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字解文(6):“蜉蝣”、“水母”、“鳛鳛鱼”的得名由来

发表时间:2022/06/01 02:08:59  作者:陈扑满   浏览次数:667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蜉蝣


蜉蝣,是一种原始的有翅小昆虫。其幼虫水生,而羽化的成虫寿命非常短,通常在几小时到几天,期间并不进食,它们变身成虫的使命就是交配。因为命短。所以苏轼《赤壁赋》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早在《诗经》中也已经有蜉蝣的记录。

蜉蝣之,得名自,即这种小昆虫羽化后经常停留在水面,在水中产完卵死亡后也是随水浮流。所以蜉蝣也有一个意思是指浮于酒面上的泡沫。五代谭用之《贻费道人》诗:“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毂辘钓鱼车。

“蜉蝣”得名由来?

至于蜉蝣之沈维钟(1908)写到:“(蜉蝣)实发生于水上,盖其幼虫须在水中一二年,然后变化。变化之后,形态略似蚕蛾,惟尾末有细丝三条,长倍其身。藉之,可以浮游水面。行动如射,故称之。……今日学者所称臼齿蜉蝣是也。……可知蜉蝣断非天牛一类。”

“蜉蝣”得名由来?

不过,蜉蝣之,大概不是在水面游动的意思,而是因为它的身体最末端有一对长长的尾须。因此得名,因其似也,旒是指旌旗悬垂的长条状饰物。例如冕旒,是古代一种礼冠,因为前有旒(是多串悬垂的玉串,似旌旗之旒,故名),所以得名冕旒。而蜉蝣的长尾须就如同这长长的旗旒一般,因此得名

“蜉蝣”得名由来?
“蜉蝣”得名由来?
“蜉蝣”得名由来?
“蜉蝣”得名由来?
水母



水母,其得名据说是水母死后会化成水(水之母也,也就是说其能生成水),水母含水量达到95%以上。同样的原因,水母这个词儿还可以指氢元素,氢的西文名hydrogen就是“hydro"(水)+“gen”(生成),就是“生成水”的意思,因为氢气在水中一烧就会生成水,所以得到了一个水母(水之母亲)的名字。

“水母”为什么叫水母?

来看一下一些“水母”的得名:

僧帽水母,这种水母最上部有一个浮囊,就像僧侣(喇嘛)的帽子,故名。

“水母”为什么叫水母?
“水母”为什么叫水母?

帆水母,这种水母和僧帽水母一样也有一个浮囊,这个囊较硬,看起来就像一面帆一样,水母可以借此可以随风飘动,故名帆水母。

“水母”为什么叫水母?
“水母”为什么叫水母?

煎蛋水母(也叫荷包蛋水母),顾名思义,因为长得像一个大大的煎蛋,故名。

“水母”为什么叫水母?
“水母”为什么叫水母?

管水母,看起来就像一根常常的管子,据说管水母一般有几十米至上百米长,故名管水母。

“水母”为什么叫水母?
“水母”为什么叫水母?
鳛鳛鱼与习水县(鰼水县)



鳛鳛,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鱼(见《汉语大词典》)。根据记载,鳛鳛是一种“有翅膀”的鱼。《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鳛鳛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涿光山下嚣水,多鳛鳛之鱼,如鹊而十翼,捕之可以御火。

而贵州遵义习水县鰼水县,1959年改鰼为习,顺应简化的潮流)的鰼水,也就是因为水中有这种鱼而得名。仁怀厅志》:“(赤水河)丙滩以下至夹子河口,50里内产鳛鱼”。

的得名,即也,也,也就是动翅的意思,当是这种魚的鱼鳍较大,游动时扑闪鱼鳍的幅度大,就像鸟之飞行(也可能这种魚善越出水面滑行,参考飞鱼、鲤鱼跳龙门一类)。


这里要点一下字,習这个字的本义,通常解释为练习。《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陈澔集说:“学习,雏学数飞也。”这里这个学习,《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小鸟学飞。但在解释習字的时候,用的也是《礼记•月令》这一条文例,但将習之本义又解释为鸟不断练飞。而《汉语大字典》又将習字的本义解释为“鸟类频频试飞”。

仔细分析一下可以知道前述《汉语大词典》在这两处的解释是不统一的,和《汉语大字典》也不统一。笔者在这里要指出的是《礼记•月令》这一处学习的习,就是飞的意思,例如习习,《楚辞•九辩》:“骖白霓之习习兮,历群灵之丰丰。”朱熹集注:“习习,飞动貌。”晋左思《咏史》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唐卢照邻《释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鸟兮其羽习习。”而《汉语大词典》解释习习的本义为“频频飞动貌”也是不确切的。

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在于,我们往往把習的本义理解为练习,而说文解字又说:“习,数飞也”。所以就只能将练习和飞行硬拉扯起来关系,就说习是“学习飞行”。然后也误解了数飞的本义,硬将数飞和练习飞行拉扯起来,就说数飞是“鸟类频频试飞”,导致逻辑非常混乱。

实际上,数飞就是飞,只不过从翅膀之频频动作的角度来指飞(滑翔也是一种飞,但这时翅膀几乎不动,不是一种典型的飞)。习字的练习义并不是练习飞行而来,其由来的线索是可以从系统性方法得出的,我们以后再说。


“鳛鳛鱼”得名由来?
“鳛鳛鱼”得名由来?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