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雌配套系”黄颡鱼人工培育及繁殖方法
“全雌配套系”黄颡鱼人工培育及繁殖方法
皇培培,熊 阳,于贵杰,韩庆庆,梅 洁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截至目前,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黄颡鱼新品种有黄颡鱼“全雄1号”(GS-04-001-2010)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GS-02-001-2018)。新品种的培育推动了黄颡鱼产业的发展,其养殖产量从2010 年的18.43 万吨增长到2019 年的53.69 万吨。随着黄颡鱼产业的蓬勃发展,苗种需求量不断增加,对苗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苗种的好坏与亲本的质量紧密相关。但黄颡鱼苗种繁殖过程中所用的母本非常混杂,没有经过系统的选育和培育;部分苗种生产场利用黄颡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的特性,直接过筛将小个体的黄颡鱼作为母本进行培育,但其中混杂了20%~30%的雄性黄颡鱼,又将生长快、个体较大的母本过筛掉。本文总结了全雌黄颡鱼的培育及繁殖技术,供参考。
一、人工培育
1.黄颡鱼“全雌配套系”来源
首先,通过群体选育方法获得生长速度快,性状稳定的黄颡鱼家系,再使用鱼类性逆转技术结合黄颡鱼性别连锁分子标记鉴定技术获得XX 伪雄黄颡鱼。将XX伪雄黄颡鱼与选育的XX雌性黄颡鱼繁殖生产全雌黄颡鱼。用于人工繁殖的全雌黄颡鱼最小年龄为二龄,最小个体重为50 克,最大允许使用年限为5龄。
2.黄颡鱼“全雌配套系”的人工培育技术
亲鱼培育池应水、电、路畅通,水源、水质良好,池底较平坦,底部淤泥较少或硬质底,池塘3~5亩为宜,水深2.5米左右。池塘每3亩配备1 台3 千瓦叶轮式增氧机和1 台投饵机。网箱每口塘4~5亩配备1台2.2千瓦水车式增氧机。亲鱼放养前用高锰酸钾20毫克/升或聚维酮碘(2%)0.75毫升/米3溶液清洗鱼体,根据亲鱼鱼体忍受强度,控制浸洗鱼体时间,一般为10~15 分钟。每亩放养全雌黄颡鱼亲鱼4 000~6 000尾。此外,每亩亲鱼池中搭配规格为80~100 克/尾的鲢鱼种160~200尾、鳙鱼种60~80尾,用于调节池塘水质。
黄颡鱼“全雌配套系”前期使用商业浮性颗粒配合饲料,粗蛋白质水平在40%左右。越冬后开始摄食,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根据水温、天气及鱼摄食情况进行调节。当水温升至20℃,将白鲢打成鱼糜与甲鱼料混合连续投喂4周,第1周鱼糜含量为10%,第2~3 周鱼糜含量为20%~25%,第4 周鱼糜含量又降为10%。投喂时间过长,卵子容易过熟过早排出。期间使用挖卵器将卵子挖出,将透明液(无水乙醇和冰醋酸1∶1 混合)滴在卵子上,用显微镜观察卵子的核偏移情况;根据卵子成熟状况调节鱼糜投喂时间。当温度达到25℃时,培育好的黄颡鱼母本可用于人工繁殖。
二、人工繁殖
1.亲本的选择
YY 超雄黄颡鱼作为父本进行人工繁殖,挑选二龄以上、个体重大于100克、体形瘦长而且生殖突突出、膨大、末端较尖有明显红点的YY 超雄黄颡鱼。黄颡鱼的精巢位于鳔和肾脏的腹面,呈乳白色,精小叶分支较多。也可使用三龄以上、个体重大于500克的雄性瓦氏黄颡鱼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在繁殖季节,性成熟的雄性黄颡鱼胸鳍第1根鳍条背面有明显珠星。
雌性亲本挑选二龄以上、个体重大于100 克、体表色泽正常的黄颡鱼,腹部膨大、饱满、柔软,卵巢轮廓明显且有下坠感,生殖孔变圆且微红。解剖能观察到卵巢呈淡黄色或橘黄色,挖出来的卵粒呈橙黄色有光泽、大小均匀,透明液处理后观察到大部分卵子发生核偏移。
2.人工催产
催产药物剂量按鱼体重计算,雌鱼第1 针为LRH-A214 微克/千克、鲤鱼脑垂体(CPE)2 毫克/千克;第2 针为LRH-A214 微克+CPE 7 毫克/千克+DOM 8 毫克/千克。雌鱼采用胸鳍基部注射,每针每尾各注射0.3~0.6 毫升(0.7%的生理盐水配制),可根据亲鱼的大小和雌鱼怀卵量灵活调整,两针时间间隔为8~12 小时(具体根据水温进行调整)。雄鱼仅注射第2针,注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
3.产卵与授精
操作过程要轻柔,尽量减少鱼的损伤。挤出的鱼卵不得碰水且避免阳光照射,挤卵与授精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0分钟。
精子准备:用毛巾擦干雄鱼体表水,先用剪刀剪开两侧鱼鳃,头向下倾斜放血,避免取精巢时血液污染精巢;再沿泄殖孔向上剪开腹部用镊子拨开内脏,取出精巢后称重,放入匀浆器或研钵中,加入精子保存液(柠檬酸三钠34 毫摩/升、葡萄糖146.5 毫摩/升、氯化钾4 毫摩/升、碳酸氢钠23.8 毫摩/升、青霉素80 万单位/升、链霉素100万单位/升和蒸馏水1升)并研磨成白色浆状。
人工授精:一般采用1 克精巢配120 万粒卵(1 克卵约500 粒),按照卵子质量的好坏可做适当调整。先称取卵的重量,根据精卵配比取出相应的精液加入鱼卵中,快速搅拌10 秒,再加入足量水激活精子并快速搅拌均匀。
4.孵化
黄颡鱼的受精卵具有黏性,需要脱黏作业。脱黏采取先将泥浆倒入盆中加入水(泥浆∶水比例为1∶3),用手搅拌均匀,将受精卵倒入脱黏盆中,搅动3~4 分钟使鱼卵黏性消失。或将泥浆水和卵倒入倒锥形脱黏桶中气动脱黏,持续时间与前者相同。洗卵:将脱黏的鱼卵和泥浆水一同倒入60 目网中的洗卵盆中,反复清洗,直到鱼卵干净后方可放于孵化桶中进行孵化。注意事项:黄泥浆制作一定要细致,黄泥水中不能有泥沙,以免对鱼卵造成损伤。严格控制水与泥浆,泥浆与卵的比例。搅动动作要轻、均匀且不能有死角,避免鱼卵相互黏结;手不要擦到盆底部以免擦破受精鱼卵。使用气动脱黏桶时控制进气量至适宜大小,脱黏后卵上的黄泥水必须清洗干净,脱黏黄泥水的水温与受精水温应保持一致。
将清洗干净的受精卵倒入孵化桶中,每桶可放120万粒卵左右。孵化桶为倒锥形的桶身、桶罩(60 目筛绢布做成)和相关附件组成,体积约为250升,侧下方进水,底部充气,上端出水。进水和充气应以受精卵在桶中轻轻翻滚、底部无堆积为宜。水流速度一般为0.3 升/秒。孵化管理及其注意事项:在孵化过程中要勤检查,防止停电、停水、停气等突发性的事件。孵化过程中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敌害生物进入孵化桶中。孵化水温变幅不得超过3℃,否则会造成畸形和出苗率低。鱼苗完全脱膜后应减小水流速度,脱膜过程应注意经常清洗桶罩,以免卵膜堵塞桶罩而造成鱼卵从上面溢出或网罩浮起。
5.出苗
25℃水温条件下,受精卵脱膜后15~20 小时,观察鱼苗变成灰黑色后即可将鱼苗转出暂养,过早或者过晚转出都将影响鱼苗成活率。先关掉水阀、气阀待鱼苗沉入桶底后,采用虹吸方式将鱼苗吸入带水的容器中。注意虹吸时装鱼容器水位高度与孵化桶的落差高度为1米最佳。转移时虹吸工具应与装鱼容器贴边,以减少鱼体损伤。
三、产后护理及二次培育
在第1次人工挤卵过程中,将产和未产的雌鱼分开放置于不同的暂养池中。暂养池温度需低于26℃,遮光,避免太阳直射。降温、遮光使黄颡鱼活动减弱,避免没必要的活动造成的消耗和二次损伤。水体溶氧不要低于6 毫克/升,防止产后缺氧死亡。水深1.0米左右,调控好水质,防止水质变坏;微流水,不要猛烈冲水,防止亲鱼顶水,产后虚弱造成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对半产或难产亲鱼的护理:要轻压腹部一段时间,将卵子挤出,以防卵粒吸水膨胀导致亲鱼胀死。体表受伤的亲鱼使用高锰酸钾或者淡盐水浸泡15 分钟,消炎杀菌。产后亲鱼往往受伤比较严重,还塘后要及时地进行消毒、杀菌,预防疾病发生。
还塘后,在黄颡鱼母本的二次培育过程中需投喂高蛋白质饲料(粗蛋白质水平47%)或参照第一次甲鱼料加鱼糜培育方式,每天投喂两次(7:00和18:00),连续投喂30天即可进行第2次人工繁殖。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