长远的发展!


5.3滥用药物,良养成为高技术难题


由于养殖技术和养殖观念的落后,加上师父带徒弟的套娃效应,曾经出现的传销式养殖方式更是卷土重来。很多的养户还是在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及用药模式,良养成为需要攻克的高技术难题。


良养需要从养殖技术和养殖观念上出发,采用精准的养殖技术、精准的养殖品种、精准的养殖阶段、精准的病理药理技术才能实现,行业的滞后和粗暴,让很多的从业者已经忘记了最基础的东西。受利益驱动,这虽然是市场规律,但是蛙养殖需要广大从业者们保持较高的科研和情怀,才能引领牛蛙产业的发展。


5.4蛙类营养、病害问题亟待解决


蛙虽然养殖了很多年,但目前鲜有从业蛙类的企业或机构去解决蛙营养的问题,导致与蛙营养需求相关的东西未从根本得到解决。牛蛙病害防控虽然有很多的研究,但与实际生产结合应用的却比较少,产学研推四维还没有形成合力,无法助推蛙类的病害问题解决。只有从营养、病害、养殖技术、养殖观念出发,才能更好推动行业的发展;只有解决养户的实际问题,整个产业的发展才会更健康更长久!


(西网)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