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与管理现状
目前,由于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市场发展,人们对于鱼、虾此类的水产品需求量逐渐增多,渔业捕捞行业也逐渐增多[1]。但是,过度的海洋捕捞以及人为导致的水体污染致使世界范围内的渔业资源情况均出现明显的下降。从联合国的粮食及农业组织上评估结果来看,当前全球中拥有评估信息的五百二十三个鱼类种群的百分之八十已经被完全开发或者是过度开发、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海洋鱼类种群,尽快恢复海洋生态平衡以及恢复渔业资源,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系列化的渔业管理制度和策略[3]。增殖放流技术的出现不但有助于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并且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渔业资源短缺的问题。
1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主要功能
在天然水域当中科学、规范的增殖放流水生经济物种的种苗,通过规定时间之后,能够提升水源中水生生物的数量,改进鱼类资源群体的组成结构,缓解目前各国渔业资源退化衰退的情况[3]。梧州市地处三江水口,之前渔业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目前渔业量降,种类减少,当地选择青、草、鲢、鳙、鲮鱼品种增殖放流意义。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三年青、草、鳊(鲢)、鳙、鲮共300万尾规格鱼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以及生态修复成果显著。除此之外,渔业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可以快速的补给水域中生物群数量,促使水生生物种群结构的平稳,以防物种出现灭绝。此是拯救水生濒危物种,确保生物多样化的良好办法。
2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现状
2.1 渔业资源种苗繁育技术现状
渔业资源种苗的繁育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但影响着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还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上,以及水生生态恢复上打下了稳固的技术基础。此前,日本在渔业养殖和增殖放流上都获得了不错的成效,这和他们已有的较为成熟的人工渔业繁育技术紧密相关。不过, 和运用至水产鱼类繁育技术有所不同,需进行增殖放流的水域鱼类品种通常有着比较复杂的生存情况,或是对于外在环境变动非常敏感[4]。此外,相较于自然环境,人工打造的繁育环境比较的封闭,生存的条件也比较柔和其可控性较强。为了提升放流水域鱼类品种的外在环境顺应能力,以防由于遗传变异导致的生态污染,所以用于培养放流鱼类品种的亲本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
2.2 放流品种的选择情况
水生鱼类资源增殖放流的品种挑选首要就是选择原种,不能选择杂交物种、转基因物种以及外来物种等等品质不纯的品种。在此方面,特别要提出的就是,选择外来引进品种进行放流要十分的谨慎。再者,应该挑选种苗培育技术较好,可以完成多量培育,并且成本较低、成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由此才能够缩减放流区域的生物链,提升放流区域的鱼类资源数量。
2.3 种苗放流规格情况
决定放流区域的最佳种苗大小是保障放流质量的关键基础。放流规格比较大的种苗得到的成活率会比较高,不过成本也比较高。从客观理论上看,最适应的种苗规格应该是放流入海后存活情况较好最小体长种苗。各种鱼类品种,个体差别适合放流的种苗大小是不同的。即便是同种鱼类,所在区域不同,适合放流的种苗大小也很可能不同。因此,应该进行多次实验和实践之后再决定最佳的种苗放流规格。
3 渔业资源增殖放管理现状
3.1 增殖放流有着一定的盲目性
尽管对渔业资源进行增殖放流能够在很多程度上恢复水生生物资源的平衡,但是出现反作用的情况可能性也是较大。放流之后生态出现失衡,物种关系出现破坏,原来生物种群受到威胁的情况在国内和国外也都曾发生过。从国家政府层面还没有针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情制定相应具体的政策和规定。在挑选合适的放流物种,决定放流物种种苗规格等等方面依旧有着一定的盲目性,使得水生生物多樣化以及水域环境质量的潜在问题日渐显著。
3.2 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评价增殖放流成效是放流工作当中关键的环节,不仅能够让增殖放流工作责任方展开成本效益分析,获得精准的成本效益消息,与此同时还可为之后改善放流措施、落实适用化管理带来关键的参考数据。不过,中国在水域鱼类生物的标记以及回捕上的经验较少,选择的放流品种上,大多数都没进行标记,加之标记的设备以及技术都比较的落后,导致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难度加大,效果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3.3增殖放流的配套措施仍需增强
在无法高效控制外在因素干扰的状况之下,只是凭借增殖放流是不能够达到渔业资源恢复的目的的。比如在进行增殖放流的过程中,没有相应有效的配套保护措施,没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管理,通常会因为过度捕捞以及海水污染等致使天然水域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以及渔业功能出现减化,由此对放流的种苗带来威胁,最后严重影响放流的成效。除此之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如果缺少政策制度保护,是不能建成长效保护机制的,偶尔性的增殖放流活动对于恢复渔业资源起不到较大的帮助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事业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当前,中国各地组织进行渔业资源增殖工作依旧欠缺科学、健全的规划,放何种苗,以及放多少如何放,放之后的成效如何等等都欠缺科学的指导规范。因此需要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以及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机制,科学合理评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成效,使得有效的增殖放流得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少龙,胡学敏.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19年深圳湾海域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J].中国经贸,2019,(11):110-114.
[2]付贵权,高海涛,肖海斌, 等.澜沧江土著鱼类叉尾鲇人工繁殖鱼苗野化及放流关键技术研究[J].水产养殖,2019,(8):29-32,35.
[3]倪静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和管理现状研究进展[J].水力发电,2015,41(5):55-58,66.
[4]冯晓婷,杨习文,杨雪军,等.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江苏段鳙增殖放流效果评估[J].中国水产科学,2019,26(6):1185-1193.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