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非生物性鱼病

发表时间:2021/07/24 15:19:22  浏览次数:29983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非生物性鱼病鱼类在饲养中因水温变化、水质不良、机械损伤、食物缺乏、营养不当和化学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病害。

常见的非生物因素引起的鱼病有以下几种。

泛池(suffocation)

水中溶氧量降到不能满足鱼的生理需要时,鱼因此浮于水面而张口吸取空气,称为浮头。严重时可使全池鱼死亡,称之为泛池。一般发生在5~9月,因放养过密、水质过肥或天气闷热、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水中含氧量最低时易于发生,时间多在凌晨。

鲢、鳙等需氧量较高的鱼,甚至在半夜前就开始。鱼若长时间浮头,下腭会变得突出,背部色泽变淡。有时由于池底水温高于表层(多由雷阵雨造成),引起上下水对流,池底腐殖质被翻起而消耗大量溶氧,造成水中缺氧。草鱼、青鱼、鲢、鳙通常在水中含氧1毫克/升左右时开始浮头,低至0.4~0.6毫克/升就窒息死亡。预防泛池可在冬季干塘时,除去塘底过多的淤泥;天气闷热突变时,应减少投饵量,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严重浮头时,要及时加水或采取机械、化学等增氧措施。

气泡病(bubble disease)

患病的鱼苗肠道、体表或鳃丝上附着较多小气泡,鱼在水面不正常地无力游动。当气泡不大时,鱼还能反抗气泡浮力向下游动,但鱼体失去平衡,尾部向上,头部向下,时游时停;随着气泡的增加及体力的消耗,鱼失去游动能力而浮在水面,最后死亡。由于在池塘里过多施用未经发酵的肥料,不断分解消耗水中氧气,释放出甲烷等小气泡;或当水温高、光照强,藻类大量繁殖,光合作用旺盛,气体过饱和时(含氧量高达14.4毫克/升,即饱和度192%)而产生小气泡。气泡附在鱼体或被鱼吞食便引起气泡病。不用未经发酵的肥料施肥,保持水质新鲜,可预防气泡病。如发生气泡病,则应迅速换水或注入新水,防止病情恶化。

弯体病(scoliosis)

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椎弯曲,称弯体病或龙尾病,常见于新建的鱼池中。鱼苗或鱼种阶段,都可能出现此病。病鱼呈S形弯曲,有时则尾部弯曲,鳃盖凹陷或嘴部上下颌、鳍条等出现畸形,鱼发育缓慢、消瘦,严重时死亡。发生弯体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建鱼池水中含有重金属盐类,能刺激鱼的神经和肌肉收缩;缺乏某种营养素引起畸形;胚胎发育期受外界环境不利影响,或鱼苗阶段受机械损伤;寄生虫如粘孢子虫和复口吸虫侵袭鱼的中枢神经系统等都可以引起鱼体弯曲。预防此病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发病后查明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跑马病(running horse-like disease)

此病发生在从鱼苗饲养至夏花阶段,常见于草鱼、青鱼,鲢、鳙较少见。鱼苗下塘后十来天由于缺少适口饵料,鱼围绕池边结群狂游,如跑马状,故称跑马病。此外,雨量过多,地表水流入鱼池,鱼群聚集在流水处顶水,也会引起跑马现象。鱼过分消耗体力后,从消瘦至体力衰竭,直到死亡。预防的办法是放养鱼苗时不能过密,饲养10天后,投喂一些豆饼、豆浆或豆渣等适口饵料。发病后,可用芦苇从池边向池中横立,隔断鱼苗结群狂游的通道,并在池边投喂一些酒糟、豆渣或蚕蛹等饵料;或将草鱼、青鱼分养到已培养有大型浮游动物的池塘中。

萎瘪病(anemia disease)

多发生在鱼种培育阶段的后期,越冬池中的鱼种,常见此病。过分密养的鱼塘,如放养比例不当,投饵不足,可见此病。鳙最易患此病。病鱼体色发黑,身体干瘪、消瘦,头大身小,背似刀刃,身体两侧肋骨可数;鳃丝苍白,呈严重贫血现象。预防方法主要是掌握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投放足够的饲料;越冬前使鱼吃饱长好,尽量缩短越冬期停止投饵的时间。当发现萎瘪病时,立即增加营养。

脂肪过剩症(lipoidosis)

为常见的虹鳟营养性疾病,亦称脂肪性肝病。近年中国饲养草鱼因采用人工颗粒饲料,也发现此病。病鱼体色变黑,头部更明显,游动缓慢;肝呈黄色,有充血、硬化、肿大现象。草鱼病变表现为肝贫血、肥大,肝脂含量高达5%以上,细胞质充满脂肪,肝细胞核出现萎缩,肝功能严重失调能导致死亡。病变原因是由于长期投喂含脂肪较高或不易吸收的脂肪饵料,且饵料中含维生素的比例偏低。因此,对患病的虹鳟要及时投喂一些新鲜蔬菜,加喂酵母片和新鲜杂鱼类,少喂脂肪含量高的饵料;对患病的草鱼,可适当添加青饲料,以减少肝脂肪的积存。

化学物质引起的鱼中毒 

工业和生活污水,或农田使用的农药不经处理排至水中,易造成水体污染,引起鱼中毒死亡。污水中对鱼有害的因素很多,危害较大和较普遍的为硫化氢(H2S),当溶解在水中的硫化氢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就能严重地毒害鱼类。水的pH值为6.7~8.5,利于鱼的生活,过酸过碱对鱼鳃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都会有破坏作用,并能导致死亡。重金属的铅、锌、铜、汞、银、镍、镉、钴、铬、锰等达到一定浓度时,也能对鱼产生毒害作用。重者死亡,轻者毒素在体内积累,影响鱼的生长发育。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