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东北蝲蛄正常寿命及生长极限试验

发表时间:2024/02/05 20:20:47  来源:水产养殖 2023年10期  浏览次数:253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东北蝲蛄正常寿命及生长极限试验

郭贵良,吴德杰,李霞,于涵,刁海生,王月琪

(1.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吉林 长春 130033;2.长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吉林 长春 130033;3.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吉林 长春 130012)

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学名东北螯虾、东北黑鳌虾,俗称蝲蛄、水蝲蛄、蝲蛄夹、石蟹等。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正螯虾科(蝲蛄科),蝲蛄属,是世界上淡水鳌虾的一种。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甘甜无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钙、磷、钾等营养物质,其分布几乎覆盖了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1]。由于过度采捕等因素,东北蝲蛄资源量在20 世纪90 年代出现了急剧下降。近20 多年来,因东北蝲蛄栖息地环境遭受破坏,天然生存水域受到污染,而其繁殖条件要求严苛,群体恢复能力差,在多重影响因素叠加下,其自然种群数量日渐稀少,分布区域逐年缩减[2]。现开展东北蝲蛄的正常寿命和生长极限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设施

在有空调的实验室内设置21 个水族箱(200 cm×50 cm×60 cm),室内的气温和水族箱内的水温始终<22 ℃。每个水族箱底部铺设3~4 cm 厚的砂石和珊瑚砂,箱内放置有大小不等的生物棉块和不同规格的PVC 管,用于东北蝲蛄的隐藏和攀附。每个水族箱上面安装有过滤筐,筐内放有过滤棉等。水族箱内放置一个潜水泵,配置冷水机,使孵化水温<18 ℃。

将自来水注入水族箱40 cm 深,然后用潜水泵提水至水族箱上面的过滤筐内,过滤曝气后返回水族箱内,保持水体洁净和溶解氧充足。

每7~10 d 加水1 次,保持箱内水位40 cm 左右;每20~30 d 清洗或更换新的过滤棉,保持过滤筐良好的过滤效果。ρ(溶解氧)>6 mg/L,水体硬度为270~290 mg/L。

1.2 试验幼体

5 月初,将抱卵的东北蝲蛄移入室内水族箱内孵化,共使用6 个水族箱,每个水族箱放入抱卵的东北蝲蛄10 只[3]。

7 月初,共孵化出东北蝲蛄幼苗约1 200 尾,用于东北蝲蛄的生长试验。

1.3 其他个体

东北蝲蛄一般在每年的4 月中下旬至5 月初可捕捉到,此时其结束越冬期,开始产卵孵化。将体长<4 cm、未抱卵繁殖的雌性及相当体长的雄性暂时认定为1 冬龄;将体长<7 cm、抱卵量很少的和未抱卵的雌性及相当体长的雄性暂时认定为2 冬龄;将体长>7 cm、抱卵量较多和未抱卵的雌性及体长>9 cm 的雄性暂时认定为3 冬龄。

5 月初,分别将在自然界捕到的大约为1 冬龄的东北蝲蛄150 只,放入5 个水族箱内,平均每个水族箱放养30 只;将大约为2 冬龄的东北蝲蛄90 只,放入5 个水族箱内,平均每个水族箱放养18 只;将大约为3 冬龄的东北蝲蛄,50 只放入5 个水族箱内,平均每个水族箱放养10 只。

1.4 试验方法

1.4.1 观察幼体生长状况

东北蝲蛄破膜后,每天观察东北蝲蛄的生长发育情况并记录。测量并记录其蜕壳次数以及每次蜕壳后的体长,数量不少于10 只。

1.4.2 观察不同阶段生长状况

测量并记录捕捉到的东北蝲蛄,然后按照1 冬龄、2 冬龄、3 冬龄的不同生长阶段,放入不同的水族箱内饲养。每天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并记录。测量并记录其蜕壳次数以及每次蜕壳后的体长,不少于10 只。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仔的生长

6 月末至7 月初,东北蝲蛄的受精卵孵化出幼仔,幼仔的平均体长在0.7 cm 左右。

东北蝲蛄的幼仔经过约5 d 左右的发育,在7 月5 日左右,完成第1 次蜕壳,幼仔能够短暂离开母体,平均体长约为0.9 cm(该东北蝲蛄的发育比克氏原鳌虾要慢,克氏原鳌虾破膜后3 d 左右就可以短暂离开母体[4]),见图1。

图1 离开母体的东北蝲蛄的幼仔

经过约15 d 的发育,于7 月20 日左右,幼仔完成第2 次蜕壳,平均体长约为1.2 cm;经过约30 d的发育,于8 月20 日左右,幼仔完成第3 次蜕壳,平均体长约为1.6 cm;经过约50 d 的发育,于10 月10 日左右,幼仔完成第4 次蜕壳,平均体长约为2.2 cm;经过约60 d 左右的发育,于12 月10 日左右,幼仔完成第5 次蜕壳,平均体长约为3.1 cm 左右。而后东北蝲蛄转入越冬期,不再发育。在此期间,也有极个别的东北蝲蛄没有完成5 次蜕壳,可能与营养等因素有关。

由此可见,正常的东北蝲蛄的幼仔当年要经过大约5 次蜕壳,体长在3.1 cm 左右后,结束当年的生长,开始越冬。极个别的完成了4 次蜕壳。

4 月份开河后,野外捕到的1 冬龄的东北蝲蛄的平均体长也在3.1 cm 左右,极个别的较小。说明东北蝲蛄的幼仔在当年大约要经过5 次蜕壳,体长长到3.1 cm 左右。

现以x、y 多项式为基底,使用最小二乘法,对东北蝲蛄的生长情况进行拟合预测,根据每次蜕壳后体长,推导出以下公式:

式中:p1、p2、p3、p4——方程式的相关系数;

y——体长,cm;

x——蜕壳次数;

RMSE——均方差;

R——相关系数。

2.2 不同冬龄的幼仔生长

1 冬龄的东北蝲蛄未发育成熟,雌雄在1 年中,分别于6—7 月和9—10 月各蜕壳1 次。2 冬龄的发育成熟,雌性在5—7 月处于抱卵繁殖期,不能蜕壳生长,在繁殖期过后的9—10 月可蜕壳,因而1 年内可蜕壳1 次;雄性在1 年内,分别于6—7月和9—10 月各蜕壳1 次[5]。3 冬龄的为发育高峰期,雌性怀卵量较多,在5—7 月处于抱卵繁殖期,不能蜕壳生长,在繁殖期过后的9—10 月可蜕壳,因而1 年内可蜕壳1 次,但蜕壳后大部分死亡;雄性东北蝲蛄在1 年中,分别于6—7 月和9—10 月各蜕壳1 次,但大多数是在6—7 月的第1 次蜕壳后大部分死亡,剩下的在9—10 月蜕壳后也基本都死亡。

3 讨论

3.1 东北蝲蛄寿命

根据产地调查,东北蝲蛄的寿命一般为3 冬龄。试验结果显示,3 冬龄在完成蜕壳后大部分死亡,表明其寿命一般在3~4 年。

根据以上推导出的公式,再结合不同冬龄的生长及测量数据,可以推算出:东北蝲蛄第6 次蜕壳后,其体长大约在4.4 cm;第7 次蜕壳后,其体长大约在6.2 cm;第8 次蜕壳后,其体长大约在8.5 cm;第9 次蜕壳后,其体长大约在11.5 cm。能见到的最大的东北蝲蛄的体长大约就在11 cm;如果有第10 次蜕壳,其体长大约在15.7 cm。推算与产区传说的其体长在10 cm 以上,体质量在50 g 以上相符,但目前未得到验证。试验数据与在自然界中捕到的东北蝲蛄的情况基本相符。

3.2 东北蝲蛄生长

在性成熟后,雌性的东北蝲蛄在抱卵孵化期不蜕壳,因而雌性的在性成熟后1 年中只蜕1 次壳,而雄性的东北蝲蛄在性成熟后一般1 年可以蜕2 次壳。因此,雌性的一般在一生当中可蜕壳7~8 次,大多数蜕壳7 次,极少数蜕壳8 次,因而成熟的雌性体长大多在7 cm 左右,极少数能接近9 cm,其体质量也大多在20 g 左右,极少数能接近25 g;而雄性的东北蝲蛄一生可蜕壳9~10 次,大多数蜕壳9 次,极少数蜕壳10 次,因而成熟的雄性东北蝲蛄体长大多在10 cm 左右,极少数能达到12 cm 以上,其体质量也大多在30 g 左右,极少数能接近35 g。因此,在东北蝲蛄的捕获物中,雄性的规格要明显的大于雌性。在自然界捕到的和养殖的最大的东北蝲蛄为雄性,体长在11 cm 左右,体质量在32 g 左右。

4 结语

东北蝲蛄的正常寿命为3 冬龄,极个别的可能会达到4 冬龄,可能会像河蟹一样在正常蜕壳生长期遇到环境的急剧变化而进行了长时间的休眠,从而达到4 冬龄,并且多完成了1 次蜕壳。东北蝲蛄雌性正常体质量可达到25 g 以上,雄性可以达到32 g以上,极个别的4 冬龄的体质量可达到50 g 以上。

雄性的东北蝲蛄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在一生中最多可蜕壳10 次,雌性的一般在一生中最多可蜕壳8 次;而克氏原鳌虾一生中可蜕壳12 次[6]以上。因此自然界中的成体克氏原鳌虾要大于东北蝲蛄。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