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中国渔文化民俗:追求美好生活愿想,质朴自然内涵丰富

发表时间:2021/12/06 10:02:25  浏览次数:859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民间文学中的渔文化

在我国,鱼是一种对于人们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生物。从历史发展进程看,鱼从最开始的被简单做为生存资料慢慢地被赋予了其他更多的含义,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渔文化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得更加丰富,鱼在民间世俗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丰足象征与祛病灵药、神灵的化身和指示物、配偶与爱情的代名词、社会下层百姓的化身、传递书信的使者等角色,引导人们趋吉避凶,代表着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想。鱼的寓意也始终保持了其质朴、自然的特点。

龙和鲤(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我国,先民们最早是先渔猎而后农耕的,所以鱼作为最早的生存资料,其自身就具有物质文化意义。《诗经·卫风·硕人》记载:“河水洋洋,北流恬恬,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鱼也表达了先民们渴望收获与丰收的愿望。

“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的鲑鱼;“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的赤鱬;“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的虎蛟;“其状如鲤而大首”的鱃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的何罗之鱼;“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的滑鱼;“六足有珠,其味酸甘”的珠鳖鱼;“其状如鲤而鸡足”的巢鱼。都可以作为祛病良药。

从生存角度看,鱼通常不具有攻击性,被视为神灵。如“鲧禹治水”的传说,经过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鲧”的原形即是一条鱼,人们将鱼作为神明,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执著的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至今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先民们最早就是靠渔猎生活,但是从某程度上,和这些野兽又处于对立的位置,而鱼就是为数不多的几乎没有攻击性的动物之一,因此人们便很自然的对鱼产生崇拜之情,将其视为神灵或神灵指示物。我国的“水神”“河神”通常是“鱼”形象,同样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自商周时代起,“鱼文化”受到了来自“龙文化”和“凤文化”的冲击,产生了“龙尊鱼卑”的观念,但是“鱼”却仍然受到底层人民的喜爱。逐渐地“龙”上升成为了皇家贵族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鱼”真正作为被压迫对象出现是在秦汉之后。“龙”在汉初被尊为“帝王之种”后,鱼的地位就开始下降,低于龙、凤、白虎、龟等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动物,甚至不如一些白狐、赤兔、白燕等动物。《乌生八九子》写道“鲤鱼乃在洛水深渊中,钓竿尚得鲤鱼口。”由此可见在百姓心中,鱼是一种即使潜入深渊也难逃厄运的可怜之物。而鱼隐晦的含有“任人宰割”的含义,鱼是作为一种食物与人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如《山海经》中记载的鱼,大都被注明了肉质,食用效果等。不论带有怎样的神秘色彩,都难免会表达出“任人宰割”的悲剧色彩。正是社会老百姓对于生活的困苦艰难以及受到封建统治者压迫的一种不满的表达。因此“鱼”下行就成为了普通百姓的崇拜对象。

少数民族的渔俗

少数民族地区历经数千年的历史进程,积淀下了深厚的渔文化底蕴和内涵。这些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洗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灿烂的一部分。其传承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不仅可以刺激常规水产业发展,而且可以保留、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布依族 蜡染 鱼形图案(图源网络)

布依族对鱼的崇拜也是对鱼的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鱼被作为纹样历史悠久,在布依族传统文化中有明显痕迹,出土的史前陶器、玉器中便发现有鱼的纹样。布依族原始先民们还会从鱼身上抽象出在服饰及蜡染中常用的三角纹和菱形。至今,布依族地区鱼的图形随处可见,一些木、石雕刻制品以及竹编、织绵、蜡染、刺绣等工艺品上也常有鱼图案。

在云南白族地区,曾有不少的村子设有本主庙,一切祭祀活动都在本主庙举行。其中在喜州下边海舌上的村子所设的本主庙里,供奉的是“洱海灵帝”,帝位左侧立一神人,双手捧一托盘,盘内盛有一个大海螺,是当地人称作的“海螺神”;帝位右侧立一神人,头戴尖状帽,帽上有条鱼,即是人们称作的“鱼神”。因此,有人认为,海螺和鱼分别是古代白族的两个图腾。可见,海螺神和鱼神可能是由海螺和鱼图腾演变而来的。

白族 鱼尾帽(图源网络)

在饮食上,赫哲族以“杀生鱼”为特色,以刚捕捞上来的新鲜活鱼为原材料,添加调料直接凉拌着吃。京族人则会用鱼做成“鱼露”以便长时间保存。苗族人喜好腌制,有咸、麻、辛、辣、酸、甜六味,刺激人的味蕾,使人食欲大增。侗族与苗族相近,但腌制原料和味道也不尽相同,苗族正宗腌鱼一般用的是稻田放养的鲤鱼,侗族则有“侗不离酸,酸不离鱼”之说,侗族“酸宴”大部分用的是酸草鱼。黎族的食鱼方法更特别,要把煮好晾冷的干饭与腌制的鱼混合在一起发酵成“鱼茶”,半个月后食用。傣族善烧鱼,其一包烧鱼讲香,鱼混着盐等调料用芭蕉叶包起来放在火上烧,香味透过芭蕉叶飘香四溢,其烧鱼讲鲜,在砍来的竹筒里加水、油、盐在火上烧开后将鱼和野菜一起放入竹筒烧,鱼的味道十分鲜美。

水族 鱼包韭菜(图源网络)

“鱼包韭菜”是水族的第一名菜,相传居住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早期水族先民,因洪水、疾病、贫困、饥饿而采集了九种当地蔬菜和鱼虾合制成一种包治百病的良药妙方,治好了许多人。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药方失传了,为表达对先辈的敬慕和怀念,水族人民便用韭菜代替九菜,从而创造出今天的鱼包韭菜。其做法大致是:首先要将鱼沿背部剖开,但腹部相连,除去内杂后清洗干净,将宽叶韭菜、广菜填充在鱼腹内,再将两半鱼合拢,用糯米稻草扎牢,放入大锅内清炖或清蒸,几小时后食用。“鱼包韭菜”有着独特的烹制工艺、特殊的风味和食疗功能,常在隆重节日里款待客人,或在丧事作为祭品以表示对先辈们的怀念。

鲤鱼灯舞

我国清代就有以灯为道具舞出文字的“灯舞”记载,逢年过节或在祭祀之时,宫廷和民间往往都会进行灯舞表演。因鲤鱼寓意美好、令人喜爱,民间常以鲤代表鱼,在舞蹈时手持鲤鱼形状的彩灯,称为鲤鱼灯舞。鲤鱼灯舞作为民间传统舞蹈,寄托着人们“年年有余”“鲤鱼跳龙门”等美好愿望。

鲤鱼灯是鲤鱼灯舞的重要道具,尽管各地鲤鱼灯舞稍有不同,但鱼灯制作过程却较为相似。鱼灯的制作是一项涉及竹艺、剪纸、绘画、装裱、雕刻等多门工艺的综合技艺,包括选材、扎架、绘刻、裱糊灯身等环节。在选材上,鲤鱼灯以竹为原材料,需2-3年生长,且生活在潮湿而有阳光照射地方的上等竹子。扎骨架时,材料要削得细腻而光滑,特殊部位用蜡火弯曲定形,保证头、尾、鳍的灵活性。绘图时色彩对比要夸张,雕刻讲究变化性,如刻龙头时头随珠转,身随势旋。最后裱糊灯身则讲究绸布或棉纸的尺寸与框架大小相吻合,不留痕迹,再装上灯,这样做出来的鲤鱼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舞蹈时有章法地挥动,再配以打击乐伴奏,非常具有欣赏性。

我国江西、广东、川渝等地均有展现地域特色的鲤鱼灯舞。

大足万古镇鲤鱼灯舞是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产生于唐朝,唐朝末年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人们对过去的安稳生活怀念不已,于是每逢年过节便制作几个寓意美好富足的鲤鱼灯挂在家门口,以祈求幸福的到来。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到清末,鲤鱼灯从最初的挂灯发展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据传,大禹在巴蜀地区治水时,曾得到一尾鲤鱼的帮助,鲤鱼送了大禹一幅河图助他治水成功。世人为了纪念大禹和帮助他的鲤鱼,便在农历正月初四祭奠神明时,舞弄起鲤鱼灯表示谢意(宋杨川子《重庆大足地区鲤鱼灯舞舞蹈特征研究》)。由民间自发形成、用于祈福朝拜的宝顶香会节形成后,鲤鱼灯舞也成为其最具特色的一项风俗活动。

大足鲤鱼灯舞舞蹈抒情优美,模拟了鲤鱼在水中生活的各种自然形态和习性,表演得形态逼真,表现了春光明媚、碧波荡漾、鱼群欢跃的胜景。它寄托了人们对吉庆祥和的期盼和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景,蕴含着原始、朴素的美好期盼,更表达出勇于进取、不畏艰险的精神。

锦鲤文化

(一)观赏鱼锦鲤

在国内,人们视锦鲤为好运鱼、风水鱼。好的风水能让人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收获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容易获得成功;在风水学中尤其讲究以水为上,而在氤氲的水气中育有活物才能称作活水、肥水,长寿的锦鲤可以改善水质、清除污垢,被认为是是留住好风水的最佳之选,同时起到消解凶煞和招财纳福的作用。据史料记载,明代“三朝元老”叶向高一生酷爱丹顶锦鲤,当官前就养着一群丹顶锦鲤,当官后也有丹顶锦鲤伴随身边。而叶向高一生官运亨通,历经三朝,身为“独相”主政八载,即使仕途中稍有波折也是迎风而解,由此,丹顶锦鲤也称为“官鲤”,具有旺官运、旺考运等风水功用。

锦鲤(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互联网锦鲤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人创造出了中国特有的锦鲤文化。通过商家的营销活动和网络用户的传播,网民们对锦鲤的形象进行了再创造,使锦鲤这尾鱼完全跳出了传统意象,而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最早在网络中使用锦鲤形象的是公共社交媒体新浪微博上出现的用于“拜锦鲤,求好运”的博文配图。后来,商家借助人们“锦鲤即好运”的心理,用物质奖励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各式各样的转发抽奖活动接踵而至,“锦鲤抽奖”成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而且,运营“锦鲤求好运”形象的社交账号实则没有门槛限制,成本也极低,借助发布“转发锦鲤”主题的博文还可给商家自身增加关注度与转发量。线下亦如此,在生活中很多商店举办促销活动时都能见到诸如“锦鲤就是你”“遇见锦鲤”的广告语和活泼可爱的鲤鱼的形象。可见,锦鲤文化已从过去比较小众、门槛颇高的休闲审美情趣,正式被大众所信奉和接受,以图像、文字的方式融入了大众生活。

神秘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在目前发现的一千多处仰韶文化遗址中,鱼纹为主的陶器大量出土,学术界认为这类陶器源于一个以鱼为族徽的氏族,这一时期的彩陶鱼纹饰便已经具备东方艺术的主观性特征。彩陶的鱼纹饰多为侧面形象,且多会展开两组四个对称的鳍。这种纹饰需要应用从背上俯视点于一体的观察表现手法来呈现与塑造,该手法是我国传统艺术散点透视的源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几例鱼头形象便属于其中典型。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彩陶鱼纹饰直观展示了人们将自然界物体逐渐转变为符号的过程,也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认识。

西安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

人面鱼纹彩陶盆及其纹饰

瓮棺作为一种特殊的葬具,它的使用从新石器早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晚期。在那个生命得不到保障、死亡率极高的原始社会,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生与死结伴而行,这种“瓮棺”墓葬形式的出现与后期的石棺、木棺都具有共同的“灵魂不灭”的信仰和观念。故将夭折的婴孩放入形似葫芦的彩色陶瓮中埋葬,这蕴含着原始先民期望已经逝去的孩子能够重生的隐喻。

半坡遗址瓮棺群

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人面鱼纹盆,纹饰神秘莫测最令人回味无穷。关于这种图案代表的含义,学术界对于人面鱼纹的研究已经出现了近30种观点说法,主要有图腾说、神话说、祖先形象说、原始信仰说、面具说、摸鱼图像、太阳崇拜说、原始历法说等等,还有的认为是水草鱼虫或婴儿出生图,甚至还有外星人形象之说。

有人认为,人面鱼纹是半坡人劳动生活的艺术反映,半坡人住在靠近河水的地方,捕鱼为食,鱼对他们的生活太重要了,在半坡遗址发现了很多鱼钩、鱼叉,很多彩陶上也画着鱼,说明了这个问题。半坡人希望多捕鱼,把鱼和人组合成图案,是用来表达这种愿望;还有人认为人面是巫师的头像,他头戴三角形的高帽子,嘴里咬着鱼,正在搞巫术活动;但更多的人认为,人面鱼纹是半坡氏族的图腾,即鱼图腾氏族的族徽。因为动物图腾崇拜曾经广泛存在于史前氏族之中,考古成果已经证明,大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陶器纹饰是氏族的图腾标志。半坡人可能认为鱼与他们的氏族关系密切,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它,甚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祖先。也可能,半坡人看到鱼有大量繁殖后代的能力,于是崇拜它,祈求它的保护和祝福本氏族人员兴旺(韩鉴堂著.走近中国传统艺术: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

渔文化的概述与演变

中国渔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渔文化发端于旧石器时期,早在五万至一万五千年前,华夏祖先就有意识地将鱼类作为实践和艺术的创造的对象,寄托着先人敬畏自然,渴求美好生活和部族繁衍壮大的美好愿望。新石器时代,渔文化的发展迎来了早期的高峰。此后,渔文化在千年的时间里不断发展,在不同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成果。

例如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的涂红、穿孔的草鱼眶上骨即为我们提供了渔文化发端的例证。而在山顶洞人的社会中鱼类已经不仅仅作为人类食物而展现了文化功能,表达了人类的精神意象。又如鱼骨作为最早的装饰品,充分展现了早期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同时也表达着对于大自然的崇拜和征服自然的勇敢的心。到了新石器时代,在磁山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大溪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出现的各类捕鱼工具和琳琅满目的鱼图和各类标志,都表明了渔文化取得的巨大发展。而鱼类一旦摆脱了最初级的生存资料功能开始作用于人类的精神层面,渔文化便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繁荣。

青铜鱼钩,来自中国半坡文化遗址

人面鱼纹盆,来自中国半坡文化遗址

在千年的演进中,中国渔文化的演进呈现一个盛衰交替,螺旋上升的趋势,内涵不断丰富,不断传承,亘古绵延。陶思炎认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浓聚着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各类鱼图、鱼物、鱼俗和鱼话,构成了我国渔文化史上历时最久、应用最广、民俗功能最多、艺术特征最强的一条文化长链。”渔文化的跨越整个文明历史长河的发展得益于其内容可以不断地填充,内涵可以不断地丰富以及其功能的不断变化和扩展,这些动态的发展都给予了渔文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鲤鱼##我要上微头条##鱼##鱼类##吃鱼#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