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投入产出分析
对渔业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源的消耗转化为产出物的情况进行比较效益的测算和研究。渔业投入从广义上讲,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需的渔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本期生产过程的各项支出,开发智力和科学研究的支出,进行渔业资源、产品质量管理等各种管理费用,以及为弥补灾害损失而支付的保险、救援等方面的支出。从狭义上讲,渔业投入是简单再生产的支出,即本期渔业生产过程中一次性消耗的物质产品和费用。如养殖业的苗种、饲料、药物,捕捞业的柴油、网具等,占用资金的利息及活劳动;非一次性消耗的鱼池、渔船、房屋、港口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及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等。渔业产出是指通过渔业劳动,生产出一定数量的水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
渔业投入与产出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依存关系。渔业管理部门、生产单位或个人,通过对这种依存关系的分析,可以衡量其经营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可以检查计划的合理性和实现计划的可靠性;可以从中找出投入产出数量间依存关系的规律,用以研究比较渔业内部各种生产方式、不同生产水域、不同作业的投入产出比,研究在大农业中渔业与其他各业的合理结构及相互联系,研究渔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直接和间接的联系,提供劳动生产率、水产品商品率等资料。因此,研究渔业投入产出,选择投入方向,对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和开辟新资源,谋取更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渔业投入产出关系,首先应将投入区分为营利性的直接投入和非营利性的间接投入两类。前者如苗种、饲料、药物、能源、渔船、网具、资金、信息、活劳动等。后者如水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服务的消耗。其次是要占有各种投入产出物的详尽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并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数学模式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渔业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既取决于投入的数量、质量和结合形式,又受其他许多客观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如资源状况、气候条件、水域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影响产出和投入的变化。如50年代,中国重点捕捞企业每吨水产品消耗柴油量为186千克,到80年代后期,由于近海资源减少,渔场外迁,航程加大,增加到近500千克。因此,在研究某一时期的投入产出关系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变化,找出投入产出关系的规律。
中国对渔业投入产出的分析,一般是运用数学模式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投入产出表形式,求得渔业产出物所需各种投入物的完全消耗系数,并按不同要求进行分析。如按内容有产品、固定资产、生产能力、劳动消耗等方面分析;按范围有世界、各国、地区、部门、企业等分析;按时间有不同期限的统计和计划分析;按方法有静态和动态、平衡和优化等分析。投入产出表按照表现形式和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价值型、实物型、劳动型及能量型等。中国渔业经济以群众渔业为主,国家对群众渔业的投入产出很难收集到全面、准确的资料,长期以来只能根据国营渔业单位的资料和对某些集体渔业单位的成本调查资料进行估算,并对个别渔业企业和专项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对全行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始于1982年。当时国家水产总局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统计局的统一布置,曾按价值型及实物型两种模型,试编了1981年水产品生产投入产出表(表1、表2、表3)。
表1 1981年水产品生产实物型投入
表2 1981年水产品生产价值型投入 单位:万元
根据1981年投入产出表分析,1981年渔业生产消耗的物化劳动价值占50.7%,净产值为49.3%;扣除35.9%的活劳动,利税等纯收入占13.4%(表4)。
表3 1981年水产品生产价值型投入产出总表
表4 1981年水产品价值型投入产出分析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