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现有浮游生物状况

发表时间:2022/10/13 04:06:59  浏览次数:486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据2022年10月10日《水产学报》网络首发论文"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调查(2017-2021)"载明:

2017-2021年,长江流域共调查到浮游植物8门750种属,以硅藻门种类数最多,共 309种属,所占比例为41.2%;其次为绿藻门,共244种,所占比例为32.5%;蓝藻门共102种,所占比例为13.6%。优势种7门96种属,以硅藻门占据显著优势,共48 种,所占比例为50%;蓝藻门其次,共21种,所占比例为21.9%;绿藻门19种,所占比例为19.8%。浮游植物密度均值为149.22±319.62×104cells/L,变动范围为 0.07×104cells/L~2493.69×104cells/L;生物量均值为1.2418±2.4917mg/L,

变动范围为0.0011mg/L~21.0722mg/L;密度和生物量均呈现出两湖 >长江支流 > 长江干流下游 >长江干流上游的格局。
2017-2021年,长江流域共调查到浮游动物463种,其中原生动物135种,占比 29.2%;轮虫131种,占比28.3%;枝角类75种,占比16.2%;桡足类86种,占比 18.6%;其它37种,占比7.8%。全流域浮游动物密度范围0.02~3228.11 ind./L ,平均值484.76±884.40ind./L ;生物量范围0.00~6.64mg/L,平均值0.73±1.50 mg/L;密度和生物量也均呈现出两湖 >长江支流 >长江干流下游 >长江干流上游的格局。
2017-2021年,长江流域共采集底栖动物548种属,隶属于6门11纲138 科。全长江流域底栖动物出现频率在5.9-70.6%之间,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河蚬,其次是淡水壳菜和钩虾类。长江流域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373.1±376.0ind./m2,变动范围为 9.3~1340.5ind./m2;平均生物量46.9±98.1g/m2,变动范围为0.1~129.2 g/m2。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