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我国海域鲸类搁浅数量不断增长
近日,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在线发表了论文。科研人员通过分析我国沿海近70年的鲸类搁浅数据,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我国鲸类的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度以及时空分布模式等重要信息。
据了解,鲸类动物是所有小型海豚和中大型鲸类的统称,全球现存约90个物种。它们不仅是海洋环境健康的指示物种,也是开展海洋保护工作的旗舰物种,研究和保护鲸类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的鲸类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至少有30余个物种。但由于缺乏调查和监测,科学界对出现在我国海域的鲸类动物所知甚少,相关的科学信息十分匮乏。在这种背景下,长期的、大范围的鲸类搁浅资料成为极其重要的科研数据,可提供物种出没记录、相对丰度、多样性和威胁因子等宝贵信息。对于一些神秘物种如喙鲸而言,搁浅信息收集和样品获取往往是了解和认识这些动物极其重要甚至是唯一途径。
该研究将我国14个沿海省份(包括港澳台)设为研究区域,收集了从1950至2018年间共计1763个鲸类搁浅记录。研究结果显示,搁浅数据共记录了包括36种鲸类,包括9种须鲸和27种齿鲸。其中,须鲸和齿鲸各占搁浅记录总数的10%和90%。作为典型的近岸物种,沿海江豚和中华白海豚(43%)是搁浅记录里的优势物种。就动物搁浅数量而言,92%的搁浅事件为单一个体搁浅,须鲸几乎全部是单一个体搁浅,齿鲸的海豚科动物有部分群体搁浅。香港和台湾的记录数最多,各占总记录数的27%和26%。
随着时间推移,每年的鲸类搁浅数量不断增长,且近30年明显多于1990年以前。鲸类搁浅展示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然而不同物种/类群的季节性有所不同,例如江豚、须鲸和瓶鼻海豚为“春峰型”,热带斑海豚为“春-夏峰型”而中华白海豚为“夏-秋峰型”。空间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北纬20-25°间的区域记录到最多搁浅事件(n= 1376,78%)、最高物种数(n= 32)及最高鲸类搁浅密度(33.5搁浅事件/每100公里海岸线)。此外,我国沿海多个局部区域(珠江口、台湾海峡、琼东沿岸区、长江口等)被识别为鲸类搁浅热点区。
基于鲸类搁浅数据分析,该研究揭示了我国鲸类的生物多样性和时空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加强鲸类相关研究、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超过30000公里的海岸线和宽阔的大陆架区。相比于一些鲸类资源丰富且研究工作较为系统全面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我国的鲸类研究和监测工作仍十分匮乏。
因此,科研人员强烈建议我国增加对以鲸类为代表的海洋珍稀濒危动物的经费投入,以支持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监测和保护工作。为了减少人为活动引起的鲸类搁浅及死亡事件,呼吁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更为有效的鲸类保护措施,制定更为系统科学的鲸类搁浅响应机制。此外,鲸类搁浅是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呼吁我国保持对鲸类搁浅事件的系统和常规监测,并尽可能记录更多搁浅细节信息,这将十分有助于探讨全球鲸类生存状况与人为活动及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