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库粗放式鱼类养殖(3)---粗放养殖的生产管理
发表时间:2018/08/22 10:17:35 浏览次数:474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作~
(一)凶猛鱼类的控制
1、凶猛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凶猛鱼类在生态系统中作为顶级消费者,是保证系统平衡的一项控制因素。在各类水域中,总有一定数量的无经济价值的小杂鱼类,如果没有凶猛鱼类的存在,这类小杂鱼类必然大量发展,这就加剧了与经济鱼类的种间竞争。同时,凶猛鱼类淘汰经济鱼类种群中的病弱个体,对经济鱼类种群也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凶猛鱼类自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们能将低值鱼或无经济价值的鱼转化为名贵的高价值的鱼产品。国外的研究还表明,利用湖泊顶级消费者——凶猛鱼类,来调控滤食性鱼类种群数量,使之通过营养级的联动效应,可以达到调控湖泊生态系统的目的。八十年代以来的试验和实例,已经证明这种手段是有效的。
在自然种群为主的大型水域,凶猛鱼类确实起着维持平衡的作用,而且对其积极作用不容低估。但在人工放养种群为主的水体,放养鱼类的死亡率应力求减低到最小程度,而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常是鱼种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鉴于凶猛鱼类具有如上的积极作用,而在实践上,在大型水域要完全灭绝凶猛鱼类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在湖泊水库养鱼中,对待凶猛鱼类应取趋利避害的态度,对它们采取控制和利用的方针。问题的关键是控制到何种程度为合理?正确的方法是:在提高鱼种规格、增强逃避敌害能力的同时,控制凶猛鱼类种群的总体规模和清除凶猛鱼类中的高龄(大个体)群体,将其对放养鱼种的危害减少到最小的程度;同时使凶猛鱼的捕食压力转向小杂鱼类,利用其抑制同样无法完全灭绝的小杂鱼类的作用,获得相应的高值的凶猛鱼类的产量。
2、凶猛鱼类的生态类型 凶猛鱼类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掠食型和寄生型二大类:
(1)掠食型 又可分为表层型和底层型:
①表层掠食型 主要在水体的表层活动,行动迅猛,以追逐方式掠食其它鱼类。如鱤鱼、鮊类及马口鱼等。鱤鱼广泛分布于北起黑龙江南至珠江的许多流域里。其体型修长,游泳能力强,性凶猛,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鱤鱼生活的水层与鲢、鳙鱼相同,掠食性强烈,可掠食为自身体长26.5%~31.4%的鱼,当年生的鱤鱼即可吞食当年放养的鲢、鳙鱼种,放养的鱼种很少能逃过它的掠食。鱤鱼生长极快,在长江流域当年可达1.0~1.5kg,次年可达3.5~4.0kg,第3年可达10kg以上,最大个体达50kg以上。产漂流性卵,繁殖期为5月~6月,对产卵条件的要求比鲢、鳙等低。在某些大中型水库的上游若具备鱤鱼产卵的条件,又具备孵出仔鱼所需的漂流条件,则能完成自然繁殖,其种群迅猛增长,则必然导致水库渔产量的显著下降。如湖北省浮桥河水库(3万亩),在1960年~1962年投放鱼种时也曾投入4500万尾长江鱼苗,其中就夹杂有鱤鱼苗,随后几年也陆续投放一定数量的鱼种,随着放养鱼类种群的发展,渔产量逐年上升,至1966年的全库年鱼产量达到84.5万kg(单产28.17kg/亩)。因该水库具备鱤鱼自然繁殖的条件,鱤鱼的种群也随之发展起来,至1967年(约经8年时间) 鱤鱼终于在水库中发展成为优势种群,导致1967年水库渔获量猛烈下跌为上一年度的49%,1968年再跌为1967年的24%,1969年进一步下跌为总产量仅5万kg(单产只有1.5kg/亩)。尽管每年投放大量鱼种,但效果很差,大多成了鱤鱼的饵料。1975年放养鱼类产量仅占总产量的5%,且多为老年的大个体,鱤鱼占总渔获量的63%。可见鱤鱼种群不除,合理放养无法实行。国内关于鱼危害的例子不在少数,只有在清除或控制了鱤鱼之后,水库渔业才有复苏之可能。鱤鱼在湖泊静水条件下不能繁殖,大多通江湖泊均有闸坝阻隔,故鱤鱼在湖泊中甚少出现。鮊类中的的红鮊属的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二种危害较大。青梢红鮊和红鳍鮊等虽亦为肉食性鱼类,但因其自身个体较小,捕食对象均为小杂鱼类及虾类、昆虫等。翘嘴红鮊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湖泊、水库中,一般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喜集群,行动迅速;生长速度快,最大个体可达10kg~15kg,2kg~3kg个体较常见。据报道,翘嘴红鮊的成鱼主要以上层小型鱼类为食,太湖翘嘴红鮊所掠食鱼类以湖鲚为主,其出现率达34.51%,其次是鱵、似鱎、红鳍鮊等(许品诚,1984);在丹江口水库的翘嘴红鮊成鱼主要以白鲦、飘鱼、逆鱼等经济价值低的上层小型鱼类为食(熊国胜,1990)。在武汉东湖,翘嘴红鮊的食物鱼中,鳙鱼占了首位;全长为29.5cm,体重为125克的翘嘴红鮊可掠食长为6.6cm的鳙鱼种;全长达50cm以上则可掠食13.3cm的鳙鱼种(朱志荣等,1976)。蒙古红鮊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最大个体约4kg,常见个体在0.25kg~0.5kg。它的食性与翘嘴红鮊类似,但其活动空间与翘嘴红鮊稍有不同。蒙古红鮊平时栖息在湖泊的中、下水层,也经常到岸边觅食,因此在其食物中在底层和沿岸活动的小杂鱼和虾类等也占有相当的比重。蒙古红鮊在大型水库主要在库湾集群活动。蒙古红鮊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亦随其自身体长而有差异:当蒙古红鮊的长度超过31cm时,即能对6.6cm左右的鳙鱼种产生危害;但未发现全长在50cm以内的蒙古红鮊吞食13.3cm以上的鳙鱼种。故蒙古红鮊和翘嘴红鮊相似,对小规格鱼种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朱志荣等,1976)。研究表明,这二种鮊鱼的摄食频度高,几乎周年都持续摄食,在冬季和生殖季节也摄食。这二种红鮊在湖泊水库中均可自然繁殖,且有相当数量的小型鱼类可作它们的食物,因此各地湖泊水库总有相当规模的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的种群。马口鱼是小型凶猛鱼类,口裂很大,可吞食为自身体长25%~44%的鱼。但因本身体型较小,一般以其它鱼类的幼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喜集群活动,常栖于底质为砂石的溪流中。在小型水库中多见,在华北、东北某些小型水库中也能成为优势种群危害放养鱼类。如河北省赤城县汤泉水库和龙关水库,因放养的鱼种规格偏小(5.0cm~8.3cm),马口鱼在该二水库1976年的渔获物中竟分别占28.8%和24%。
②底层掠食型 这类鱼营底栖生活,摄食方式为守候伏击式,其代表有乌鳢、鲶鱼、鳜鱼及狗鱼等。乌鳢常潜伏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地带,或水浑的地方,水干枯时能钻入淤泥中,有鳃上器官起辅助呼吸的使用,可以在缺氧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以小鱼、小虾、昆虫幼虫等为食。0.5kg重的乌鳢可吞食0.1kg~0.2kg重的鲫鱼。其生长较快,2龄可长至0.5kg以上,4龄可达2.0kg~2.5kg重。2冬龄即可成熟产卵,产卵期在5月~7月份,雌雄亲鱼共同衔取水草、植物碎片构筑鱼巢,产卵亲鱼有护幼习性。有些新建水库蓄水初期淹没大量值物,有利乌鳢的繁殖,可形成较大的种群。如新安江水库1958年建成,1960年渔获量中乌鲤占60%。随着水库蓄水过程的完成,淹没草木基本腐烂殆尽,水库的水草资源又不丰富,繁殖条件恶化,乌鳢种群渐见衰落。据对安徽花园湖(浅水草型增殖型湖泊)乌鳢种群结构和食性的研究,表明花园湖中白鲦条等小杂鱼在渔获量中占10.22%。因有良好繁殖条件和丰富食物,湖中乌鳢资源丰富,可在渔获量中占14.55%。食性分析表明乌鳢食物中50%为小杂鱼,仅在体长达30cm以上个体食物中,鲫占1/3左右,对其它经济鱼类很少或基本不摄食。乌鳢的摄食频度也较低,经检查空腹率达69.2%,渔获群体中0+龄占83.2%,1+龄占11%,2+龄占5.4%,3+龄仅有0.4%。表明乌鳢对经济鱼类危害并不严重。故在花园湖乌鳢作为保护增殖对象,加以控制利用。鲶鱼白天多栖息在水草丛生的底层,尤喜生活在水流较缓的环境中,一般在夜间才游至浅水觅食。鲶捕食对象大多数是小型鱼类,虾类及水生昆虫,但体重0.15kg~0.20kg的鲶鱼已可吞食10cm左右的鱼种。鳜鱼性凶猛,在鱼苗期就主动摄食,食其他种类的鱼苗,体长20cm的鳜鱼可吞食15cm的鱼种,在越冬期也不完全停止摄食。主要捕食鲫、鲴等小型鱼类和虾类,但在养殖水体,如浙江省青山水库鳜鱼食物中鲢、鳙鱼种的出现率分别达50%(曹富康等,1965)。湖北保安湖把其中一个野杂鱼较多的湖区(肖四海)作为鳜鱼生产基地,使凶猛鱼类的捕食与小杂鱼类的繁殖保持动态平衡,1987年该湖区产鳜鱼1500kg,经济效益显著。狗鱼仅分布于我国北方,多在河道或湖泊草丛中活动,属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一个水域中底层型凶猛鱼类的种群数量一般不大,而其摄食对象也以底栖性小型鱼类为多,相对而言,对放养鱼种的危害比表层型凶猛鱼类要小一些。
(2)寄生型 代表种类为七鳃鳗,我国有三种七鳃鳗,分布范围也较小,仅在北方少数水域有分布,危害不大。美国安大略湖有一种七鳃鳗(Petromyzon merinus)则是一大害鱼,大湖区凿通运河后由安大略湖扩散分布到密执安湖、苏必利尔湖和休伦湖,1936年~1946年开始泛滥成灾,并严重地损害了如湖鳟、白鲑及鳕等珍贵鱼类的资源。在七鳃鳗进入之前,上述三湖湖鳟的年渔获量为1500万磅,至1960年剧降为30万磅。七鳃鳗寄生期间平均每尾要摧残19.6磅鱼。后来美国科学工作者对七鳃鳗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用电栅拦截封堵结合药物(THM)毒杀,才有效地控制了七鳃鳗,进而恢复了上述受害鱼类的资源。
3、控制凶猛鱼类的措施 对人工放养水域危害严重的是表层型凶猛鱼类。以下主要介绍控制这些鱼类的常用方法。
(1)捕捞 坚持常年除害和季节性重点捕捞相结合,针对各种鱼类的习性,应用各种有效的渔具渔法,坚持不懈地进行捕捞,历经三、五年时间,一般都能明显见效。特别是在凶猛鱼类的繁殖季节,集中力量捕捉其产卵群体或破坏其产卵条件,既能消灭它们的成年个体,又减少了它们的后代补充,效果十分明显。
捕捞鱤鱼可用多种方法。首先应拦捕其产卵群体,在具备鱤鱼产卵条件的水库,雨后鱤鱼上溯产卵,水流越急,群体越大;白天活跃,夜晚少活动;受惊后具有一种不善拐弯的“笨性”,多为直线前冲。因此,在水库上游鱤鱼的洄游通道上设网拦捕效果较好。例如,新安江水库设计、制作了专用的鱤鱼刺网,该网的特点主要保证网线的强度,只要鱤鱼刺入网眼就难以逃逸。用3×9的聚乙烯网线,网目14cm,可捕体重5kg左右的鱤鱼;3×11的聚乙烯网线,网目18cm,可捕体重10kg左右的鱤鱼;3×12聚乙烯网线,网目20cm,捕15kg左右的鱤鱼。新安江水库在1973年~1975年用聚乙烯鱤鱼刺网捕获上溯产卵的鱤鱼约7万kg。如用三层刺网,拦捕效果亦佳。其次,拦捕产卵后的鱤鱼,产卵后鱤鱼有顺水而下的习性,易刺缠,用刺风捕捞效果甚好。除此之外,根据鱤鱼在白天到上游或库汊觅食,太阳下山前即回深水区的习性,在其通道上设网拦捕,也可捕捉到鱤鱼。在秋冬季节,采用拦、赶、刺、张联合渔法也可捕获鱤鱼。浮桥河水库除加强季节性捕捞外,还将整个水库用拦网分隔为几个部份,然后在各个小区内集中力量聚歼,这样逐个小区进行“扫荡”,效果很好。该库鱤鱼种群得以控制后,水库渔业生产才得到复苏和新的发展。
捕捞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的方法也有多种。首先在这两种鱼的生殖时期,在产卵场进行围捕效果好。如武汉东湖用500m左右的围网围捕,最多一网捕获鮊鱼2500kg,1975年的鮊鱼生殖季节总捕获量达6500多kg。其次,汛期在水库上游拦设网箱簖(类似于迷魂阵),集中拦捕其产卵群体,此法效果较好,同时还能捕到乌鳢、鲶、鳜等凶猛鱼类。此外,如浮拖网、跳网、鹅毛钓等渔具渔法捕捉红鮊属鱼类都有较好的效果。毁灭其产出的卵粒,也是控制其种群的有效方法。蒙古红鮊和翘嘴红鮊在产卵时都集结成群,产卵场比较集中,产出的卵粒附着在树皮、草根或石块上,待其产卵后捞起鱼巢,或者用生石灰等药物在产卵场杀死卵子,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
用饵钓、刺网捕捉鲶、鳜效果也很好。此外,像“踩鳜鱼”以及在乌鳢繁殖期在鱼巢附近用饵钩诱钓,或用鱼叉捕捉等特殊渔法,亦常有较好成效。
(2)杜绝进入 在放养鱼种和引进新种时要严格把关,绝不引入凶猛鱼类,以免养痈殆患。如浮桥河水库等在放养鱼种时带入鱤鱼,曾经在东北大伙房水库泛滥成灾的翘嘴红鮊与青销红鮊,就是从长江流域运鱼种时带入的;再如新疆的博斯腾湖在引入其他经济鱼类时,引入了赤鲈(五道黑),结果发展成了优势种群,危害其他温和性经济鱼类。
(3)清库 某些可以放干的水库可以乘放水检修的时机,大力清野。
(二)捕捞管理
捕捞固然是获得鱼产品的必要手段,然而科学的捕捞管理还是渔业最佳化管理的重要一环。
1、合适的捕捞规格
捕多大(几龄)的鱼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鱼类的生长规律而言,应在其生长率最大时捕捞;在生产上则要求养殖周期短,周转快,能达商品鱼规格就认为是合理的;从鱼产品的质量而言,应有较满意的肥满度,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较高而含水分较少;从经济上分析要化较低鱼种成本,获得较高成鱼收益。一般养殖鱼类在2至3龄期体长增长速度最快,3至4龄期体重增长最显著。对鲢、鳙肌肉生化成分分析结果也表明,在2~3龄期鲢、鳙肌肉蛋白质相对含量由逐步上升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脂肪的相对含量则处于逐步上升的动态中。1~4龄鱼的氨基酸含量(%)几乎处在一个水平;而肌肉脂肪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陈少莲,1990)。因此,通常以3~4龄鲢、鳙为主要捕捞对象是合理的,既能从鱼的营养价值合理利用这一资源,在生产上又能取得最佳的收益。六、七十年代,许多高产单位的做法是放养0+(1)龄鱼种,经1年养殖后捕1+(2)龄成鱼,在以后的第2、3年基本将这一世代的鱼捕完。这种做法固然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措施,但毕竟上市规格太小(仅500g左右),既未充分利用鱼类的快速生长期,而且鱼产品质量较差。在当时商品短缺,人民“吃鱼难”情况下,故在当时不失为一项好措施。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鱼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高了,为此,应顺应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商品鱼,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解决的办法有二种,其一如江浙地区的分级放养,放2龄鱼种,捕3龄~4龄成鱼;其二为提高1龄鱼种的规格使2龄成鱼上市规格达1000克左右。?确定了捕捞规格之后,应对网具的网目等制定相应的标准。
2、渔期
以往多数生产单位实行年初放养,年底(北方在封冻前的秋季、或冬季冰下捕鱼)
集中大捕捞。这种做法,商品鱼上市过于集中,效益低下,也不能满足市场的均衡需求。因此宜改为一年多次捕捞,改集中上市为分批多次上市,既可满足市场需求,也可获得较高收益,同时有利于调整鱼类种群密度,充分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
3、坚持常年、多种作业方式 通过捕捞控制凶猛鱼类和野杂鱼类,既可获得一定的收益,又对保护经济鱼类有利。
(三)渔获物统计和分析
对一个放养鱼种的水体进行渔获物的统计和分析,是逐步认识水体生产力的一条途径,也是检验人工放养效果的必要手段。因此,渔获物的统计与分析,是研究水体合理放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1、渔产量的统计 渔获物的产量统计每年都要进行。对常年进行捕捞的水体,在产量不够集中的季节,要分别统计每批渔获物;在产量高度集中的冬季大捕捞时刻,除统计每批渔获物的产量以外,还要在每批渔获物中抽样,然后根据样品的重量百分比,计算出各种鱼的分类产量,以了解渔获物的组成及其变化情况。
2、经济鱼类年龄生长的检测 在抽样后分别测定主要放养鱼类的长度、重量、年龄,计算增长量、增长率和肥满度等指标。
3、回捕率的计算 回捕率的计算是根据随机抽样的材料,求出每种鱼各个年龄组的重量百分比;然后乘上该种鱼的渔获量,计算出各年龄组的重量;各年龄组的重量用同一年度相应龄组的个体平均重除之求出回捕尾数;回捕尾数与相应世代的放养尾数之比值,便是该种鱼当年的回捕率。各年度回捕率累计就是该种鱼的总回捕率。计算公式为:
r1= T1·P/W1·1/N·100; R=Σr1
式中:r1——回捕率(%)
T1——某种鱼某龄组的重量百分比(%)
P ——某种鱼的年捕捞量(kg)
W1——某种鱼相应龄组个体平均重(kg/尾)
N ——该种鱼相应世代的放养尾数(尾)
R ——总回捕率
根据上述统计资料获得的信息加以认真分析,为技术措施的改进提供依据。
4、群体增重倍数 放养鱼的渔获量与放养鱼种重量之比,为群体增重倍数,也曾被称为放养效益,是考核生产效果的一项指标。浙江省青山水库1972年~1976年5年平均每亩放养鲢、鳙126尾、3.0kg,鲢鳙平均亩产为43.1kg/年,增重倍数达14.4,为国内湖泊水库粗放养殖高水平的指标。
1、凶猛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凶猛鱼类在生态系统中作为顶级消费者,是保证系统平衡的一项控制因素。在各类水域中,总有一定数量的无经济价值的小杂鱼类,如果没有凶猛鱼类的存在,这类小杂鱼类必然大量发展,这就加剧了与经济鱼类的种间竞争。同时,凶猛鱼类淘汰经济鱼类种群中的病弱个体,对经济鱼类种群也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凶猛鱼类自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们能将低值鱼或无经济价值的鱼转化为名贵的高价值的鱼产品。国外的研究还表明,利用湖泊顶级消费者——凶猛鱼类,来调控滤食性鱼类种群数量,使之通过营养级的联动效应,可以达到调控湖泊生态系统的目的。八十年代以来的试验和实例,已经证明这种手段是有效的。
在自然种群为主的大型水域,凶猛鱼类确实起着维持平衡的作用,而且对其积极作用不容低估。但在人工放养种群为主的水体,放养鱼类的死亡率应力求减低到最小程度,而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常是鱼种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鉴于凶猛鱼类具有如上的积极作用,而在实践上,在大型水域要完全灭绝凶猛鱼类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在湖泊水库养鱼中,对待凶猛鱼类应取趋利避害的态度,对它们采取控制和利用的方针。问题的关键是控制到何种程度为合理?正确的方法是:在提高鱼种规格、增强逃避敌害能力的同时,控制凶猛鱼类种群的总体规模和清除凶猛鱼类中的高龄(大个体)群体,将其对放养鱼种的危害减少到最小的程度;同时使凶猛鱼的捕食压力转向小杂鱼类,利用其抑制同样无法完全灭绝的小杂鱼类的作用,获得相应的高值的凶猛鱼类的产量。
2、凶猛鱼类的生态类型 凶猛鱼类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掠食型和寄生型二大类:
(1)掠食型 又可分为表层型和底层型:
①表层掠食型 主要在水体的表层活动,行动迅猛,以追逐方式掠食其它鱼类。如鱤鱼、鮊类及马口鱼等。鱤鱼广泛分布于北起黑龙江南至珠江的许多流域里。其体型修长,游泳能力强,性凶猛,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鱤鱼生活的水层与鲢、鳙鱼相同,掠食性强烈,可掠食为自身体长26.5%~31.4%的鱼,当年生的鱤鱼即可吞食当年放养的鲢、鳙鱼种,放养的鱼种很少能逃过它的掠食。鱤鱼生长极快,在长江流域当年可达1.0~1.5kg,次年可达3.5~4.0kg,第3年可达10kg以上,最大个体达50kg以上。产漂流性卵,繁殖期为5月~6月,对产卵条件的要求比鲢、鳙等低。在某些大中型水库的上游若具备鱤鱼产卵的条件,又具备孵出仔鱼所需的漂流条件,则能完成自然繁殖,其种群迅猛增长,则必然导致水库渔产量的显著下降。如湖北省浮桥河水库(3万亩),在1960年~1962年投放鱼种时也曾投入4500万尾长江鱼苗,其中就夹杂有鱤鱼苗,随后几年也陆续投放一定数量的鱼种,随着放养鱼类种群的发展,渔产量逐年上升,至1966年的全库年鱼产量达到84.5万kg(单产28.17kg/亩)。因该水库具备鱤鱼自然繁殖的条件,鱤鱼的种群也随之发展起来,至1967年(约经8年时间) 鱤鱼终于在水库中发展成为优势种群,导致1967年水库渔获量猛烈下跌为上一年度的49%,1968年再跌为1967年的24%,1969年进一步下跌为总产量仅5万kg(单产只有1.5kg/亩)。尽管每年投放大量鱼种,但效果很差,大多成了鱤鱼的饵料。1975年放养鱼类产量仅占总产量的5%,且多为老年的大个体,鱤鱼占总渔获量的63%。可见鱤鱼种群不除,合理放养无法实行。国内关于鱼危害的例子不在少数,只有在清除或控制了鱤鱼之后,水库渔业才有复苏之可能。鱤鱼在湖泊静水条件下不能繁殖,大多通江湖泊均有闸坝阻隔,故鱤鱼在湖泊中甚少出现。鮊类中的的红鮊属的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二种危害较大。青梢红鮊和红鳍鮊等虽亦为肉食性鱼类,但因其自身个体较小,捕食对象均为小杂鱼类及虾类、昆虫等。翘嘴红鮊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湖泊、水库中,一般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喜集群,行动迅速;生长速度快,最大个体可达10kg~15kg,2kg~3kg个体较常见。据报道,翘嘴红鮊的成鱼主要以上层小型鱼类为食,太湖翘嘴红鮊所掠食鱼类以湖鲚为主,其出现率达34.51%,其次是鱵、似鱎、红鳍鮊等(许品诚,1984);在丹江口水库的翘嘴红鮊成鱼主要以白鲦、飘鱼、逆鱼等经济价值低的上层小型鱼类为食(熊国胜,1990)。在武汉东湖,翘嘴红鮊的食物鱼中,鳙鱼占了首位;全长为29.5cm,体重为125克的翘嘴红鮊可掠食长为6.6cm的鳙鱼种;全长达50cm以上则可掠食13.3cm的鳙鱼种(朱志荣等,1976)。蒙古红鮊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最大个体约4kg,常见个体在0.25kg~0.5kg。它的食性与翘嘴红鮊类似,但其活动空间与翘嘴红鮊稍有不同。蒙古红鮊平时栖息在湖泊的中、下水层,也经常到岸边觅食,因此在其食物中在底层和沿岸活动的小杂鱼和虾类等也占有相当的比重。蒙古红鮊在大型水库主要在库湾集群活动。蒙古红鮊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亦随其自身体长而有差异:当蒙古红鮊的长度超过31cm时,即能对6.6cm左右的鳙鱼种产生危害;但未发现全长在50cm以内的蒙古红鮊吞食13.3cm以上的鳙鱼种。故蒙古红鮊和翘嘴红鮊相似,对小规格鱼种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朱志荣等,1976)。研究表明,这二种鮊鱼的摄食频度高,几乎周年都持续摄食,在冬季和生殖季节也摄食。这二种红鮊在湖泊水库中均可自然繁殖,且有相当数量的小型鱼类可作它们的食物,因此各地湖泊水库总有相当规模的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的种群。马口鱼是小型凶猛鱼类,口裂很大,可吞食为自身体长25%~44%的鱼。但因本身体型较小,一般以其它鱼类的幼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喜集群活动,常栖于底质为砂石的溪流中。在小型水库中多见,在华北、东北某些小型水库中也能成为优势种群危害放养鱼类。如河北省赤城县汤泉水库和龙关水库,因放养的鱼种规格偏小(5.0cm~8.3cm),马口鱼在该二水库1976年的渔获物中竟分别占28.8%和24%。
②底层掠食型 这类鱼营底栖生活,摄食方式为守候伏击式,其代表有乌鳢、鲶鱼、鳜鱼及狗鱼等。乌鳢常潜伏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地带,或水浑的地方,水干枯时能钻入淤泥中,有鳃上器官起辅助呼吸的使用,可以在缺氧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以小鱼、小虾、昆虫幼虫等为食。0.5kg重的乌鳢可吞食0.1kg~0.2kg重的鲫鱼。其生长较快,2龄可长至0.5kg以上,4龄可达2.0kg~2.5kg重。2冬龄即可成熟产卵,产卵期在5月~7月份,雌雄亲鱼共同衔取水草、植物碎片构筑鱼巢,产卵亲鱼有护幼习性。有些新建水库蓄水初期淹没大量值物,有利乌鳢的繁殖,可形成较大的种群。如新安江水库1958年建成,1960年渔获量中乌鲤占60%。随着水库蓄水过程的完成,淹没草木基本腐烂殆尽,水库的水草资源又不丰富,繁殖条件恶化,乌鳢种群渐见衰落。据对安徽花园湖(浅水草型增殖型湖泊)乌鳢种群结构和食性的研究,表明花园湖中白鲦条等小杂鱼在渔获量中占10.22%。因有良好繁殖条件和丰富食物,湖中乌鳢资源丰富,可在渔获量中占14.55%。食性分析表明乌鳢食物中50%为小杂鱼,仅在体长达30cm以上个体食物中,鲫占1/3左右,对其它经济鱼类很少或基本不摄食。乌鳢的摄食频度也较低,经检查空腹率达69.2%,渔获群体中0+龄占83.2%,1+龄占11%,2+龄占5.4%,3+龄仅有0.4%。表明乌鳢对经济鱼类危害并不严重。故在花园湖乌鳢作为保护增殖对象,加以控制利用。鲶鱼白天多栖息在水草丛生的底层,尤喜生活在水流较缓的环境中,一般在夜间才游至浅水觅食。鲶捕食对象大多数是小型鱼类,虾类及水生昆虫,但体重0.15kg~0.20kg的鲶鱼已可吞食10cm左右的鱼种。鳜鱼性凶猛,在鱼苗期就主动摄食,食其他种类的鱼苗,体长20cm的鳜鱼可吞食15cm的鱼种,在越冬期也不完全停止摄食。主要捕食鲫、鲴等小型鱼类和虾类,但在养殖水体,如浙江省青山水库鳜鱼食物中鲢、鳙鱼种的出现率分别达50%(曹富康等,1965)。湖北保安湖把其中一个野杂鱼较多的湖区(肖四海)作为鳜鱼生产基地,使凶猛鱼类的捕食与小杂鱼类的繁殖保持动态平衡,1987年该湖区产鳜鱼1500kg,经济效益显著。狗鱼仅分布于我国北方,多在河道或湖泊草丛中活动,属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一个水域中底层型凶猛鱼类的种群数量一般不大,而其摄食对象也以底栖性小型鱼类为多,相对而言,对放养鱼种的危害比表层型凶猛鱼类要小一些。
(2)寄生型 代表种类为七鳃鳗,我国有三种七鳃鳗,分布范围也较小,仅在北方少数水域有分布,危害不大。美国安大略湖有一种七鳃鳗(Petromyzon merinus)则是一大害鱼,大湖区凿通运河后由安大略湖扩散分布到密执安湖、苏必利尔湖和休伦湖,1936年~1946年开始泛滥成灾,并严重地损害了如湖鳟、白鲑及鳕等珍贵鱼类的资源。在七鳃鳗进入之前,上述三湖湖鳟的年渔获量为1500万磅,至1960年剧降为30万磅。七鳃鳗寄生期间平均每尾要摧残19.6磅鱼。后来美国科学工作者对七鳃鳗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用电栅拦截封堵结合药物(THM)毒杀,才有效地控制了七鳃鳗,进而恢复了上述受害鱼类的资源。
3、控制凶猛鱼类的措施 对人工放养水域危害严重的是表层型凶猛鱼类。以下主要介绍控制这些鱼类的常用方法。
(1)捕捞 坚持常年除害和季节性重点捕捞相结合,针对各种鱼类的习性,应用各种有效的渔具渔法,坚持不懈地进行捕捞,历经三、五年时间,一般都能明显见效。特别是在凶猛鱼类的繁殖季节,集中力量捕捉其产卵群体或破坏其产卵条件,既能消灭它们的成年个体,又减少了它们的后代补充,效果十分明显。
捕捞鱤鱼可用多种方法。首先应拦捕其产卵群体,在具备鱤鱼产卵条件的水库,雨后鱤鱼上溯产卵,水流越急,群体越大;白天活跃,夜晚少活动;受惊后具有一种不善拐弯的“笨性”,多为直线前冲。因此,在水库上游鱤鱼的洄游通道上设网拦捕效果较好。例如,新安江水库设计、制作了专用的鱤鱼刺网,该网的特点主要保证网线的强度,只要鱤鱼刺入网眼就难以逃逸。用3×9的聚乙烯网线,网目14cm,可捕体重5kg左右的鱤鱼;3×11的聚乙烯网线,网目18cm,可捕体重10kg左右的鱤鱼;3×12聚乙烯网线,网目20cm,捕15kg左右的鱤鱼。新安江水库在1973年~1975年用聚乙烯鱤鱼刺网捕获上溯产卵的鱤鱼约7万kg。如用三层刺网,拦捕效果亦佳。其次,拦捕产卵后的鱤鱼,产卵后鱤鱼有顺水而下的习性,易刺缠,用刺风捕捞效果甚好。除此之外,根据鱤鱼在白天到上游或库汊觅食,太阳下山前即回深水区的习性,在其通道上设网拦捕,也可捕捉到鱤鱼。在秋冬季节,采用拦、赶、刺、张联合渔法也可捕获鱤鱼。浮桥河水库除加强季节性捕捞外,还将整个水库用拦网分隔为几个部份,然后在各个小区内集中力量聚歼,这样逐个小区进行“扫荡”,效果很好。该库鱤鱼种群得以控制后,水库渔业生产才得到复苏和新的发展。
捕捞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的方法也有多种。首先在这两种鱼的生殖时期,在产卵场进行围捕效果好。如武汉东湖用500m左右的围网围捕,最多一网捕获鮊鱼2500kg,1975年的鮊鱼生殖季节总捕获量达6500多kg。其次,汛期在水库上游拦设网箱簖(类似于迷魂阵),集中拦捕其产卵群体,此法效果较好,同时还能捕到乌鳢、鲶、鳜等凶猛鱼类。此外,如浮拖网、跳网、鹅毛钓等渔具渔法捕捉红鮊属鱼类都有较好的效果。毁灭其产出的卵粒,也是控制其种群的有效方法。蒙古红鮊和翘嘴红鮊在产卵时都集结成群,产卵场比较集中,产出的卵粒附着在树皮、草根或石块上,待其产卵后捞起鱼巢,或者用生石灰等药物在产卵场杀死卵子,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
用饵钓、刺网捕捉鲶、鳜效果也很好。此外,像“踩鳜鱼”以及在乌鳢繁殖期在鱼巢附近用饵钩诱钓,或用鱼叉捕捉等特殊渔法,亦常有较好成效。
(2)杜绝进入 在放养鱼种和引进新种时要严格把关,绝不引入凶猛鱼类,以免养痈殆患。如浮桥河水库等在放养鱼种时带入鱤鱼,曾经在东北大伙房水库泛滥成灾的翘嘴红鮊与青销红鮊,就是从长江流域运鱼种时带入的;再如新疆的博斯腾湖在引入其他经济鱼类时,引入了赤鲈(五道黑),结果发展成了优势种群,危害其他温和性经济鱼类。
(3)清库 某些可以放干的水库可以乘放水检修的时机,大力清野。
(二)捕捞管理
捕捞固然是获得鱼产品的必要手段,然而科学的捕捞管理还是渔业最佳化管理的重要一环。
1、合适的捕捞规格
捕多大(几龄)的鱼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鱼类的生长规律而言,应在其生长率最大时捕捞;在生产上则要求养殖周期短,周转快,能达商品鱼规格就认为是合理的;从鱼产品的质量而言,应有较满意的肥满度,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较高而含水分较少;从经济上分析要化较低鱼种成本,获得较高成鱼收益。一般养殖鱼类在2至3龄期体长增长速度最快,3至4龄期体重增长最显著。对鲢、鳙肌肉生化成分分析结果也表明,在2~3龄期鲢、鳙肌肉蛋白质相对含量由逐步上升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脂肪的相对含量则处于逐步上升的动态中。1~4龄鱼的氨基酸含量(%)几乎处在一个水平;而肌肉脂肪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陈少莲,1990)。因此,通常以3~4龄鲢、鳙为主要捕捞对象是合理的,既能从鱼的营养价值合理利用这一资源,在生产上又能取得最佳的收益。六、七十年代,许多高产单位的做法是放养0+(1)龄鱼种,经1年养殖后捕1+(2)龄成鱼,在以后的第2、3年基本将这一世代的鱼捕完。这种做法固然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措施,但毕竟上市规格太小(仅500g左右),既未充分利用鱼类的快速生长期,而且鱼产品质量较差。在当时商品短缺,人民“吃鱼难”情况下,故在当时不失为一项好措施。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鱼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高了,为此,应顺应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商品鱼,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解决的办法有二种,其一如江浙地区的分级放养,放2龄鱼种,捕3龄~4龄成鱼;其二为提高1龄鱼种的规格使2龄成鱼上市规格达1000克左右。?确定了捕捞规格之后,应对网具的网目等制定相应的标准。
2、渔期
以往多数生产单位实行年初放养,年底(北方在封冻前的秋季、或冬季冰下捕鱼)
集中大捕捞。这种做法,商品鱼上市过于集中,效益低下,也不能满足市场的均衡需求。因此宜改为一年多次捕捞,改集中上市为分批多次上市,既可满足市场需求,也可获得较高收益,同时有利于调整鱼类种群密度,充分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
3、坚持常年、多种作业方式 通过捕捞控制凶猛鱼类和野杂鱼类,既可获得一定的收益,又对保护经济鱼类有利。
(三)渔获物统计和分析
对一个放养鱼种的水体进行渔获物的统计和分析,是逐步认识水体生产力的一条途径,也是检验人工放养效果的必要手段。因此,渔获物的统计与分析,是研究水体合理放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1、渔产量的统计 渔获物的产量统计每年都要进行。对常年进行捕捞的水体,在产量不够集中的季节,要分别统计每批渔获物;在产量高度集中的冬季大捕捞时刻,除统计每批渔获物的产量以外,还要在每批渔获物中抽样,然后根据样品的重量百分比,计算出各种鱼的分类产量,以了解渔获物的组成及其变化情况。
2、经济鱼类年龄生长的检测 在抽样后分别测定主要放养鱼类的长度、重量、年龄,计算增长量、增长率和肥满度等指标。
3、回捕率的计算 回捕率的计算是根据随机抽样的材料,求出每种鱼各个年龄组的重量百分比;然后乘上该种鱼的渔获量,计算出各年龄组的重量;各年龄组的重量用同一年度相应龄组的个体平均重除之求出回捕尾数;回捕尾数与相应世代的放养尾数之比值,便是该种鱼当年的回捕率。各年度回捕率累计就是该种鱼的总回捕率。计算公式为:
r1= T1·P/W1·1/N·100; R=Σr1
式中:r1——回捕率(%)
T1——某种鱼某龄组的重量百分比(%)
P ——某种鱼的年捕捞量(kg)
W1——某种鱼相应龄组个体平均重(kg/尾)
N ——该种鱼相应世代的放养尾数(尾)
R ——总回捕率
根据上述统计资料获得的信息加以认真分析,为技术措施的改进提供依据。
4、群体增重倍数 放养鱼的渔获量与放养鱼种重量之比,为群体增重倍数,也曾被称为放养效益,是考核生产效果的一项指标。浙江省青山水库1972年~1976年5年平均每亩放养鲢、鳙126尾、3.0kg,鲢鳙平均亩产为43.1kg/年,增重倍数达14.4,为国内湖泊水库粗放养殖高水平的指标。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