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肝胆综合症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
近年来,肝胆综合症在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团头鲂等养殖鱼类中爆发率逐年升高,其引起的死亡率可达40%~60%。患病鱼因肝胆受到损伤,鱼的综合免疫抵抗力下降而易感染其它疾病,危害严重。每年的5月~10月是草鱼肝胆综合症的流行季节,而7~9月为发病的高峰期。
关于食饵性鱼类的肝胆疾病起因,应从三方面分析其致病源:疾病、营养、环境。
疾病:鱼类不可避免会被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发病,基本上所有鱼类一旦发生细菌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时,它自身的免疫系统肯定也会随之降低,诱发肝胆病变的几率就会大大提升。
(虹彩病毒感染)
营养:不同的品种在自然食物链中所处位置不一,它的摄食量及营养需求也不一样,比如配合饵料的出现,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蛋白质与能量比失衡。当蛋白质超过鱼体需要量时,多余的蛋白质会经过转化在肝脏中合成脂肪,并在肝脏中大量蓄积。
环境:以前我们认为环境不会导致鱼类内脏器官的病变,但随着高密度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环境因子引起的鱼类肝胆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下面我们以草鱼为例,简单谈一谈草鱼肝胆疾病的发生及防治机理。
鱼类肝胆综合症发病原因
1.投喂饲料过急或饲料蛋白含量过高,长期投喂杂粕含量高的低质饲料
2.对养殖水体中吃料鱼的现状估计不准,导致个别品种或大规格鱼种吃料过多
3.饲料存放时间过长或保存环境不佳,导致饲料内霉菌毒素超标,鱼食用该饲料后会导致肝胆病变。
4.长期滥用抗生素等药物,加重肝胆负担,损伤肝细胞。
5.料台分布密集或料台太少,局部密度过大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6.增氧机离投料区太远,投料区域长期处于局部缺氧状态。
7.养殖密度大却忽视调水,水质长期不好,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理化指标长期超标,导致鱼体的排毒系统(肝胆)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最后导致该系统崩溃,肝胆发生病变。
8.疾病本身带有的肝胆病变。
症状及流行时间
该病为目前水产养殖的头号杀手,由于其单发时本身致死率比较低、发病过程延续时间长被养殖户所忽视,肝胆一旦出现问题,鱼体的免疫力急剧下降,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快速下降,绝大部分细菌性的病害都是以肝胆综合症为诱因,导致大面积发病,治疗起来极其麻烦。是目前鱼病越来越难治的罪魁祸首之一。
1,体表检查:
病鱼体表粘液明显减少,手摸有粗糙感,鳞片极易脱落,部分病鱼可见尾鳍或背鳍末端发白;死鱼体表有块状粘液布满全身,眼球突出。常和肠炎、烂鳃、出血、链球菌等细菌性病一起并发。
2,剖检:
从腹部剪开,伤口只有少量血液流出,可见腹部大量充血,肝脏肿大,色泽异常,有花肝、绿肝、土黄肝等症状;胆囊肿大,胆汁颜色可能变为深绿、墨绿色、淡黄色、白色、或无色,部分肝脏易碎;肝脏与肠系膜及脂肪粘连;肠道大量充气,部分有肠出血症状。
3,流行时间在为3-10月,甚至全年都有发生。
鱼类肝胆综合症防治方法
1、发现该病时应先减料50%,肝胆疾病主要是脂肪分解、代谢机能受阻,适当减少营养的摄入,能够有效的稳定、缓解该病。然后在日料中加入肝胆类解毒药物(三黄散也可)。
2、如果养殖水体之前曾频繁使用过化学药剂的,应及时进行水体解毒,降解化学药物残留,解除水体中各类毒素对肝脏的危害。
3、本病和其它疾病并发形成综合症时,应优先治疗致死率高的病种。
4、后续水质调控一定要加强。
5、后续饲料投喂一定要把握好,不宜太急或蛋白含量太高,定期添加保肝护肝类药物。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