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养殖市场风险的成因、影响与防控对策

发表时间:2018/02/16 00:00:00  浏览次数:367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改革开放以来,在水产科技不断突破的有力支撑下,我国水产养殖业实现了快速增长,产量不断攀升,2011年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4023.26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1.80%,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方式逐渐开始由“量”向“质”转变,水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水产品市场和贸易持续扩大,水产品市场成为国内农副产品市场蓬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与此同时,近年来水产养殖成本持续增加,水产品价格总体持续增长,特别是高档水产品价格上涨过快,水产养殖市场风险不断推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分析水产品市场规律,合理规避市场风险,成为当前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

一、水产养殖市场风险的成因分析

农产品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和购销的过程中,由于市场行情变化、消费需求转移、经济政策改变等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水产品是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市场风险同样是指在水产品养殖和购销过程中,由于市场行情、消费需求、经济政策等一系列因素变化所引起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相背离,即水产品生产经营者投入-产出负收益,蒙受到直接经济损失或是产生蒙受经济损失的潜在可能性。一般而言,水产养殖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水产品价格波动和水产品滞销,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相比其它普通农产品,我国水产品生产经营市场化程度较高,出口贸易份额较大,但是水产业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产业的弱质性本质没有变,同时基于水产品的特殊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水产养殖市场风险的危害巨大,防范任务艰巨。现阶段,我国水产养殖市场风险在供求关系失衡带来水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和滞销的表象背后,有着复杂多样的深层次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水产品生产方面。总体来看,我国水产养殖仍然以一家一户为主要生产单位,分散的水产养殖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资金较少,而各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水产品小规模分散养殖的局面没得到根本性改变。由此一方面造成了水产品生产者和市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部分生产者不具备有效获取和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不能科学预测市场需求,水产品市场蛛网效应相对突出。另一方面,分散的水产品生产者不能掌握水产品的市场定价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对市场风险的干预能力有限。同时,小规模分散生产还造成了水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水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举步维艰,使我国水产品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极易使一些突发事件发展成为大范围水产品市场风险危机。

水产品流通方面。水产品是鲜活产品,具有时节性、新鲜度、易腐难储等特性,对流通环节的要求高,相比普通农产品流通环节对于水产品市场更为关键。随着水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水产品流通专业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水产品经纪人、专业收购商和运输商、专业批发商和超市零售商等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流通环节不断增加,某个环节的某一项成本发生变化,都会通过流通链条最终影响水产品价格的形成,增加了水产品价格的不确定因素。当前,在水产品流通环节存在着流通链条长、交易环节多、物流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推高水产品市场价格,增加水产品市场风险。

水产品贸易方面。随着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日益紧密,水产品市场风险源自国外的因素不断增加,生产经营活动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一方面,越来越多进口水产品抢滩中国,给国内水产品市场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外不断以反倾销、质量安全等理由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设置大量的非关税壁垒。同时,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日、美、韩和欧盟等4大市场,出口品种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鳗鱼、对虾、低价值冻鱼和冰鲜鱼类,增加了水产品贸易的市场风险。

二、水产养殖市场风险的主要影响

水产养殖市场风险增加了水产品产销的不确定性,推高了水产品成本,损害了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消费者的利益,成为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首先,水产养殖市场风险发生会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无论是水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还是滞销,生产者始终是水产品市场风险的最大受害者。生产者在养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成本投入,一旦水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以至滞销,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生产者的生产生活。而水产品经销商从事收购、运输和出售水产品,在收购和运输等环节投入大量成本,首当其冲承担了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并会将经济损失传导到生产者身上;其次,水产品是我国居民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是居民菜篮子的重要品种,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会影响居民对水产品的日常消费,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需要指出的是,水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一方面会抑制水产品消费能力,一方面会促使生产者短期盲目扩大生产,短期也许会使生产者和经营者得益,长远来看是引发水产养殖市场风险的导火线,最终损害的是生产经营着的利益。

正是对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带来了利益损失,水产品市场风险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每一次水产品市场风险的发生,都会使部分水产品养殖者退出生产领域,销售商转向其它替代产品,消费市场被动萎缩,造成某种水产品养殖业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损失。以大菱鲆养殖产业为例,1999年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技术在我国成功推行,同年大菱鲆刚刚上市时价格高达 160/公斤,之后一路飙升到2001年的400/公斤。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大菱鲆养殖规模的急剧扩张,2001年后情况发生逆转,大菱鲆商品鱼价格开始一路下跌,至2005年已下跌至50/公斤左右。2006年和2007年,在多宝鱼事件冲击下,更是下跌到了20/公斤的低价。多宝鱼事件造成了巨大损失,众多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破产、转产,一直到现在,我国大菱鲆养殖产业才逐渐摆脱多宝鱼事件的阴影,重新获得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不断发生的水产品市场风险也在推动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第一,水产品市场风险增强了水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市场意识,迫使他们不断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从而强化了市场对水产品养殖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第二,水产品市场风险推动水产品养殖产业逐渐向规模化、工厂化发展,使水产品生产者走向联合,成立产业联盟和专业合作组织;第三,水产品市场风险使水产养殖业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和改良水产养殖品种品质,积极发展高端优质水产品种类。

三、水产养殖市场风险的防控对策

水产养殖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有效防控水产养殖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减少市场风险的发生及带来的损失,促进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渔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要立足于水产品市场规律,结合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实践,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生产经营者为主体,中介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补充的水产品市场风险防控体系,重点做好“一个转变”和“五个建设”,即切实推进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和完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水产品养殖业风险补偿体系建设、水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和水产品信息体系建设。

(一)切实推进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依靠水产养殖科技进步,通过延长和整合产业价值链,促进水产养殖业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由常规生产型向科技生产型,由高能耗低效型向生态节能高效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实现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是防控水产品市场风险的根本途径。一是要积极推进水产养殖业向工厂化规模养殖模式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水产养殖龙头企业,鼓励工厂化养殖企业的区域兼并整合,形成规模优势,彻底改变水产养殖小规模分散生产的局面;二是积极发展生态化养殖模式,不断提高集约化养殖技术水平,积极发展多种鱼类、鱼虾贝藻、虾蟹贝、虾参混养等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发展循环水养鱼、利用工厂化养殖废水发展池塘生态养殖等技术模式,加大新品种开发与引进力度,打造集约化、标准化、良种化的无公害健康养殖体系,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推动水产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对接,推进以当地养殖产品为原料的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发展“订单养殖业”,积极扶持和鼓励大型水产加工企业与养殖户、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延伸养殖产业价值链,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四是加强水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水产品专业物流配送企业,采取从产地收购到市场零售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水产品交易市场,加强对市场交易秩序和水产品质量的监管,推出水产品现货指数,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加强和完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水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水产品养殖业风险补偿体系建设、水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和水产品信息体系建设

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在不改变养殖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自愿联合、经济参与、共同所有、民主管理的原则联合组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管理、利益分配和监督机制,有效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促进水产养殖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推进生产经营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对水产品养殖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生产、加工、储运等方面进行联合与合作,可以有效改变水产养殖业小规模分散生产的局面,防控水产品市场风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征,政府应采取有力的公共政策措施规范、扶持、引导其健康发展,要及早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保障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简化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的行政程序并安排财政支持、提供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

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水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确保人们食用安全和健康消费,是防控水产品市场风险的重要方面。从国家到地方要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抓好生产投入品、养殖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方法、渔业水域环境等标准的修订工作,加快采用国际标准步伐。同时,要加快完善水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推行ISOHACCP质量管理体系及水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不断加强水产品质量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检疫检测体系,理顺各行业检测机构之间的关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强化产品监管;逐步普及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开展无公害水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的认证。

水产养殖业风险补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和政府财政的作用,建立养殖补贴、渔业保险、水产品市场风险基金三位一体的市场风险补偿体系。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生态化程度较高的养殖者发放养殖补贴,扩大渔业保险的范围和参保率,同时设立水产品市场风险财政基金,在发生突发风险时给予生产经营者风险补偿,可以有效提高养殖者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探索实行基本水产品的最低限价或收购价格,及时启动政府干预,稳定水产品市场供求关系,防止市场价格超常波动,确保渔民生产经营的合理收入。

水产品期货市场建设。期货市场有一个集中交易、公平竞争、秩序化强、信息公开的价格形成机制,其套期保值功能还可以抑制市场投机行为,从而可以有效防范市场风险。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水产品期货市场,有关部门要探索研究我国水产品期货市场的可行性,择机建立水产品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信息的统一性和超前性优势,充分利用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实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良性互动,健全水产品市场体系,使其成为分散和转移水产品市场风险的有效工具。

水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针对水产品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实际情况,利用互联网、手机信息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信息传播载体相结合,保障水产品信息传播畅通,覆盖面广,加强水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强化对水产养殖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服务。成立水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专门机构,加强水产品市场供求与价格走势的分析预测,建设完善的水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制度,确保发布信息的及时、准确、有效,指导水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活动,有效减少养殖户和企业之间、养殖户和市场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养殖者生产科学决策的水平,减少因信息匮乏、信息传播不畅导致的水产品价格波动。

(《中国水产》 2012年08期)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