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属鱼类:花点魟
花点魟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
目:燕魟目Myliobatiformes
科:魟科Dasyatidae
属:魟属Dasyatis
种:花点魟D.uarnak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花点魟(拼音:huādiǎnhóng)
英文名:Reticulatewhipray
学名:Dasyatisuarnak(Forsskål,1775)
花点魟为魟科魟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南洋群岛、印度尼西亚以及南海和东海南部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拉伯。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列为:未予评估(NE)
▲花点魟线描图,作者:李文亮吕少屏路安民
命名者:(Forsskål,1775)
栖息深度:5-50公尺
中文名:花点窄尾魟
有毒鱼类:是
科中文名:魟科
经济性:否
▲花点魟标本
科号科名:F055Dasyatidae
食用鱼类:是
最大体长:200cm
观赏鱼类:否
其他中文名:豹纹窄尾魟、鲂仔、豹纹魟、花点魟、魟仔(台东)、花鲂(澎湖)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湾分布:东部、西南部
栖息环境: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区
模式种产地:红海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体盘菱形,前缘微凹,与吻端成60度;体盘宽比体盘长约大1.1-1.2倍,最宽处在体盘的中部。吻颇尖,相当突出;吻长等于体盘长的1/4,比眼间隔大约2倍。眼颇小,稍突出,眼径约与喷水孔稍小。口小,口前吻长比口宽大2.5-2.7倍。口底乳突4-7个,中部3个中的左右旁边2个最明显,最中央的乳突细小或消失;最外侧的2个存在,但小型,而内侧2个细小或消失。尾细长,为体盘长的3倍馀;背及腹侧面之皮褶完全消失;尾刺1枚。幼体背部中央自鳃区到肩带区有一小群圆锥形小棘,中央一列较大,且为黄色;成鱼之小棘分佈扩大,甚至整个尾部都有棘。幼鱼体背面白色而佈满黑点,随成长而渐呈灰色,但仍佈满黑点,成鱼则呈淡褐色,且黑点扩大成豹纹斑或云状斑纹;腹面淡白,边区褐色;尾部具黑白相间之色环,延伸至尾部末端。Himanturauarnak为本种之同种异名。
栖所生态 Ecology
底栖性鱼类,是最大型魟鱼之一。一般大多活动于沿岸的沙泥底海域,亦常随著高潮时而进入河口区或更浅的潟湖区,甚至也可被发现于珊瑚礁区的沙泥地。活动深度在5-50公尺间。常将身体埋入沙中,仅露出两眼及呼吸孔,伺机捕食,以小鱼、底栖虾蟹、蠕虫及水母等为食。尾刺有毒腺,是危险的海洋生物。
▲澳大利亚达尔文附近的海滩上喂养的两条花点魟和其他鱼类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红海及地中海东部(经由苏伊士运河)到非洲南部,东至法属玻里尼西亚,北至台湾,南至澳洲。台湾分布于东部及溪南部海域。
渔业利用 Fisheryuse
主要渔法为底拖网及延绳钓等。肉可食用,但具腥味,非重要的食用鱼;是受欢迎的垂钓鱼种;皮肤与肉被干制或用来生产皮革做成钱包与袋子;亦被使用于中药药材。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