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意见:两种极危、七种濒危
它曾经是长江流域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可在如今的江水中,已经极难见到它身影。它叫鳤,在重庆已经有十余年没有出现在人们视线中了。
近日,《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名录》)进入公示阶段。
1月7日,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重庆动物学会理事长,《名录》修订技术组负责人王志坚接受上游新闻独家专访时表示,拟纳入新版《名录》中的,一共有164种野生动物,其中两种处于极危,七种处于濒危。
究竟这些珍稀野生动物叫什么?它们的现存数量以及分布地又在哪里?它们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王志坚以自己多年的研究,为上游新闻读者逐一揭开谜底。
本可长到十余公斤的鳤如今成了“神秘物种”
▲鳤
数十年前,以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闻名的鳤,还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菜肴,可是如今,这种鱼在野外已经很难看到踪影。
王志坚说,鳤主要分布与长江及其以南的各个水系,在重庆主要生活在长江干流、嘉陵江、乌江等大支流之中。
鳤的尾鳍分叉很深,体背部呈蓝绿色,腹部银白,体侧正中上方有一条浅黄绿色的纵带,性情比较温和。
鳤鱼在长江流域的鱼类之中,曾一度为主要的经济鱼种,还曾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舌尖上的中国》。
但是根据《名录》修订技术组专业人员近二十年的排查,它已经十余年没有出现在重庆的江河之中。
“人们最后一次看见鳤的踪影,还是在2020年,发现于长江宜昌江段,仅有1尾。”
为什么鳤会变成“神秘物种”?
每年7月到9月的时候,鳤会进入到湖泊中肥育,到了生殖季节,又会重回江流湖泊之中,然后在急流中进行生殖繁育。
鳤的生长速度并不快,但是最大个体也可以达到10余公斤,人们常见的鳤多为0.5-1公斤,“但是现在别说10余公斤,我们连幼苗都难得看到。”
究其根源,工程、水质、还有过度捕捞等原因,是鳤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的重要因素。
“北极客”曾来重庆越冬 如今已许久未见
▲长尾鸭
除了鳤以外,在《名录》之中,还有一种处于极危状态的野生动物——长尾鸭,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十种鸟类之一。
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冻原上的长尾鸭,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冬候鸟,只在重庆偶现过身影。
“长尾鸭和我国鸭科鸟类中的丑鸭、白头硬尾鸭一起,皆因数量稀少又独具特色,被誉为‘鸭中三奇’。”
长尾鸭名字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有着美丽且独特的羽毛。在繁殖过程中,雄鸭的羽毛会变成不同的颜色。
而且,这种具有小嘴和两支细长尾羽的鸟类,可在海面以下200英尺处潜泳以获取食物,能在水下停留一分钟以上。
王志坚说,长尾鸭在非繁殖季节,偶尔会飞到内陆大的湖泊和江河之中。作为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重庆每年都要迎来数十万只迁徙候鸟,而长尾鸭就是其中的一种。“前几年,重庆观鸟会曾经发现过长尾鸭的行踪,但近年来已经极少见到。”
七种濒危野生动物中三种蛇四种鱼
鳤和长尾鸭被《名录》列为极危野生动物,还有七种野生动物被列为了濒危动物,它们分别是短身白甲鱼、洞庭孟加拉鲮、呼氏华鲮、灰裂腹鱼、尖吻蝮、滑鼠蛇和王锦蛇。
说起它们在重庆的分布情况,王志坚如数家珍。
短身白甲鱼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干流和乌江下游,目前仅存在于重庆南川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溪流之中,数量极少。
洞庭孟加拉鲮曾经广泛分布于洞庭湖及其入湖支流,近10年来仅存在于湖南怀化的沅江干流和资水干流的新邵河段。在重庆,酉水河中曾发现过洞庭孟加拉鲮的踪影,但如今已多年未见。
呼氏华鲮是长江上游特有物种,仅见于长江上游的嘉陵江、岷江和赤水河。重庆仅仅是在嘉陵江中发现过,数量稀少。
灰裂腹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牛栏河和乌江。重庆曾经在乌江之中发现过它的身影,单目前数量极少。
▲灰裂腹鱼
尖吻蝮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五步蛇,是亚洲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它最早的名称叫“巴”,由此可见,这种蛇与重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现在它只在渝东南地区还存有较少数量。
▲尖吻蝮
滑鼠蛇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是一种无毒蛇,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乌肉蛇”。这种体型最长可达两米的无毒蛇在重庆主要分布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数量少。
▲滑鼠蛇
王锦蛇也是一种无毒蛇,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菜花蛇”,大部分的王锦蛇头部都有黑纹“王”字,它们在重庆的分布范围较广,特别是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人们还能偶尔看到它的身影。
▲王锦蛇
(上游新闻)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