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池塘多营养级循环水养殖试验

发表时间:2021/11/24 13:37:38  浏览次数:148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为探索海水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2018年~2020年,项目组在浙江省温岭市通过改造池塘和配套新设施,进行了养殖槽(跑道)放养梭鱼等鱼类,池塘滩面放养缢蛏、泥蚶等贝类,环沟放养南美白对虾等不同营养级多品种的立体加平面综合养殖试验,取得了鱼贝虾总体平均产量1509.5kg/亩、平均净利润15072元/亩的好效益。由于本养殖模式采用不同营养级生物科学搭配,减少了养殖尾水的排放,缓解了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养殖自身污染的压力,实现了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和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一、前言

传统的海水围塘养殖将一种或几种养殖对象放养于同一区域,在养殖过程中,残饵、养殖对象的粪便等会在围塘底部不断堆积,久而久之,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富营养化程度加重,即使不断换水,也不能彻底改善池塘水质。因此,探索具有自净效果的海水围塘养殖技术和模式已成为当今水产科研工作者的热点课题之一。本项目运用生态学和食物链等原理,结合浙江省温岭市当地海水围塘养殖的主打品种,本着节水省地、环境友好,且投资低、效益好、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理念,构建了“一个系统,多生态位品种搭配养殖,营养相互利用,尾水排放减少”的海水围塘养殖模式,将同一养殖水体分为两个功能模块(养殖模块和水净化处理模块),可将高营养级养殖模块养殖尾水中的废弃物作为低营养级养殖模块养殖对象的营养物质,同时净化养殖水体,进而达到水资源循环使用和“废弃物”再利用,实现海水围塘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和减少排放的总体目标。

二、材料与方法

(一)池塘改造和养殖水槽的建设

3口试验池塘,池塘堤坝护坡和堤顶用水泥硬化。各池塘均设进、排水闸门,进水闸门安装60目筛绢网,排水闸门安装20目防逃拦网。池塘底部设有环沟、中央沟(中沟)和中央滩面(中滩)、堤边滩面(边滩),环沟深1.5m,宽10m~15m,滩面(中滩、边滩)可蓄水位0.6m,环沟和滩面(中滩、边滩)面积比约为1:2.5。在每口池塘的环沟处建设规格为22m(长)×5m(宽)×2m(深)的标准养鱼水槽4条,3口池塘共12条。各池塘建设导流堤1条,便于池塘内形成环流(见图1)。

(二)主要设备的配备

每条养鱼水槽配备2.2kW气提式推水增氧装置1台,每口池塘4条养鱼水槽配套吸污泵1台,另配置底增氧设备2.2kW罗茨鼓风机1台和池塘用(循环推水)水车式增氧机1台。

(三)池塘整理和消毒

试验开始前清理环沟淤泥,翻耕滩面泥土并暴晒,然后做成畦,供泥蚶、毛蚶、缢蛏等底栖贝类生长。苗种放养前用漂白粉消毒,用量为每亩25kg,制成乳液后全塘泼洒,杀除敌害生物。

(四)苗种放养

梭鱼、鲈鱼和黑鲷等鱼类苗种放养于养殖水槽中,泥蚶、毛蚶和青蛤等贝类苗种放养于池塘的中滩,缢蛏苗种放养在池塘的中滩和边滩,南美白对虾放养于整个池塘水体中,蚶、缢蛏等贝类苗种放养面积约占池塘总面积的40%。首批贝类苗种放养前2d~3d,池塘滩面水深控制在20cm左右,贝类苗种放养后滩面水深逐渐加至30cm~40cm。贝类苗种全部放养后,池塘水透明度控制在40cm左右,虾苗和鱼苗根据具体情况放养。历年苗种及其放养详情见表1。

(五)养殖管理

1. 投饲管理

梭鱼放养后前2d~3d每日少量投喂,以后逐日增加投喂量,正常摄食后每天投饲2次,投饲量根据鱼的吃食情况和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2%~3%,投喂饲料时开启底增氧设备。

放养南美白对虾苗种后,开始沿池塘四周投喂对虾配合饲料,投喂量以半个小时吃完不剩为宜,在整个试验期间,尤其在贝类苗种放养后南美白对虾苗种未放养前的一段时间,注意控制水色,浅黄色为宜。

2. 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本试验除合理放养不同营养级的种类、控制养殖密度等,还在6月份南美白对虾病害易发季节,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与免疫多糖,以提高南美白对虾抗病能力。

3.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重点检查闸门、堤坝、防逃设施,以及水色、水位、鱼虾贝活动和摄食情况。在夏秋季雷雨前、无风闷热天的傍晚或日出前等容易造成缺氧时段,以及久晴后下大雨易造成池塘水盐度变化较大的期间,更需要加强巡塘,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定期清除贝类养殖滩面的敌害生物。养成期间,每隔半个月随机抽样测量鱼类、对虾和贝类的体长、体重,掌握各种养殖对象的生长情况。

4. 适时起捕

养殖对象达到上市规格后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起捕。南美白对虾上市规格为体长10cm以上,一般采用笼捕。缢蛏上市规格为壳长5.5cm以上,但要避开10月~11月产卵季节,以8月底前或春节前后起捕为宜,一般采用干塘挖捕。泥蚶、毛蚶上市规格为每千克80粒左右,宜于春节前后起捕,一般采用干塘耙捕。鱼类上市规格为体重750g以上,宜于12月初至春节前后起捕,一般采用网捕。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养殖品产出

2018年~2020年的养殖品产出情况见表2。3口池塘3年共产出鱼贝虾合计326042kg,其中:鱼类167680kg、贝类137385kg、虾类20977kg。平均年产鱼类776.3kg/亩(4657.8kg/槽)、贝类636.0kg/亩、虾类97.1kg/亩(各品种产量均以池塘总面积计)。

(二)成本和效益

扣除塘租金、直接养殖成本及折旧等费用后,总纯利润3255602元,平均亩纯利润15072元,具体成本投入与经济效益产出见表3。

四、问题与讨论

(一)不同营养级养殖种类的合理搭配问题

传统的海水围塘养殖模式多是由堤坝围成一个可蓄水区域,再在水域中放养单一或营养级差别不大的生物,养殖生物的摄食、排泄都在同一水体中,水质调节主要是通过池塘换水和增氧曝气等方式完成。本养殖模式中,将同一养殖水系统中的不同营养级生物分为两个功能模块,即养殖模块和水净化处理模块,并将高营养级养殖模块养殖尾水中的废弃物作为低营养级养殖生物的营养物质,因此,这种新的养殖模式除了做到变“废”为宝外,还使养殖尾水自我净化,实现了海水池塘养殖尾水的循环利用,达到养殖废水减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的。

除了空间的科学利用外,养殖种类的合理配搭也是本模式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要选用营养级差距较大、其中一方可以吸收利用另一方排泄物且净化水质的种类,如高营养级的肉食性鱼、虾类与低营养级的滤食性贝类就是很好的搭配,鱼虾类的排泄物和残饵等“废弃物”正是滤食性贝类食物——单胞藻类的营养物,这些“废弃物”促进了单胞藻类的繁殖生长。单胞藻类既吸收了水体中的鱼虾类排泄的“废弃物”,又为鱼类净化了生存环境,这些搭配的养殖对象借助载体(水体)的流动起到了营养利用或水质净化的作用,并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二)不同营养级品种养殖空间及其养殖密度的合理配比问题

在淡水池塘循环水(跑道)养殖领域,一般认为养鱼水槽以每10亩池塘建1条为宜,但项目组认为通过池塘净化能力(与池塘面积和采取的净化措施等有关)与养殖鱼类“废弃物”排放量达到平衡匹配来测算水槽设置密度更令人信服。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科学问题,主要取决于高营养级养殖对象和低营养级养殖(或种植)对象的生物学特性、放养密度、池塘自净能力、养殖管理水平等。本试验在22亩和25亩池塘里建设了4条规格为22m(长)×5m(宽)×2m(深)的养殖水槽,池塘环沟与滩面面积比约为1:2.5,取得可观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受限于项目经费和试验成本,项目组主要基于目前实际养殖经验和现有大宗养殖品种生物学特征确定了搭配品种和放养密度,未做更加深入的多品种搭配和不同密度对比试验,所以本养殖模式的潜在效益可能尚未全部发挥,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与提升。

五、小结

海水池塘不同营养级多品种循环水养殖是一种机械化程度较高、水资源利用率高、尾水排放少、单位面积水域产出高的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是以一定的养殖设施为基础,以营养级差别较大的两类水产品为主要养殖对象,将技术和资本有机结合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水产养殖新模式,能促进新时代我国海水池塘养殖向高产出、低排放、可持续、环保型发展。

海水池塘不同营养级多品种循环水养殖是借鉴淡水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技术而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养殖模式,确保其取得较高成功率的核心技术是合理搭配养殖种类及放养量。一般来说,肉食性的鱼虾蟹类与藻食性的贝类是黄金搭档,但配比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这两类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放养密度和数量。此外,水质的调控也至关重要,水质太瘦不利于贝类单胞藻饵料的繁殖,水质太肥不利于鱼类养殖,所以这种养殖模式对养殖者的专业技术、管理水平、责任心都有很高的要求。

海水池塘不同营养级多品种循环水养殖改变了传统海水围塘养殖的理念,突破了现有池塘水产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能在有限的空间、更少的水体中生产出更多的水产品,尤其在当今养殖水域空间被不断挤压、养殖尾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等情况下,其发展意义更加重大。这种养殖模式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和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作者:吴洪喜1、丁理法2、金朋3、孟庆辉1、姚高华1、周凡1

作者单位:1.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 温岭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3.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本文发表于《中国水产》杂志2021年第9期。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科学燃计划##水产养殖##鱼##鱼类##水产#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