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鳞鲃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技术

发表时间:2017/11/24 00:00:00  来源:河北渔业  浏览次数:267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蔡灵 杨志江 孙彩娟 王晓宁 李岁艳

摘 要:邯郸市曲周东湖水产良种养殖场从黑龙江引进大鳞鲃(Barbus capito)后备亲鱼768尾,尾重1.8 kg。经过3年的人工培育,亲鱼性腺已发育成熟,2015年筛选12条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催产雌鱼5条,尾重3.9~4.1 kg,雄鱼7条,尾重2.41 kg。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112万粒,受精率达67%,表明大鳞鲃亲鱼的培育已在当地获得成功。

关键词:大鳞鲃;亲鱼;培育;人工繁殖

大鳞鲃(Barbus capito),属鲤科、鲃亚科、鲃属,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咸海,为洄游性鱼类,主要栖息于咸海水域,产卵时主要洄游至该国阿姆河中,是该国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它具有食性广、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耐盐碱、适应性强等特点,一般成鱼可达3.0~6.0 kg[1]。邯郸市曲周县盐碱水域资源利用率较低,虽然早在1987年河北省水产研究所陈惠彬等同志就在曲周县进行了盐碱水域淡水养殖梭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系统研究并获得重大创新和突破,并通过部级鉴定[2],但曲周的盐碱水域养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丰富曲周乃至邯郸市黑龙港流域地区养殖品种的数量,提高水产养殖行业的整体效益,2013年特从黑龙江引进大型经济鱼类大鳞鲃进行亲鱼培育试验。经过3年的持续养殖,大鳞鲃亲鱼在黑龙港流域生长迅速,性腺发育良好,于2015年进行人工催产繁育成功,为当地大面积养殖大鳞鲃并确保苗种的供应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该试验项目位于邯郸市曲周县东湖水产良种养殖场,试验池塘面积0.4 hm2,池塘水深3 m,水源为地下水和地上水相结合利用。水质标准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四季用水均有保障并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鱼池配备有一台3 kW增氧机和一台自动投饵机。

1.2 亲鱼放养

1.2.1 亲鱼的来源 试验用大鳞鲃亲鱼从黑龙江引进,均为2龄鱼,雌雄比例为1∶1。

1.2.2 亲鱼的放养数量 放养尾数768尾,尾重1.8 kg。放养时间2013年8月12日。池塘水深保持在1.5~2.5 m。同时放养鲢鱼300尾,规格50 g,用于调节水质。

1.3 饲养管理

1.3.1 饵料投喂 一年按照季节分为秋季投喂、冬季投喂、春季投喂等三个阶段。秋季投喂为7-11月,该阶段是重点,此时水体温度高、亲鱼食欲旺盛,应注意饵料投喂量,以鱼体重的30%为宜,并保持中度肥水。冬季投喂为12月-次年2月,该阶段水温渐低,大鳞鲃的摄食量减退,可视天气情况适量投喂少量饵料。春季投喂为3月-6月,该阶段水温回升,亲鱼摄食欲逐渐回升,此时按亲鱼体重的2%~5%投喂鲤鱼饵料。一年中为保持养殖水体的肥度,每3个月施鸡粪一次,施肥量300 kg,一年施用2~3次。

1.3.2 水质调节 在养殖过程中地下水占60%,井水温度18~21 ℃,地上水占40%,水温22~28 ℃,每10 d加入井水一次20~25 cm,同时加入地上水30 cm,混合使用保持水温基本稳定。池塘水深在整个养殖周期中保持在2 m左右。

1.3.3 鱼病防治 在养殖期间,为保持亲鱼的健康生长,每月泼洒0.3~0.5 mg/L的二氧化氯或0.15~0.2 mg/L聚维酮碘1~2次,每月使用康神一号(二硫氰基甲烷)浓度3 mg/L药物预防一次,每两个月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一次,用量为300 kg/hm2,稀释后全池泼洒。

1.4 人工催产繁育

1.4.1 亲鱼性腺成熟 经过三年的亲鱼培育,亲鱼体重增加到尾重3.8 kg,经检测,多数亲鱼卵的成熟度可满足要求。生殖季节,雌鱼腹部膨大而柔软,腹部向上其中线下凹,轮廓明显,卵巢有移动状,用手轻捏有柔软感,位于雌鱼肛门和尿孔半月缝隙间的生殖孔明显张开。雄鱼无此孔,体瘦长,故此时的雌、雄鱼明显可辨。2015年5月18日检测21条雌性亲鱼,卵已发育至第Ⅳ期,3条雄性亲鱼用手轻挤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从泄殖孔溢出,均已达到性腺成熟。

1.4.2 亲鱼人工催产试验 2015年5月26日选择成熟度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试验。催产剂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促黄体激素释放素类似物(LRH-A)合剂,根据亲鱼发育的成熟度注射相应剂量的催产试剂。此次催产共取性腺成熟的雌鱼5条,尾重3.9~4.1 kg,雄鱼7条,尾重2.4 kg。采用干法授精的方式进行人工授精,首先擦干雌鱼鱼体,先将卵挤在光滑的干瓷盆内,然后同样方式将雄鱼精液挤于卵上,用羽毛轻轻搅匀,静止3~5秒使其完全受精[3]。

将受精卵放入孵化槽内进行流水孵化,孵化早期水流微弱,以后逐渐增大水流至出膜前,定时搅动鱼卵,在孵化过程中,鱼卵对溶氧的要求高,水中溶氧要保持在7~9 mg/L为宜,定期对受精卵用3%的盐水进行浸洗,在孵化期间受精卵的颜色会随着胚胎色素的变化逐渐加深。

2 结果

2.1 养殖池塘投入成本效益情况

此次池塘养殖大鳞鲃亲鱼试验过程中,饵料系数为1.8,在能耗方面,主要是电、药物。按照总收入和效益来看,共引进雌雄比为1∶1的大鳞鲃亲鱼768尾,三年的养殖中,亲鱼成活753尾,成活率98%。尾重由放养时的1.8 kg增至试验结束时3.8 kg,尾增重2 kg,扣除死亡原因,亲鱼总增重1 479 kg。按亲鱼价格100元/kg计算,每尾增效益200元,出塘鲢鱼408 kg,按5元/kg计算,鲢鱼产值2 040元(表1)。

2.2 人工催产情况

此次催产试验共采集受精卵112万粒,受精率67%,孵化水花鱼苗36万尾,培育乌仔鱼苗11.2万尾。

3 分析与讨论

野生大鳞鲃主要存在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咸海中,当性腺发育成熟后,逆流洄游至咸海的淡水河流中的适宜场所进行产卵[1]。我国在2008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首次报导人工繁殖成功,为大鳞鲃在我国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4]。但对于大鳞鲃亲鱼在盐碱水域的养殖还鲜有报道,本次试验着重考察大鳞鲃亲鱼在曲周乃至整个黑龙港流域的人工培育情况。截止目前的试验结果表明,大鳞鲃亲鱼顺利在河北省南部平原黑龙港流域的人工池塘内养殖成功并达到性腺成熟。在经过人工催产孵化后能够成功获取大鳞鲃苗种。对于下一步在整个黑龙港流域进行该鱼的推广有重要意义,能够进一步丰富河北省盐碱水域的养殖品种,增加渔民养殖效益,促进河北省南部地区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尼克里斯基 L B.分门鱼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186-189

[2] 陈德隆.我国鱼类全人工繁殖技术上又一重大突破—淡水养殖梭鱼全人工繁殖技术通过部级鉴定[J].河北渔业,1987(2):74

[3] 李中科,于传军,闫保国,等.大鳞鲃人工繁育试验报告[J].河北渔业,2014(12):30-31

[4] 耿龙武,徐伟,蔺玉华,等.大鳞鲃人工繁育技术初报[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32(2):218-220

(河北渔业  2015年12期)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