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冬春低温时节令人防不胜防的水霉病
注重水产适用技术,奉献实用养鱼信息!
每年的年底年初也就是低温时节,有一个现象特别令养鱼人头疼的事那就是鱼儿长"毛"后死鱼,这种现象即为鱼的水霉病发生了。在水产行业中,大家都认为每年的冬天低温好运鱼,但是,稍有不慎每年发生的水霉病死鱼,造成的损失也不小。究其原因,大多数是因操作技术不熟练,野蛮捕捞,或者像上市鱼那样的装鱼密度过大,或者水质恶化,或者远距离的长途鱼,等等相关不利因素导致买鱼下塘的再养鱼,或转塘后或捕捞后的留塘鱼,受伤严重又恰逢低温而致病,因为鱼伤最怕低温。
(水霉病死鱼)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通俗理解就是鱼在水里生霉了,这是一种在低温环境下才容易爆发、流行的鱼类疾病,每年冬春时节都是多发季节,但冷水鱼类(比如虹鳟鱼)在冷水(25.℃以下)中几乎全年皆可发生。凡被“水霉”缠上的鱼,身上会长出棉絮一般的白毛,行动滞缓,焦躁不安,食欲不振或拒食,而且绝大多数都逃不出“最终死亡”的悲催结局。现实生产中,每年都这样,每年都如此,每年都惨烈,让人哀叹不幸!
(典型的水霉病)
一、条件致病菌---水霉菌
水霉菌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又称机会致病菌),水霉菌广布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在自然界中,水霉菌是一种腐生性微生物,主要寄生于水中动植物尸体上,也可在水生动物伤口和鱼卵上寄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适宜低温繁殖,25℃以上时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具有伺机而动的特性。这些触发条件,主要包括温度(低温)和被寄生对象(寄主,比如鱼类、鱼卵)机体健康状况(主要是受伤、体弱)两个方面,需要同时满足,才能致水霉发病。
(雪雨寒冬)
(1)低温是引发水霉病的必备条件之一
据研究发现,水霉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泛,在5-25℃范围内,都能生存。但在低温环境下,表现更为活跃,其中10-15℃是水霉菌最适宜的繁殖温度,有时在年前低温(低于10℃)时下塘的鱼儿,在年后温度回升时(高于10℃)往往暴发鱼病就是如此原因,冬季严寒时由于冻伤也容易发生水霉病。水温超过26℃,水霉菌的生长会得到抑制,不容易大规模爆发,这也就是为何在夏秋季节水霉病几乎不见,而在冬春多发的原因。
(鱼体受伤)
(2)鱼体受伤是水霉病发生的另一必备条件
水霉菌在淡水中虽然广泛存在,水中存在有水霉菌,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发生水霉病。倪达书经过反复试验研究,确认水霉菌本质上属于腐生性,没有受伤的健康鱼儿是不会被感染,它只会在已经死亡或受伤的鱼体或卵粒组织上生长繁殖。
实际上,不管是鱼鳖虾蟹,还是其他什么水生动物,只要是鱼体受了伤,甚至鱼的卵粒或卵质差或未受精卵,在此情况下只要温度适宜,基本上均可感染水霉病。这也是水霉病很难预防和治疗的原因,毕竟造成鱼等水生动物受伤的机会太多了。捕捞、转运、打斗、甚至寒冻或寄生虫滋生,等等,都有可能造成鱼体表受伤或冻伤,如掉鱼鳞、体表粘膜被破坏、卵胚坏死等,都会给水霉菌带来可乘之机。
(像这种明显严重的外伤在低温时节一般均易感染水霉)
水霉菌就是这样一种在低水温环境下,专门寄生在受伤的鱼儿身体上的致病微生物。低温和寄主受伤,是水霉病发生的两个必备条件,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单纯的水温低,但只要鱼体不受伤,水霉菌再多也没有问题。或者单纯的鱼体受伤,只要温度能在25℃以上,水霉病也不容易发生,大不了患发赤皮病。这样的特征为我们预防和治疗水霉病提供了思路,即升温到25℃以上,或者避免鱼体受伤,即可极大降低水霉病发生几率。这也是为何发生了水霉病,有条件的(比如水族缸、温泉水、锅炉加温)可以加温到28℃左右即可缓解甚至治愈的原因,也就是说避开低温就可以预防水霉病的发生。
(提升水温至28℃是防治水霉病的有效方法)
二、水霉病的症状
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中的体表和卵粒上共发现的水霉真菌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水霉对水生动物种类没有选择性,各种养殖鱼类从鱼卵到成鱼均易被感染,凡受伤的机体和未受精或质量差的卵粒均可能被感染致病。往往寄生在伤口处吸取皮肤养料后迅速地萌发,菌丝向内深入肌肉,向外生长棉状毛,使机体组织最后坏死。
患发水霉病的鱼类(含水生动物)大多可能先“赤皮”后“水霉”(先受伤引起赤皮病,再并发水霉病),游动失常,食欲减退、行动呆滞,另外最明显又可以轻易辩别的症状是在病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有时甚至在鳃部都有水霉(即毛状丝体)寄生,并粘附污泥或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最后瘦弱而死。从感染到长出肉眼可见的棉絮状菌丝体,有时只要3-5天,蔓延速度非常快。
(水霉菌丝)
三、水霉菌及病的特性
水霉菌通过菌丝体(丝状体)吸收营养,供自身生长发育,以孢子的形式在水中进行无性繁殖传播。值得一提的是,水霉菌的孢子带有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动。在鱼体表面出现伤口(如掉鳞、粘膜破坏等),特别是因组织坏死而出现腐肉时,游动孢子就会乘机寄生上去,在伤口部位着生出菌丝。这些菌丝像树根一样,扎在鱼体皮肤中,向着肌肉深处生长,疯狂吸取营养,迅速生长,然后再释放出大量游动孢子,去感染其他受伤的鱼,但水霉菌不感染健康无伤的鱼。
水霉菌感染初期 ,如果是外伤引起,大多是赤皮病并发水霉病,菌丝主要向内生长(称为内菌丝),深入伤口的肌肉中,因此肉眼看不到鱼有明显变化。随着菌丝不断增生,分泌出蛋白分解酶,分解鱼肌肉中的蛋白质,作为自身生长的营养。之后吸收了鱼体大量营养物质的菌丝,才开始向外生长,在伤口周围形成肉眼可见的棉絮状外菌丝(俗称白毛)。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也就到了水霉病的中晚期了,这个阶段在低温时节水霉菌有时可以"潜伏"一两月之久后才显现。菌丝和鱼伤口组织粘连在一起,鱼体组织进一步坏死,造成鱼游动失常,食欲不振或拒食,身体消瘦,最终大多会因衰竭而死亡。
四、引起鱼类受伤的原因和受伤类别
鱼类在捕捞或运输过程中,如果所用工具不合适,操作不小心,捕捞强度过大,或者鱼儿惊慌失措,狂跳碰撞而引起鱼体碰伤、摔伤,轻则掉鳞、断鳍、擦伤皮肤,重者肌肉破损。这种情况虽然不会引起鱼类当场死亡,但可能会引起鱼体受伤部位后续发病。
在水产行业中,有些苗种场点的技术实力参差不齐,有时是不负责任(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只图自己卖钱;有时确实是因技术水平欠差,在卖苗时胡乱操作;加上现时流行称重计价,鱼儿须沥干水份让鱼"干摆"许久,压伤严重;有时是鱼儿本身有病未能提前防控;甚者还是瘦弱苗体;还有“千里奔袭”疲惫不堪的长途鱼也易引起鱼体机械损伤,等等,因此,造成鱼体受伤也是必然的。
(鱼卵)
看似可怕的水霉菌,实则它是一类条件致病菌,只有当水质恶化,水霉菌大量繁殖,且鱼体受到损伤,抵抗力下降时,水霉菌的游动孢子才得以侵入伤口使鱼发病。因此,避免或者切断、改变、消除一定的致病条件(比如鱼体受伤)是防治水霉病的关键所在,需要我们慎重应对。有些养鱼户在秋末时或还没到不吃料的时节就提前断料停喂,使鱼苗虚弱过冬,这类苗种大多受不了捕捞或密集装运的折腾,因此,尽量找信誉好、口碑好、技术好的苗种场点买苗,尽量在一年到头都在经常卖苗的苗种场点去买苗,尽量带水计数,买本地或近程鱼,不要贪图便宜,再养鱼下塘后用杀菌药一到两次消毒,有条件的调节一下水质。只有这样方能尽可能的避免鱼病的发生。
五、水霉病难以治愈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现实中的惯例是每年的冬春两季是水产苗种的投放旺季,虽然年末年初时的温度较低,理论上认为此时的鱼儿活力不强,苗种运输难度小,但苗种的生命也很脆弱,自身的应激能力也不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身体不适的不良反应发生,特别容易发生鱼体受伤。其实,真正的下塘苗种每年尽量避开最热天和最冷天,不冷不热的时节最宜于鱼类的健康运输,上市鱼除外,特别是冬季还并不一定适合再养鱼的搬运,这与大众认识"越冷越好运鱼"的观点有点相悖。因为再养鱼都会涉及到鱼的捕捞、过秤、运输、折腾等一系列问题,很容易造成鱼体受伤进而感染水霉病。这些问题值得大家探讨。
鱼体受伤,如果伤势较重,就会在短期内引起大量死亡,即使当时伤得不重,如果后续没有紧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也可能会引起受伤部位的慢性发炎,造成鱼类慢性死亡,时间可以长达两月之久。水霉菌丝可以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水霉病没有免疫性,只要符合条件就爆发。也就是说,鱼得了水霉病,你今天治好了,明天如果鱼又受伤了,那么它仍然会继续感染,没法根治也没有什么特效药,难以治愈的原因即在于此,凡是伤口已溃烂,水霉菌丝深入体内,则大多没有救治的希望。因此,水霉病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可以显著减少死亡率;真到了肉眼可见的大量白毛阶段,鱼死亡率相当高的甚至无药可救。
四、防控措施
水霉病令人十分头疼,但对于其防治,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防控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水霉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通过减少鱼体受伤,来避免水霉病的触发。但鱼在饲养过程中突发情况很多,因此即便十分小心,还是难免要出现水霉病。对于已经生病了的鱼,还是要积极治疗的。
1.加深水位:鱼类越冬时应适当增高水位,尽量不低于1.5米,有利于水体分层,使鱼类集中在深水位过冬,避免因水位过浅导致鱼体冻伤,给水霉菌可趁之机。
2.优良环境:良好的生存环境是养殖鱼类正常生长和保持健康体质的必要条件,但饵料的正确喂养也是增强体质的关键。若养殖鱼类越冬时提前断料会引起极度饥饿至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也会加大感染水霉病的机率。因此,调节(可以用生石灰为好)、维持水体的微生态平衡,低温时只要鱼儿要开口吃料均应喂食,体质好自然就会减少发病概率,瘦苗、弱苗和病鱼杜绝购买。
3.水体消毒:由于苗种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施用杀菌剂水体消毒,可以使用二氧化氯、戊二醛、苯扎溴铵,溴氯海因等消毒剂均可,以清除杀灭水体中的致病菌,将水霉病的防患于赤皮病(受伤致病)之前,即使苗种有伤,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恢复后,受损伤的鱼体也可以得到恢复。
4.浸泡“洗澡”:苗种下塘时,用2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或2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或1-3%食盐水或加数滴醋(100斤水体加盐1-3斤),浸泡鱼体5-20分钟,以杀灭鱼体体表的寄生虫和病原体。
5.食盐和小苏打合剂: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合剂(食盐和小苏打浓度各为400毫克/升)浸泡鱼体;每亩水面1米水深使用食盐5斤加小苏打5斤混合泼洒,可以重复使用一次,据说此合剂对防治水霉菌效果很好。这是倪达书先生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摸索出来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了水霉菌是淡水微生物,对盐分较为敏感的特点,加入食盐抑制其生长。小苏打(碳酸氢钠)的作用,除了增加水中盐度,同时可以提升水体酸碱度(pH)。
6.亲鱼或大体名贵鱼(含观赏鱼)受伤时可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碘酒等涂抹鱼体,严重时可按照5-10万单位/公斤鱼进行腹腔或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每公斤鱼重5-10万单位)。
7.综合用药:水霉病发生时,可选择以下药物全池泼洒或浸泡,用量参考产品说明书。
硫醚沙星:即常见的"水霉净"药品,对引发鱼体水霉病的真菌有独到的杀灭作用,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嗜纤维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水杨酸:化学名称是“邻羟基苯甲酸”。
二硫氰基甲烷溶液:对水体病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都有很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
五倍子:常用于治疗人的癣疥等真菌性皮肤病,2-4克/立方米,先将五倍子磨碎后煎水或用开水浸泡。
大蒜素:对真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
8.鱼卵可用高锰酸钾代替孔雀石绿浸泡有效,因高锰酸钾溶液有固膜作用,可以隔绝水霉菌丝的侵入,缺点是延迟鱼儿的脱膜时间。
9.盐度:在水产养殖中引起水霉的病原是真菌,一般都是在淡水中发生。这一类真菌在海水(或者高盐度水体)中存活率较低。因此,同一个品种,淡水养殖过冬对比在海水(或者高盐度水体)中养殖过冬的水产品,淡水养殖池塘得水霉的概率远远超过海水。因此,利用食盐的渗透压功能,提高或增加水体盐度可以有效预防。在实践中据有人按:在使用药品的同时和盐巴(氯化钠,至少每亩5斤以上)同时下,或者也可以单独使用盐巴(有人每亩使用200斤),可以提高药效2-5倍,如果有地下盐水井条件的,在用药的同时,不间断地抽取地下盐水,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除了盐度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盐巴本身也是有效杀灭真菌的药物之一,而以盐巴本身的特性,基本可以配合任何药物一起使用。
10.升温:由于水霉菌是低温致病源,因此通过提升水体温度,即可有效防治水霉病。比如在水族缸观赏鱼或集约化室内养殖中,可以将水温缓慢加温到28℃左右,对轻度水霉病约3-7天左右即可治愈,加温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更好。
11.提升pH值:据研究发现,水霉菌在接近中性的水中更容易繁殖,而在偏碱性环境则不容易爆发,当 pH值>8.0以上时基本不出现,证明pH值与水霉病发生有关。据此为依据,可以使用生石灰水每亩20-40斤泼洒,提升pH值至8.5-9.5为宜。
12.抗应激:防止脱黏引起的水霉病,首先要培养调节好水质,提高鱼类的体质和养殖环境,尽量少拉网,或在拉网前每亩使用维生素500克或其它抗应激药物全池泼洒,防止应激而脱黏。
13.使用其它市售专治水霉病及其它灭菌药物。当然,目前市售防治赤皮病、水霉病的药物很多,但效果大多不稳定。
(刘文俊 2019/12/28)
(备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告之即改或删)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加微友ycsh638或留言或评论分享!#水产##养鱼#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