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肝胆综合症的诊断及防治

发表时间:2017/11/07 00:00:00  浏览次数:390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肝胆综合症是近年来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发生较为频繁的鱼病之一,对草鱼养殖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肝胆综合症的症状因在外观上与烂腮病、肠炎、赤皮病有近似之处,极易被渔民误诊为传统的草鱼三病,导致错误用药,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耽误了鱼病的治疗,给渔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一、草鱼肝胆综合症的症状

草鱼患肝胆综合症后,其肝脏、胆囊、鳃、肠道等器官、体形以及活动情况都会出现异常,普遍性的出现尾鳍边缘发白发干,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烂鳃,但有别于一般的细菌性烂鳃病。轻症草鱼鳃丝暗红,充血水肿;重症草鱼鳃丝末端腐烂分裂,部分鱼类鳃丝上有绿色泥苔,没有明显的“开天窗”现象。此病潜伏期比细菌性烂鳃病时间要长。

2、肠道发炎。患病晚期的草鱼与一般的细菌性肠炎病症状较为近似,肠壁有少量血丝,肠道内无食物而充满黄色粘液,肛门红肿,患病早期的鱼类肠道内可能有少量食物,病症较轻。

3、患病草鱼肝脏失血肿大,变黄、发白或局部呈绿色块状,成为花肝,脂肪含量偏高,质脆易碎,组织松散。

4、患病草鱼胆囊膨大充盈,胆汁丰富,呈绿色或墨绿色,少数重症草鱼在死亡以前会有少量胆汁外溢,扩散至相邻的内脏器官或肌肉表面。

5、患病草鱼体色暗淡,背、腹部局部鳞片松散、晦暗,少数背部肌肉腐烂,部分患病草鱼胸腹部、眼眶、鳃盖、鳍基充血;尤其尾鳍基部充血明显,眼球突出并伴有血丝;部分鳍条末端腐烂分叉,以尾鳍最为严重,尾鳍边缘发白也是常见的表症之一

6、体形不正常,比正常鱼的较为短粗,腹部膨大,早期和晚期患病鱼类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现象,解剖后可见体内脂肪(油脂)富集

7、活动情况异常,发病初期池中病鱼漂游池边、反应迟钝、食量减少、病鱼体表无明显变化,摄食后出现窜游或痉挛,而重症草鱼几乎不摄食,在池边单独游动,多在凌晨死亡。

二、疾病的发生与危害

此病多发生于主要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精养塘,主要危害一龄、二龄草鱼鱼种。流行季节主要从5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都有发生,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

一龄草鱼鱼种的培育过程中,多在8月下旬或9月初发病,病情可持续30-40天,死亡率在20-40%。

二龄草鱼鱼种在摄食劣质配合饲料20—30天后,陆续发病,病情可持续1-2个月。

死亡率与发病程度、池塘环境以及采取的治疗措施相关,主要危害体重100-250克的草鱼,严重时死亡率可达30%或更高。

三、病因

可以导致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的直接原因有很多,来自饲料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五点:

1、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等违禁促生长添加剂,且含量偏高,导致鱼种生长过快,肝脏的脂肪含量偏高,形成脂肪肝,肝脏的功能弱化。

肝脏是最大的腺体,它除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吸收外,还把消化吸收的物质合成糖元、脂肪和蛋白质。此外对中间代谢、解毒、维生素的贮藏以及免疫物质的生成都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鱼种一旦形成脂肪肝后其肝脏内的胆小管被堵塞或压迫,胆汁的分泌、输送以及胆囊向肠道排放胆汁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苗种肠道内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各种营养元素尤其是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和B族维生素等的代谢与供应失常,苗种鳍条、鳃丝、肌肉等发生病变,肝脏功能逐渐丧失,其体质及抗病力急速下降。

2、乱用药物,如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等,或使用了副作用大、残留高的鱼药如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造成了肝损伤

3、饲料中各类营养成分不平衡,如蛋白质含量过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偏高或长期使用动物性脂肪和高度饱和脂肪酸等,导致饲料能量蛋白比过高。

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其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脏,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浸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脂肪含量过高,超出草鱼的需求,导致脂肪在鱼体内沉积过快,尤其是在肝脏中富集,形成脂肪肝,从而导致肝脏的功能减弱,机体的抗病力下降。

4、饲料中胆碱含量不足,满足不了鱼种的需求,导致鱼类生长缓慢,脂肪代谢紊乱,形成脂肪肝

5、饲料霉变或脂肪氧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等,会不同程度损害鱼体肝脏和其他内脏器官。此外,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池塘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浓度的超标,致病菌的大量繁殖也可以加速此疾病的蔓延,病情的恶化。

四、预防措施

1、正确选择饲料

养殖户在选择饲料时,应选择信誉良好,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厂商,注重品牌和质量,切忌将就凑合,贪图便宜。

优质的饲料不仅原料质量好而且营养全面合理,更适宜草鱼各阶段生长的需要。实际生产中,养殖户最好根据自己池塘里面草鱼的生长状况,在不同的阶段选择蛋白质含量不同的饲料,如:

一龄苗种培育期间使用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

二龄鱼种和商品鱼养殖使用蛋白质含量为26-28%的配合饲料。

当然如果饲料氨基酸配比平衡,为了提高产量,可以投喂高蛋白饲料。

2、优化养殖模式

滤食性鱼类(如白鲢、花鲢)和草鱼以及其他摄食性鱼类的搭配比例以及放养密度应科学合理,养殖户要逐年总结养殖经验和教训,逐步优化养殖模式。

3、科学饲养管理

科学投喂,切忌强制投喂、过量投喂。尤其是一龄鱼种培养阶段的前期应适量、均匀地投喂,投喂率在4%左右,以避免个体大小分化。

注重精饲料和青饲料的搭配,草鱼鱼种两寸左右时,开始投喂一定数量的浮萍;二龄草鱼鱼种在3月底至5月初适量投喂黑麦草。适时冲换水或泼洒生石灰等调节水质,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改善鱼类生存生长的水环境,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0cm,养殖水体应“肥活嫩爽”。

4、定期使用生石灰、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氯等药物,杀灭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病菌,药物预防使用剂量同治疗剂量,不应减半,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草鱼养殖中发生较为频繁的鱼病---草鱼肝胆综合症的诊断及防治

不要长期低剂量在饲料中添加对鱼类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喹乙醇、四环素族抗生素等。要做到合理用药,不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鱼药,如溴氯菊酯、敌敌畏、敌百虫、硫酸铜、敌杀死、林丹等,更不能用国家禁用渔药或以农药代替渔药施放于水体中。

5、勤观察,多检查

养殖期间,投喂饲料和早、晚巡池时多观察鱼类的摄食与活动情况,注意有无异样;另外每半个月对池塘内的草鱼进行一次抽样检查,观察其体形、体表及肝胆等内脏器官有无异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五、治疗措施

因为很多的养殖因素是不可控制的,有时即使做到最好的预防措施,还是会出现肝胆疾病的发生。只要科学的诊断发病原因,结合有效的治疗措施,亦能及时治愈。

发现养殖草鱼出现此类病症时首先要综合分析养殖池塘的水质条件、饲料品质、施用药物剂型及频率、摄入营养平衡等因素;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肝胆类疾病的发生都是上述几个因素综合所致,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发现此症建议首先停食两天,肝胆疾病主要是脂肪分解、代谢机能受阻,适当减少营养的摄入,能够有效的稳定、缓解此症。

2、此前施用化学药剂过多、品种较杂的池塘中先泼洒水质调节剂或解毒药物以沉淀、絮凝、络合一些残留化学制剂。

3、建议在养殖池塘中适量泼洒芽孢或EM菌,有效调节鱼体的渗透压,分解排泄多余的脂肪。

4、采取上述步骤1-2天后,基本上可以稳定鱼类病情,仔细观察待病情稳定后选择优质饲料投喂,开始可投喂正常投喂量的50%,并且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强效包被Vc、护肝或保肝药物,化成溶液均匀泼洒在饲料上,连续投喂4-5天,治愈机率一般超过95%。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饲料,可以用肝胆药拌米糠或麦麸投喂。

5、病情基本治愈后,可适当增加投饵量(采取每日递增法,一般每日递增投喂量的3-5%)。如有部分病鱼表皮有鳞片脱落导致发炎、出血症状,由于此时鱼体刚刚恢复,体质比较虚弱,建议使用硫醚沙星或聚维酮碘等温和性消毒剂进行外用泼洒消毒,治疗炎症。切勿使用漂白粉或强氯精等强刺激性药品,以免引起病情反弹。

(致谢原作者:施海涛 蔚明燕。本文由"水花鱼"配图并稍有修改)

另请参阅:

草鱼肝病(肝胆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症状、发疾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从五个源头预防草、鲫鱼肝胆病的措施

饲料蛋白过高对草鱼肝胆综合症影响(第110期)
鱼类肝胆综合症的病因分析与防治
解剖鱼体检查辨识肝胆状况(第145期)
草鱼新“三病”(细菌性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旧“三病”(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的防治

更多信息请登录点击网站http://www.yc6318.cn/,了解更多哦~~~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