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温度是一切用药的关键

发表时间:2024/03/20 22:44:46  来源:水产研究社  浏览次数:333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水温对于水产养殖行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水温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新陈代谢,同时水温通过改变水环境其他要素而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

温度变化幅度太大的影响:

水温是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但是,如果气温导致水温的变化过快,对鱼的摄食影响严重。鱼类在水温过低或过高超越其耐受范围并影响其生存时,鱼类采取的应对和保护办法就是休眠。

休眠时鱼在水底聚集,呼吸缓慢,少食或者拒食。快速的温度变化会直接导致水产停止生长严重的话会生病死亡,直接影响了养殖户的收益。

水温对鱼类性腺发育和产卵的影响:虽然南北地区亲鱼产卵开始的时间前后相差比较悬殊,但水温却相差不大,一般都在23~25 ℃以上开始产卵。

比如罗非鱼及台湾泥鳅成熟亲鱼产卵开始的时间,就主要决定于水温的高低。

由于鱼类的代谢强度和体温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温度突变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摄食和生长。

各种鱼类都有它适应的温度范围,随着温度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加快。

主要养殖鱼类,如四大家鱼、团头鲂、鲫鱼、鲤鱼、台湾泥鳅等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在20–30 ℃之间,10 ℃以下则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此,北方鱼类生长期短。

水温与溶氧量关系:溶氧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如在一个大气压下,0 ℃的溶解氧饱和度为14.62mg/L,在20 ℃的溶解氧饱和度为9.17mg/L。

在温度对鱼类的直接影响方面,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鱼类在温度持续达35℃时,几乎无法生存,且鱼类体温每改变1℃,其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的效率会改变 6% ~10%,除此之外温度变化还会通过溶解氧、病原微生物的变化,间接影响到鱼类。

在低温下鱼体内的消化酶活性降低,食欲下降会导致鱼体生长受阻。

因此,温度对鱼类的摄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行为,温度是影响鱼类摄食重要的无机因子之一;

陈松波在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鲤鱼的摄食节律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鲤鱼的摄食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

在 28℃左右为鲤鱼的最适摄食温度,水温在 6℃以下不再摄食,这种摄食量随温度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在鱼类中非常普遍。

鱼体内酶催化反应随温度的升高速度加快,但超过定数值后,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反而减慢,但酶活性的最适温度要远高于鱼类正常的生存温度范围;

因此在温度升高后期鱼类摄食能力减弱可能是由于随着温度升高,水中溶氧降低,维持鱼类的静息代谢消耗上升导致鱼体无法分出多余的能量用于食物的消化,从而表现出鱼类摄食量的减小。

有研究表明,鱼类在不断变化的水温中,生殖能力会受到消极影响。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温度每上升 1℃,处于怀孕期的雌性鱼怀孕的时间会减少2 周,相比于雄鱼,怀孕的雌鱼更偏爱高水温区域,故温度对于雌性鱼类的影响要远远高于雄性。

但水温上升促使鱼类代谢增强,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加上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池塘就容易产生缺氧现象,对鱼类产生影响。

如冷水性的虹鳟鱼耗氧率高,需要较高的溶氧量,不适应较高的水温,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较高温度的水中溶解氧较低。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温度”是保障鱼类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所以如何掌控温度就成了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了,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此春季养殖户根据水产动物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环境变化,通过设备为水产提供最适宜的温度(春季肥水、加水、冬季搭建养殖大棚等),以使养殖的水产品能够生长发育更加快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为了应对春季温度突变产生的应激反应需要定期使用vc抗应激提升免疫力,水产养殖中使用VC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增强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

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养殖对象的产量和品质。

改善水产动物的品质,提高养殖对象的肉质、蛋白质、脂肪含量等营养成分。

增强水产动物的抗寒能力,提高免疫力应对因春季温度突变。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