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江鲟人工繁育研究工作进展顺利
在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中的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长江鲟人工繁育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未来,人工繁育的长江鲟将投放到天然水域,有望恢复其种群数量。
长江鲟是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级保护物种。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此后,一批“育鱼”科研人员努力攻关珍稀鱼类的人工繁育,越来越多退捕渔民转身投入“护鱼”队伍。一年来,捕捞活动对长江鲟的误捕和干扰得以基本消除,长江里已能发现长江鲟的踪迹。
这是2月25日在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拍摄的长江鲟。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2月25日,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工作人员在查看长江鲟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2月25日,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工作人员在查看长江鲟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这是2月25日拍摄的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这是2月25日拍摄的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这是2月25日在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拍摄的长江鲟。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这是2月25日拍摄的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2月25日,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工作人员在查看长江鲟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长江鲟,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其为极危级保护物种。
在2000年后,长江鲟的自然繁殖已经停止,种群基本靠人工放流维持。
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启动“十年禁渔”,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
一年来,捕捞活动对长江鲟的误捕和干扰得以消除,长江里已能经常发现长江鲟的踪迹。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