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业绿色食品现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4/12/12 18:28:23  来源: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9年2期  浏览次数:22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中国渔业绿色食品现状与思考

康升云,李燕华,王海华*,吴 斌,张斌华,陈翠云

(1. 江西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江西南昌 330046; 2.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39; 3. 东乡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江西抚州 331800; 4. 余江县宏鑫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江西鹰潭 335200)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绿色食品立足打造精品,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服务出口贸易,质量安全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卫生安全指标超过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1]。渔业绿色食品是指产地环境条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要求且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一类水产品。渔业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主导产品[2],大力发展渔业绿色食品,对于保护渔业生态环境、转变渔业生产方式、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渔业绿色食品兼具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17〕56号),指出要“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3]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水产养殖业要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从过去拼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向更高质量、更好效益和更可持续地发展[4]。

1 渔业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1.1 渔业绿色食品的产品规模

渔业相对于种植业、畜牧业,其面积或产量都要小很多,而且渔业绿色食品认证难度相对较大[5],因此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水产品数量相对较少。201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的《绿色食品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10日,全国绿色食品产品总数达到24 027个,其中水产类产品644个,占全国绿色食品产品总数的2.7%。水产类产品包含水产品482个,产量20.77×104t;水产加工品162个,产量5.58×104t。全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 1 327.1×104hm2,其中水产养殖面积24.26×104hm2,占全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的1.83%(表1)。2016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6 901.25×104t,绿色水产品总产量为26.35×104t,占总产量的0.38%[6]。2016年中国水产养殖面积 834.63×104hm2[6],绿色水产养殖面积占总养殖面积的 2.9%。

1.2 渔业绿色食品的产品种类

目前,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渔业绿色食品主要集中在青鱼、草鱼、鲢鱼、鳙鱼4大家鱼,以及鲤鱼、鲫鱼、鲈鱼、鳜鱼、翘嘴鱼、黄颡鱼等常见鱼类和虾、蟹、甲鱼等特种水产品种类。其他水产类产品相对较少,例如泥鳅;仍有尚未开展认证的产品种类,例如黄鳝。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网站查询,截至2018年4月19日,全国只有2家企业通过绿色食品——“泥鳅”的认证且在有效期内,分别是重庆华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色食品企业信息码GF500118148283)认证了“泥鳅(活)”产品,安徽孔津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绿色食品企业信息码GF340321110438)认证了“泥鳅”产品。未查到“黄鳝”相关认证企业和产品[7]。

1.3 渔业绿色食品的生产资料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是指获得国家法定部门许可、登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以及《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经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核准,许可使用特定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的生产投入品。涉及渔业绿色食品生产的生产资料有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经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网站查询,截至2018年4月19日,全国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企业有121家,其中水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企业仅5家[8]。

1.4 获得渔业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6年,获得渔业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县级)共有4 640家,产品12 695个,占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和产品总数的45.9%和52.8%。其中获得渔业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省级、地市县级龙头企业分别为333家、1 666家和2 641家,分别占认证企业总数的3.3%、16.5%和26.1%;产品分别为1 249个、4 965个和6 481个,分别占认证产品总数的5.2%、20.7%和27.0%。由此可见,获得渔业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11]。

表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Tab.1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rea of green food production

注: 2016年《绿色食品统计年报》

Note: 2016 "Green Food Statistical Yearbook"

2 渔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绿色水产养殖规模受限

相对于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对水体环境有直接的依赖性,水体情况影响养殖产量,水质条件决定了水产品品质,环境温度关系到水产品养殖周期。从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来看,绿色水产养殖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渔业绿色食品企业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沿江省份、沿海省份和其他水系发达的省份。南方省份明显多于北方省份,东部省份多于西部省份。201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的《绿色食品统计年报》数据显示,全国绿色食品(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监测面积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安徽省(5.28×104hm2)、青海省(4.16×104hm2)、黑龙江省(3.64×104hm2)、湖北省(2.81×104hm2)、湖南省(2.55×104hm2)、江苏省(1.54×104hm2)。在获证的渔业绿色食品中,水库湖泊等大水面养殖的产量和面积占绝对优势,然而,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对传统“肥水养鱼”方式进行了限制,特别是对水库湖泊等大水体网箱养殖、人工投饵养殖等进行了禁止或限制[12],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渔业绿色食品的发展。

2.2 绿色水产养殖难度较大

在池塘养殖中,除了套养品种无需单独投饵外,主养品种几乎都要通过投喂饲料等人工饵料来提高效益,但现有的绿色水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较少,而且针对的水产养殖品种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绿色水产养殖需要。在池塘等小水体精养时,养殖密度相对较大,更容易发生病害,加上通过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的渔药缺乏、绿色食品可用药物相对较少[13],因此养殖病害发生风险较大。在大水面养殖中,存在绿色水产饲料短缺、渔业病害防治困难等问题,同时面临较大的水域生态环保压力,大规模发展绿色水产养殖难度较大。

2.3 绿色水产养殖原料缺乏

渔业绿色食品标准定位相对较高[14],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转基因的投入品,包括转基因的种苗、动物疫苗、饲料及饲料原料等。尤其是存在转基因的饲料及饲料原料问题,无法满足水产养殖需要。以豆粕为例,中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大豆[15],国外转基因大豆迅速进入了中国市场。转基因大豆的用途主要是榨油,剩余的豆粕基本用作饲料的植物蛋白来源,由于中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较高(约为86%)[16],造成以豆粕为原料制成的水产饲料符合绿色水产养殖规定的数量不断减少。绿色水产养殖饲料及饲料原料存在缺口,严重影响了渔业绿色食品发展。以内陆水产大省——江西为例,2016年底渔业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0.155×104hm2,约为同期无公害农产品(渔业)产地认证面积(3.22×104hm2)的5%[17]、约占全省水产养殖面积(43.82×104hm2)的 0.35%[18]。

2.4 渔业绿色食品综合效益不佳

中国渔业绿色食品主要以鲜活形式销售,精深加工水平较低,渔业及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程度不高[19]。水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比较特殊,养殖生产周期较长、流通消费时间较短。大众消费者更倾向于鲜活水产品,喜欢食用河鲜、海鲜产品,部分死亡的水产品基本没有商品价值甚至还有毒害作用。鲜活水产品的运输要求条件也相对较高,需要保证氧气供应和优良水质,因此很难长距离运输和销售。鲜活水产品销售量非常有限、水产品精深加工不多、渔业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偏少,影响了渔业绿色食品及相关产业发展,造成渔业绿色食品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无法充分体现。

2.5 渔业绿色食品品牌影响不强

绿色食品品牌的创建和推广,对于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和价值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20]。然而,部分水产养殖者还不清楚渔业绿色食品养殖具体要求、如何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等,极大地影响了绿色水产养殖理念推广和实践。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基本概念、发展意义、真伪识别等也不甚了解,无法充分发挥绿色食品引领绿色消费的作用。渔业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21],渔业绿色食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22],从而影响了渔业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3 渔业绿色食品发展建议

3.1 鼓励发展绿色水产养殖

积极发展大水面绿色水产养殖,鼓励通过种草养殖草食性鱼类、不投放人工饵料、低密度养殖等方式发展绿色水产养殖。通过人工种植饲料原料配制绿色水产饲料、利用中草药防治病虫害等,在池塘中养殖特种水产品品种,扩大绿色水产养殖规模。积极发展稻鱼共生[23]、稻蟹共栖、稻虾共作、藕田养鳅、茭田养鱼、鱼菜综合种养等绿色生态种养,引导渔业绿色食品认证,发挥渔业绿色水产养殖生态经济效益[24]。

3.2 开展渔业绿色食品技术研究

通过降低养殖密度、加强水质调控、投喂营养平衡的饵料等方法,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力,降低渔业病虫害发生风险。开展渔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推广鱼病中草药防治方法,应用动物疫病生物防治制剂[25],减少对化学渔药的依赖性。应用水质调节、底质改良等绿色环保技术,维持养殖水体动态平衡。集成渔业绿色食品养殖技术,制定渔业绿色食品养殖技术规程,提高渔业绿色食品养殖标准化水平。

3.3 打破绿色食品生资供应瓶颈

针对现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不足问题,特别是缺乏绿色水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绿色渔药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鼓励现有的饲料、兽药生产企业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管理,申请并通过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为渔业绿色食品养殖提供充足的绿色食品生产资料。通过发展人工种草养鱼、种植非转基因饲料原料加工生产绿色食品饲料,全部或部分替代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供应,养殖安全优质的渔业绿色食品。

3.4 发挥渔业绿色食品示范引领

对于绿色食品企业存在生产规模小、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26],要加大政策项目支持力度、增加渔业绿色食品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渔业绿色食品养殖、扩大水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绿色食品产业链、创立渔业绿色食品品牌,打造渔业绿色食品发展“航空母舰”,带动渔业绿色食品及相关产业集群发展[27],发挥渔业绿色食品在中国农产品生产中的引领示范作用[28]。

3.5 加大渔业绿色食品宣传力度

鼓励渔业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各类绿色食品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开设渔业绿色食品专卖专营店或展示体验店、建立渔业绿色食品网络营销平台,宣传展示渔业绿色食品精品,打造渔业绿色食品品牌。大力宣传渔业绿色食品养殖理念、认证目的意义、产品鉴别和选购,提升渔业绿色食品的消费者信任度和品牌影响力,营造“优质优价、高质高价”的渔业绿色食品生产消费良好氛围[29],达到引导渔业绿色生产、引领绿色生活的目的[30]。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