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5年了还有人认为黄鳝喂避孕药长大?!陈昌福:谣言!

发表时间:2025/02/14 10:17:04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浏览次数:264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我们上个月中旬在与湖北省荆州地区的部分黄鳝养殖业者座谈交流过程中,就有部分黄鳝养殖业者向我们陈述过,这些谣言曾经对他们是否继续坚持黄鳝养殖业的信念造成过困扰!

撰写这篇小文章的目的,就是再次陈述这些谣言的制造者不仅没有尊重客观事实,也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也根本就不懂得黄鳝的生理、生态习性!也是为了告诉养殖黄鳝的消费者,应该做一个相信科学、尊重事实的消费者,不要让这些谣言影响到自己享受养殖黄鳝的美味佳肴。

人工养殖黄鳝是无须投喂

避孕药和生长激素的

摘要:本文内容是在简要地介绍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生理生态习性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人工养殖黄鳝的情况。并且陈述了黄鳝因为存在天然“性转化”的生理特性,在人工养殖过程中,不是因为人为地投喂了避孕药后养殖黄鳝才出现性转化的;其次,在养殖黄鳝能获得的充足人工饵料的前提下,黄鳝是具有快速生长的潜力的。因此,在黄鳝人工饲养过程中也是无须投喂生长激素的。广大的养殖黄鳝产品消费者不要听信这类谣言,可以放心地享受人工养殖黄鳝的美味。

从上述问题内容可以看出,这些读者还是受到了国内一些自媒体上,传播的一些关于人工养殖黄鳝谣言的影响有关。 较长时期以来,主要是在一些自媒体上陆续出现了一些有关人工养殖黄鳝的谣言,我们在几年前也曾经写过相关文章进行过辟谣。 但是,这些谣言的传播者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胡编乱造出一些毫无道理的“故事”出来,不仅对我国的广大黄鳝养殖业者及其黄鳝养殖业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对广大养殖黄鳝的消费者,也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心理影响。

在这里,将关于黄鳝的生理生态习性,以及人工养殖黄鳝的实际情况写在这里,旨在避免广大的养殖黄鳝消费者,不要继续被这类谣言误导,放心地食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黄鳝佳肴。

01

黄鳝的分类地位与分布范围

黄鳝在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鱼纲(Osteichthyes)、合鳃目(Synbranchiformes)、合鳃科(Symbranchidae)、黄鳝属(Monopterus)。

黄鳝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其自然分布在我国除了北方的黑龙江,西部的青海、西藏、新疆以及华南的南海诸岛等地区较少以外,其他地区均有大量分布,尤其是以长江流域黄鳝的产量比较大。除中国外,黄鳝在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国家均有分布。黄鳝也是这些国家当地人民餐桌上的常见美味佳肴。

02

黄鳝的生理、生态学习性

早在1944年,后来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建康院士(1917~2017),就首次报道了黄鳝存在性转变的现象(《鳝鱼的始原雌雄同体现象》)。他在研究黄鳝繁殖习性的过程中,观察到黄鳝的性别明显与体长和年龄有关,中小个体主要是雌性,而较大个体为雄性,雄性黄鳝都是由雌性黄鳝产卵后通过性逆转而来,而且这种性逆转的结果是不可再逆转的。因此,黄鳝的性逆转是其生理特性决定的,是自然发生的现象,而不是由黄鳝养殖业者投喂避孕药的缘故。

在我国的长江流域,黄鳝的繁殖季节为5~9月份,随气温的高低而可能提前或推迟。黄鳝在繁殖之前,雄性黄鳝会先打繁殖洞,繁殖洞一般较隐蔽处,约有2/3在水下。

雌性黄鳝的怀卵量一般仅为300~800粒/尾,每尾雌性黄鳝的具体怀卵量与其年龄、体长、体重有关,且呈现正相关关系。在产卵之前,雄性黄鳝会在繁殖洞附近的水面吐出很多泡沫,雌、雄黄鳝就在泡沫下面交配,排卵和射精同步进行,精液的浮力有助于卵粒漂浮到泡沫上。雌性黄鳝将卵产在泡沫下方,雄性黄鳝则往往在此守候着受精卵的孵化。

孵化过程中雄性黄鳝会不断吐出泡沫,这种泡沫对受精卵的成功孵化至关重要,离开泡沫,受精卵就不能继续发育为幼鳝。当环境水温为25~31℃时,5~7d就可孵化出黄鳝苗。黄鳝具有护幼的习性,会一直看护到幼鳝能自由游泳和摄食为止。

黄鳝从胚胎到性成熟期都是雌性,雌性黄鳝性成熟产卵后,卵细胞败育,卵巢逐渐退化,同时,分布于生殖褶上的原始精原细胞开始生长发育,形成精小囊。此时残留的雌性生殖细胞与发育的雄性生殖细胞共同存在于生殖囊腔内,为雌雄间性发育阶段,然后向雄性过渡,这一发育过程是单向的,即发生性变化后不再由雄性个体逆反为雌性个体。

刘健康院士的研究结果证实,体长20.0cm以下的黄鳝均为雄性;当黄鳝的体长达到20.0~35.0cm时,绝大多数黄鳝均是雌性;而当体长达到36.0~38.0 cm时,雌、雄个体数量大致相等;体长达到38.0cm以上时,雄性个体占多数。

正是因为黄鳝具有比较特殊雌、雄状况与繁殖习性,而且每尾雌性黄鳝的怀卵量均比较少(相对于1尾10.0kg的雌性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怀卵量,可以达到1000万粒以上相比)。迄今为止,黄鳝的人工化繁殖技术所有突破,但是获得大批量黄鳝鱼苗尚有困难,尚不能为广大的黄鳝养殖业者提供数量充足的黄鳝苗种。现在的黄鳝养殖主要还是依靠从天然水域中捕捞黄鳝苗种进行人工养殖。因此,我国市场上的黄鳝苗种较养成黄鳝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不少的黄鳝养殖业者,每年均在为获得足够的黄鳝苗种而苦恼。

试问在这种苗种奇缺的现实情况下,还有黄鳝养殖业者给自己养殖的黄鳝投喂避孕药,减少或者避免黄鳝大量繁殖的功能吗?从事黄鳝养殖的人根本就不会对养殖黄鳝投喂避孕药或者生长激素,因为他们更清楚,给黄鳝投喂避孕药和生长激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至少从经济上而言就是不合算的!

与其他养殖鱼类相比较,黄鳝具有比较特殊的生态习性。黄鳝白天喜在水底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是属于穴居性水生动物。黄鳝也是属于肉食性凶猛鱼类,一般在夜间摄食,能捕食各种小动物,如昆虫及其幼虫,也能吞食蛙、蝌蚪和小鱼。黄鳝摄食方式属啜吸方式,每当感触到有小动物游到其藏身的洞口边,即张口啜吸。夏季摄食比较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即使长期饥饿也不会死亡。

黄鳝在白天比较少活动,往往是夜间出穴觅食。因此具有夜行性,其口腔皮褶具有呼吸作用,故可以直接呼吸空气而获得机体所需要的氧气。冬季与旱季时,会掘穴深至地下1~2公尺,常见数尾黄鳝共栖一穴的现象。黄鳝的鳃不发达,但是,由于黄鳝具有可以借助口腔及喉腔内壁表皮作为辅助呼吸器官,而且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在水体中即使溶氧量很低时,也能够正常地生存。因此,人们在运输黄鳝的过程中,只要能保持黄鳝的皮肤潮湿,在数日内黄鳝也是不会因缺水而死亡。

03

人工养殖黄鳝生长迅速的奥秘

正是因为黄鳝的生态习性是属于穴居动物,大多数时间都是将身体藏在洞穴中,只是将头部露在水体中,而且黄鳝的视力比较弱,不可能主动发起追击行动而捕食来到其洞穴周边的小型鱼、虾等水生动物。因为黄鳝将大量的时间都是藏身洞穴中,等待有小鱼、虾等小型动物靠近洞穴边时,只是通过分布在头部的部分神经感知到周边有小型动物靠近时而出击捕食,靠这种捕食行动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因此,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黄鳝,由于难以获得食物而可能长时间处于饥饿的状态。所以,在自然条件下生存的黄鳝,因其食物不足导致其生长速度都是极其缓慢的,即使几年的时间也难以长成上市规格的成鳝。

而当人们的研究弄清除了黄鳝生态与生理学特性,根据其特性开展黄鳝人工养殖的时候,黄鳝的养殖业者将幼鳝放养在养殖黄鳝的网箱中(图1),每天向其投喂足够而且动物 性蛋白质含量很高的人工配合饲料,或者将黄鳝喜食的小鱼、虾加工成容易被黄鳝直接吞食的大小规格后,作为天然动物性饵料投喂黄鳝,确保黄鳝能获得营养丰富而充足的饵料,让养殖黄鳝过着饱食终日的生活,让黄鳝能显示出其最快的生长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內即可达到上市的规格,是无须投喂任何激素的啊。 只是因为黄鳝原本就具有这种快速地生长潜力,在自然环境中的黄鳝之所有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就是因为野外生存的黄鳝长期处于饥寒交迫的生活状态之缘故!

图1 在池塘中设置饲养黄鳝网箱的情景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