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在上海开幕,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出席大会并讲话
9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农业农村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亚太区域水产养殖中心网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以“面向食物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为主题,全面总结近十年全球水产养殖发展成就,分析全球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机遇、问题和挑战,提出未来十年水产养殖业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
9月23日,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将上海临港新片区召开。这是十年举办一次、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全球水产养殖盛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进行全球直播。来自世界各地的水产养殖专家汇聚一堂,共商全球水产养殖大计。上海/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博士今天开幕指出,水产养殖对满足全球食物所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仍需促创新、保公平,确保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本届大会是由粮农组织与中国农业农村部和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络主办的第四届大会,此次大会主题为“面向食物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将全面总结近十年全球水产养殖发展成就,分析全球水产养殖发展的机遇、问题和挑战,分享成功经验,提出未来十年水产养殖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推动全球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并发布“上海宣言”。大会期间,中国农业农村部将主办“促进可持续水产养殖发展的南南和三方合作高端圆桌会议”。
据悉,本届大会会议为期三天,会议期间还将举行3场主旨报告、3场特别报告及9个分论坛,以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举行,并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直播。参加本次大会共有2700余人,其中,线上参会2200余人,来自120个国家、地区和经济体及有关国际和区域组织。线下参会500人,并吸引了19个国家和经济体驻华使节赴现场参加大会。
大会日程初步安排
9月23日下午举办开幕式,邀请相关领导致辞,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水产养殖中心网及相关国家(经济体)代表发言。
9月23日晚上举行主论坛,围绕中国水产养殖贡献、全球水产养殖状况和《上海宣言》策划三场主旨报告和水产养殖领域投资、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非洲水产养殖等三场特别报告。
9月24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促进可持续水产养殖发展的南南和三方合作高端圆桌会议”。这是新世纪以来首次就水产养殖举行的南南和三方合作高端圆桌会。16个国家和经济体代表,其中部长级代表12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代表参加高端圆桌会。
9月23日晚上和9月24日下午召开分论坛,全球专家和从业者还将围绕水产养殖系统、水产养殖饲料、水产养殖政策、水产养殖创新、水生生物安全、水产养殖产品价值链和市场等9个方面的议题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
9月24日晚上将组织青年学者优秀海报评选,讨论并通过《上海宣言》。
中国的水产养殖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开始了鱼类养殖活动。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在《周颂·潜》这首诗中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古人养殖鱼类的方法和养殖种类。
伴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还普及了各种水产养殖技术。中国的水产养殖人突破了一项又一项技术,让西北边陲的农村也能告别“吃鱼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优质蛋白质,也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
中国水产养殖,为全球食物供给作出重要贡献
2020年,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达5224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79.8%,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60%以上,连续32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水产养殖主要品种达80种以上,养殖水产品人均年占有量约37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中国国民的动物蛋白质消费约四分之一来源于养殖水产品。目前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水产养殖大国,这也从一个方面有力地回答“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随着中国的水产养殖人突破了一项又一项技术,中国的水产养殖业还解决了农民生计问题,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了乡村振兴。中国水产养殖业,已由农业经济中的副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增加农(渔)民收入、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总数将达到100亿,人口的激增首要面临的就是食物的紧缺,水产养殖在全球食物生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是负责任的渔业大国
中国继承并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涸泽而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出了海洋捕捞“零增长”计划、休季休渔、新“双控”、资源总量控制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在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近年来,中国水产养殖业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指导下,大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集成创新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强化养殖尾水综合处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产养殖既为百姓提供优质、安全、绿色、生态的水产品,又提供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秀丽景色,路平塘整、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渔区美景随处可见。以“水清、景美、鱼肥”为特点的绿色水产养殖,为“服务人类美好生活,构建全球生态文明”做出了新的贡献。
据测算,目前我国海水贝藻养殖和淡水滤食性鱼类等养殖,每年对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相当于每年造林100多万公顷,对改善大气环境、按照既定目标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还积极向国际传播先进水产养殖技术,促进“一带一路”国际渔业教育合作。中国已为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4000多名高级渔业管理官员和技术人才。当前世界上有超过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每年只要有少量的稻田应用稻渔种养技术就能多产出几百万吨的水产品,还能提高稻田的适应能力以便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在推进的稻渔综合种养系统得到了FAO的高度评价,正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诗经·小雅·鱼丽》有云:“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处一个世界。相信通过本次大会,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开创世界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人类提供更好、更多的水产养殖产品,为世界渔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海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临江傍海,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上海还是中国水产养殖学科的诞生地,早在1921年,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养殖科。近百年来,上海建立了一批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水产教育与研究机构,为水产养殖技术的攻关、推广、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作为这次大会的承办地,在不断创新的水产养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中,在全球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任务中,必将提出更多的上海方案、上海智慧!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