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纵论:大食物观究竟“大”在哪里?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的体现,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满足14亿人口对食物的需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根本出路在科技。”中国农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用一句话概括了他所理解的大食物观。
大食物观是什么?究竟“大”在哪里?前不久,以“大食物观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院士报告会在江苏南京举办。会上农业领域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自己对于实现大食物观和粮食安全的见解。
“民以食为天”。70年前的粮食被理解为水稻、小麦等主食,但在物质生活丰富、“吃得饱”的问题基本解决的今天,粮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粮食也可以是肉禽蛋奶、水产品和瓜果蔬菜等食物——不少粮食用于生产肉禽,最终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不断地改变着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提升着中国人的营养状况。
“2022年,我国的粮食进口量占全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9%。持续提升食物种类和质量越来越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万建民说,“在我国,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是45%。但是在发达国家,这一数据达到了60%以上。发展生物育种科技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喻景权看来,设施农业能促进肉蛋奶、蔬果、水产品的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需求。
他以蔬菜为例,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其中蔬菜是食物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每人每天要吃300—500克蔬菜。如果按每人每天摄入500克、全国人口14亿进行初步计算,全国每天需要消耗70万吨蔬菜。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得蔬菜的周年供应早已实现。
“不同蔬菜营养配比不同,生物学产量跟上市量的不同,生产种类跟居民需求不同,还有季节限制等,都影响着供给是否有效的问题,这也是大食物观下必须考虑的问题。”喻景权说。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胡志超提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大食物观下的粮食安全依然是保障“数量安全”,而保障数量安全的关键是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提升产能。
胡志超说,丘陵山区因为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农业机械化长期以来发展滞缓,严重制约了其农业生产潜能的发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他建议加强科研投入,“以机施技”和“以技施机”相向而行。
植物工厂作为一种新兴食物生产工厂受到不少创业者的青睐。所谓植物工厂,就是无需泥土、不洒农药、不受自然环境影响,通过模拟植物所需光照、温度、营养等要素,在完全工厂化的条件下生产植物的工厂。
植物工厂被认为是对传统农作方式的颠覆,在今天,它往往因为初期投入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而难以推广,但作为设施农业的高级阶段,植物工厂不仅能为保障居民菜篮子提供有效补充,也可以成为农民致富和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只有3%,如何突破这一问题,是未来植物工厂降能耗的主要方向。”喻景权说。
除了植物工厂,替代蛋白的生产也被看好,被认为是真正工业化的食品生产方式。
“替代蛋白在全球食品领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主要是希望通过微生物蛋白、昆虫蛋白、藻类蛋白、植物蛋白和动物细胞培养的蛋白,来替代传统的畜禽养殖的动物蛋白。”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陈坚说,有预测认为,到2035年,替代蛋白将占据全部蛋白供应的11%,市场规模超过2900亿美元。
在他看来,替代蛋白不仅能变革蛋白生产模式,还能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国家食物供给安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细胞培养肉的生产,二氧化碳排放可以减少92%,水消耗量减少78%,同时,它的效率也更高。而通过筛选和组合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可以实现更好的品质和口感,同时补充更丰富的营养元素。
生物技术正在重塑世界。人们通过现代科学的设计,正在生产出更多美味且健康的食品,未来食品有很多内容,比如植物基食品、替代蛋白、精准营养等,食品感知等。“未来已来,我们应对未来只能唯变不变。”陈坚说。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