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鱼稻共生生态种养技术要点
池塘鱼稻共生生态种养技术要点
文/薛洋 廖浩宇 李虹 苏建 雷登华 翟旭亮*
2022年,重庆市推广鱼菜共生技术达5.7万亩,其中池塘鱼稻共生面积7000余亩,并辐射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池塘鱼稻共生生态种养的技术要点,供相关地区开展实践参考。
池塘鱼稻共生是一门基于池塘生态学原理,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进行池塘鱼菜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实现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农业新技术。该技术既能实现池塘养殖废弃物氮、磷的原位减控与消纳利用,修复和保育池塘生态环境,又能生产经济作物水稻,提高养殖池塘综合效益。笔者在重庆市万州区、垫江区、大足区等地开展了池塘鱼稻共生生态种养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常见池塘鱼稻共生用生物浮床制作方法
(一)生态浮岛制作方法
生态浮岛又称漂浮湿地或抗风浪净水浮岛,主要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生态浮床(又称“HDPE生态浮床”)。其模拟自然湿地的净水原理,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硝态氮、总磷等富营养物质,对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悬浮性颗粒物同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生物技术。
生态浮岛中常见的是挺水植物种植型生态浮床。其主体即生态浮板,外形为正方形,每平方米包含9块生态浮板。每块浮板中间有1个170mm口径的栽植孔,用于栽种各类大型挺水植物,周边有4个透气孔,角上有4个连接孔。浮板单元(见图1)可根据生态浮岛设计形状进行适当拼接组合,形式更加多样,功能更加完全。该浮岛单元是水生植物种植通用常规产品,一体性完整,结构牢固,抗风浪,防紫外线,抗老化,稳固性效果好,拆装维护方便。适宜种植水稻,也适宜种植美人蕉、再力花、风车草、水生鸢尾、菖蒲、花叶芦竹、野慈姑、千屈菜等品种。
图1 HDEP生态浮床单元
浮床单元间的连接可选择专用卡扣,一个扣子搭配四个扣钉,先将链接扣插入浮床的连接孔,再将扣钉摁入即可。浮床中间四块浮板相连的位置使用整个链接扣连接;浮床边缘两两相连位置仅需要半个链接扣连接,可用剪刀将链接扣一分为二用于浮床边缘位置。建议给浮床增加外框,以增加浮床的整体稳固性,防止外力撞击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可采用PVC管沿着浮床四周首尾闭合连接,围在浮床外围起到加固、防撞和抗风浪的作用,还可增加浮床整体浮力和使用寿命。建议使用尼龙扎带为浮床主体及其边框连接加固,以增强浮床抗风浪性。
(二)XPS浮床制作方法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浮床(又称“XPS浮床”,见图2)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合物,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成具有一定厚度和浮力的硬质泡沫塑料板。XPS具有完美的闭孔蜂窝结构,这种结构让XPS板有极低的吸水性、热导系数,高抗压性、抗老化性。XPS浮床一般长宽高分别为1.2m、0.6m和5cm,并在浮板上开3排共14个直径12cm的圆孔,孔内放置营养钵,钵内可种植水稻、花卉等高杆植物,植物载体可就地选择塘泥,既能解决池塘底泥过多的问题,还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图2 XPS浮床
二、浮床设置区域与面积
(一)架设区域
生物浮床的架设应充分考虑气候特征、池塘走向特点、池塘水位情况等综合因素。在实际开展生物浮床架设工作时,生物浮床架设区应不与鱼类投食区重叠,要保证鱼类能够正常摄食。其次生物浮床架设区应与增氧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增氧设备的工作效率。生物浮床架设区还应方便管理工作的开展。
综合上述因素,加上受光照影响,多数养殖池塘的走向是东西走向,所以浮床摆放也是由东向西依次摆放,具体设置方位结合池塘的风向决定。在经常刮大风的地区,应该将生物浮床安置在池塘的上风口,并采取一定措施将其固定,避免生物浮床被风吹散或损坏;在风力情况较弱的地区,应该将生物浮床安置在池塘的下风口,因为此区域水体营养水平相对较高,有利于生物浮床功能的发挥,同时结合池塘水位情况,采取一定措施将其按照一定方式固定在该区域,方便后期人工管理,试验池平面示意图见图3。
图3 试验池平面示意图(以10亩池塘为例)
HDEP浮床和XPS浮床的固定是生态浮床建造的重要环节,比较常用的方式有垫脚石锚固、木桩式固定、驳岸牵拉式固定等多种形式,具体可根据地基及现场水系情况灵活选择。垫脚石锚固可采用重力抛锚的方式,将装有大量沙土的锚袋用钢索绳子绑扎后,连接在浮床上,将浮床固定在水中合适的位置;木桩式固定可通过插入池塘底质的竹竿或木桩等支撑杆固定浮床;驳岸牵拉式可将漂浮式浮床通过纤绳与岸边固定物相连或锚定于水底。如果浮床使用水域风浪较大,可采用尼龙绳扎带连接浮板种植孔进行连接固定,浮床下水时注意绑上绳索防止其任意飘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架设面积
池塘种植的植物通过消耗水体有效氮、磷而达到净水目的,较肥的池塘适合开展水上蔬菜种植,水质越肥,种植植物比例越高。可以通过水色、气味、底泥深度和养殖年限来确定养殖池塘是否适合种植植物。一般精养池塘,养殖周期3年以上,水色呈黄褐、褐绿、油绿、黄绿色的池塘水质较肥,适合开展经济作物种植。生物浮床架设总面积占养殖水体总面积的5%~15%为宜。在实践时,根据实际条件,需要结合考虑生物浮床和养殖对象的综合效益。
三、种养植试验
2022年,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进行了池塘鱼稻共生生态种养技术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池塘选择
鱼稻共生的池塘应面积较大(最好是5亩以上)、水肥(透明度30cm左右或以下,水越肥稻谷产量越高、水质净化效果越好)。试验示范场地选取重庆市万州区某养殖基地,交通方便,有养殖水面积100亩,在养殖基地2号池试验鱼稻综合种养技术,池塘有水泥护坡,平均水深2.3m,配增氧机、涌浪机、投饲机,进排水独立,主要养殖草鱼。
(二)水稻选择
对10多个水稻品种进行种植筛选试验,筛选出米质、产量、抗倒伏性等综合效果较好的、适宜重庆地区池塘水面种植的水稻品种,结果显示宜香优2115、粮两优1790综合效果最好。在水稻品种选择时,若米质、产量相近,选择株高较矮的为好,其稻谷成熟时抗倒伏性更好,可减少稻谷损失。此次试验选择的是低杆抗倒伏的宜香优2115和粮两优1790。
(三)种植水稻的方法
用植物介质(种植棉或池塘底泥)包裹植物的根部和茎部,让一部分根部露出,不可只包裹植物茎部,否则会影响植物发芽。将包裹好的植物放入种植盆内,塞到盆底、扶正,再将种植盆垂直放入浮板的种植孔内,让种植盆完全卡进种植孔,不得露出。施工过程中,一般先拼接好浮板再放植物和种植盆,徒手够不着的地方可以采用辅助工具,如需踩上浮岛安装,必须在浮板上铺设行走的木板,以免踩坏浮板,更要注重人身安全。植物栽种完成后,可在花盆上铺一层石子或沙土,以增加花盆的重量,使得根部充分融在水中,也使浮床更加稳固。
(四)浮床放置
按池塘水面积5%~15%(水肥取上限、水瘦取下限)确定浮床面积。浮床放置位置尽量不影响渔业生产操作,本试验设在投饲区的相对方。用左右各一根直径4mm左右的聚乙烯纲绳和21号聚乙烯网线将浮板联成行,行间距1m左右,以利行船操作和水稻透风、透光、透气。必须注意的是,浮板只能与纲绳相连,浮板之间决不能相连,否则会因风浪作用导致浮床弯曲时浮板受力过大而损坏。纲绳两端加一截铁丝后固定在池塘两岸(主要是防止纲绳被池埂磨断而使浮床相互挤压,浮板局部受力过大造成断裂),浮床长度根据池塘宽度而定。2号试验池共设置浮床750块,分为10行,每行75块,浮床总面积540m2,占池塘面积10%。
(五)日常管理与水稻收割
相较于陆地种植的后期管理工作而言,水上培养水稻的后期管理工作较简单,一般不施肥、不打药。但为了稻谷产量高,应及时人工拔除种植钵中的杂草,以免形成草害。8月下旬,当谷粒90%呈黄色时即表明稻谷成熟,可收割。水上稻谷的收割方法,从安全和方便的角度,最好在船上进行操作。船只安全载重量750kg以上,可载2人以上(操作人应穿救生衣,保证安全),船左右两边各一人,穿行在浮床之间,植物收割后放在船上,满船后送上岸,运到指定地点。第一批稻谷收割时,若计划留作再生稻的,稻桩应留30cm以上,若不留再生稻的,收割时尽量割成熟的稻穗,而青色的稻草须待稻谷收完后紧挨稻草桩底分批收割投喂草鱼。
(六)鱼类的养殖管理
池塘鱼稻共生模式下的草鱼养殖采用池塘80:20养殖模式。根据天气、水温、溶氧及水质状况定时、定量投喂,每次投喂至池鱼达八分饱即可。在池塘底部预先设好抬网,收获时,将抬网四边提出水面,再将鱼集中在一角捞出,此法对水上浮床及水稻无影响。
(七)试验结果与效益分析
经过现场测产显示,浮床折合亩产水稻482.8kg、亩产草鱼1100kg,生产全过程无农药、化肥及渔药使用,产品绿色生态,品质提高,单价上升,亩产值达19200元,亩新增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由于水质改善,池塘鱼生长好且快,出池同等规格成鱼养殖时间缩短约15d,成鱼在体型和色泽方面也有很大改善,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赢得了市场认可,提升了应对市场的能力。
四、总结与讨论
一是合理布置水上浮床面积。池塘中鱼稻共生的规模,不能简单地以面积计算,要综合考量池塘的水体交换、池塘底质状况等因素,种养比例以5%~10%较为适宜,水体交换差、面积小、底质肥沃的池塘比例高,反之则低。
二是把握好共生关系。在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其根本是为了调节水质、增加养殖附加值,要处理好养鱼和种植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其综合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由此带来的水质改良变化、鱼类生长效果变化、鱼病防治和饲料成本下降以及水产品品质提升等效果。
三是把握“鱼稻共生”技术要点。水稻品种宜选择低杆抗倒伏的品种,植株不高,抗逆性强的宜香优2115和粮两优1790等品种均适合池塘水面种植。浮板(床)材料应经济实用,浮板(床)尺寸不宜过大,方便操作,长宽过大,容易造成搬运过程的损坏和水面操作不便。浮板(床)大小以(0.6~0.8)m×(1.0~1.2)m为宜。浮板(床)的设置方向和长度,要结合池塘的风向顺风设置,且连接不宜过长,减少风损。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有助植物生长的药物和肥料,对呈现病害的植株,及时采取移出隔离。营养钵泥土应选择肥沃的池塘底泥,以满钵泥土种植为好。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