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无鱼”的背后!
在长江中下游,每天,有近千条鱼遭遇“暗杀”。
2021年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1285人,同比上升2倍。其中,长江流域14个省(市)检察机关起诉935人,占总人数的72.76%,同比上升3.5倍。
屡禁不止的非法捕捞,已造成长江渔业资源严重受损。被称为“四大家鱼”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数量锐减;一些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如白鳍豚、鲥鱼等一度宣告“功能性灭绝”。长江的生物完整性指数达到最差的“无鱼”等级。
困境之下,如何破局?
“高代价”的护鱼
几艘经改造的7.6米长、40马力的汽油船,几个懂水性、身材魁梧的巡视员,一身简易的救生衣。
这是“鸿鹄志愿队”,一个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的、致力于保护长江鱼资源的民间组织。
每天夜里八点到凌晨三点,伴着清冷的江风,队员们潜伏在江津至綦江的江面上,等待“破坏者”的到来。一旦看到电鱼者,便一脚踩下油门,以60马力的发动机速度飞奔逼近,直至成功抓捕。
2014年至今,“鸿鹄志愿队”共破获了非法捕鱼案件上千件,将百余名盗捕者送进监狱。
尽管十分努力,但这样一个拯救长江鱼的团队,也面临着很高的“保护代价”。
比如成本高昂。一艘渔船的成本约为两万,推进器要四万多,再加上装备经常需要更新换代。这些在成立初期都需要“鸿鹄志愿队”的创立者刘鸿个人承担。刘鸿名下有一家公司,资产5000万左右。他每年利用公司为志愿队拨款约300万元。但2020年疫情下,公司经营不善,拨款面临困难。
抓捕的代价也很高。志愿队成员陈永彬介绍,每出去一次,循环70公里,来回140公里,要“烧3000~4000块钱在油费上”。但有时候,对方罚的钱“还没有跑一趟的油费多”。非法捕捞的犯罪成本太低。
还有人身安全问题。部分当地的非法捕鱼者,嫌志愿队“断了自己的财路”,拉帮结派地对付他们,甚至暴力对抗执法。2015年的某天,刘鸿在苟州坝拦截一艘违法船时,被混子们团团围住,头上被扔了块鹅卵石,血流不止。回家时,衣服已浸满血渍。刘鸿称这样的事“时有发生”。
高危,高压,零收入,低效率。可以看到,这支来自民间的“护鱼”志愿队,虽然怀有对抗顽劣的“硬汉精神”,却在“战斗力”上有待提高。
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援助。幸运的是,2020年,重庆政府注意到了这个民间组织。4月1日,重庆市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与鸿鹄志愿队签订了一份购买服务合同;江津区农业农村委给予志愿队每年8万元的油费补贴,破获的重大刑事案件也会给予每件1000元补贴。去年6月,保护区又牵头促成了志愿队和阿拉善SEE重庆项目中心的合作,通过腾讯公益线上筹款和重庆中心企业家捐赠,给予志愿队30万/年的资金扶持。相关部门和民间公益机构资金的“雪中送炭”,不仅让志愿队的装备得到了顺利“升级”,也让队员们享受到了五险、月工资补贴甚至保险等各项安全保障。护鱼,从此不再是一场孤勇的战斗。
但除了资金,还有一个更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抓捕效率。有时,队员们冒着严寒酷暑,用人肉筑成的保护伞,却无法换得犯罪分子的“束手就擒”。如何提高巡航效率,如何精准侦查,如何“对症下药”地实施保护行动,成为了进一步要思考的重点。
“数字化”介入
一个可行的方案是“数字化公益”的介入。
这是一个在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浪潮中诞生的新名词。它能涵盖从机器学习识别相貌、声音,GPS追踪,到水下探测的方方面面,迭代传统的防护逻辑,为动物们撑起一张强有力的“数字保护伞”。
2020年,“鸿鹄志愿队”尝试用“数字化”实现了“战力”升级。在科研机构的帮助下,一批远程抓拍仪、无人机、红外线夜视仪等高科技设备展开应用,不仅监测到了更多的巡航风险,提高了侦查效率,也使得侦查行动更隐蔽。犯罪分子在浑然不知中“落入法网”,队员们也避免了被正面“KO”。
除此之外,“数字化”还延伸了志愿队的工作范围。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将长江鲟体内植入电子芯片进行标记,并在鸿鹄志愿队的巡逻船上安装超声波接收仪,它可以有效追踪到每条鱼的GPS定位,以监测长江鲟亲本的生命动态,身处何地以及周边环境。这股数字力量,开始为保护水下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提供帮助。
事实上,在全球各地的动物保护工作中,“数字化公益”已得到了成熟、广泛的应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发出一种专注于分析大象“交流方式”(次声波)的AI工具,目前已运用到濒临灭绝的非洲森林象的追踪中,更好地整治了非洲丛林偷猎的乱象;四川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已熟练运用红外线相机、定点卡口监控等技术,监测大熊猫、金丝猴、水鹿、黄喉貂等9种野生动物活动图片信息,从而扩充当地珍稀物种资料库,并实施更有效的监督和管控。
与此同时,全球科学家们也在努力将“数字”嵌入野生动物未来生存繁衍的蓝图。阿拉斯加大学斐尔班斯卡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和云计算技术,掌握了灰猫头鹰的活动范围,监测周围环境的气候变化,并且建成了一套潜在栖息地的模型,为其寻觅未来生存繁衍的更多可能性。
据联合国近日发布的一份自然生态评估报告显示,在全世界 800 万物种中,多达 100 万种正因人类活动面临灭绝的威胁。困境面前,数字化已融入到动物保护的各个层面,成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地球生态的重要举措。
数字共建,公益留深
从AI人像识别、GPS追踪到云计算,在“数字化公益”的浪潮中,腾讯也正尽己之力,为动物保护、生态保护编织一道强有力的防护网。
腾讯“企鹅爱地球”公益项目利用大数据及互联网科技能力,配合执法机关打击网络非法贩卖野生物及其制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成功推动了一系列相关案件的破获。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最大的职业教育在线平台——腾讯课堂将引入WWF优质丰富的内容资源和智库资源,为生态护林员等从业者提供线上培训课程,支持他们随时随地获得知识补给,从专业化角度提升“战斗力”。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的这场“数字化”的探索,不仅限于动物保护,也已渗透到社会治理、民生建设等方方面面,在公益的各个角落不断播种,并“生根开花”。
如推出了以2亿专项基金打造的“千百计划”,通过补贴1000名公益数字化专职人员、资助100个公益数字化行业支持计划、共建1所公益数字化虚拟学院,为公益组织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助力。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是腾讯今年提出的一项战略升级。以首期500亿元的投入,助力基础科学、教育创新、乡村振兴、碳中和、FEW(食物、能源与水)、公众应急、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等领域的探索。为公益持续“造血”。
5月20日,腾讯在重庆召开了一场“2021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围绕“数字共建,公益流深”主题,邀请民政部、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国代表、全球知名科技公司驻华负责人、国内知名高校学者等,展开深度讨论。
会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指出,腾讯相信技术的力量、机制的力量、人的力量,并将持续开放科技能力,让数据在未来不再仅由互联网平台存储,也分享到公益组织自身中,提升其战略储备能力。
可以看到,“数字化”已经成为腾讯的介质,静水流深,包纳沉淀,从个体性、区域性的公益帮扶,上升到全国性、全球性乃至人类共同体命运的关怀。如同其“科技向善”的使命,腾讯正积极发挥“助推器”的作用,用科技创新凝聚成赋能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强音,做一件真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写入科技发展的基因。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