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鱼
“永川水花”生产品种:
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鲤鱼、鲫鱼(异育银鲫"中科5号"及"中科5号"、异育银鲫、方正银鲫、彭泽鲫)、鲶鱼、武昌鱼(团头鲂"蒲江1号")、禾花鱼(乌鲤)、锦鲤、兴国红鲤、翘嘴红鲌(翘壳)、裸鲤、大鳞鲃(淡水银鳕)、鳜鱼(桂鱼)、匙吻鲟(鸭嘴鱼)、杂交鲟、加州鲈鱼、黄颡鱼(黄辣丁)、胭脂鱼、岩鲤、青波(中华倒刺鲃)、乌鱼、蒙古红鲌(红尾巴)、白甲、虹鳟、丁桂(丁鱥)、花䱻鱼、华鲮、斑点叉尾鮰(钳鱼)、俄罗斯金草鱼、马口鱼、生物工程鲫等等。
马口鱼:既是垂钓佳品,又是观赏原生鱼名品,还可美味食用!
马口鱼是一种鲤科、马口鱼属类生物,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长,口大;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后端延长达眼前缘,其前端凸起,两侧各有一凹陷,恰与上颌前端和两侧的凹凸处相嵌合,形如马之口,故名"马口"鱼,意指口部像马儿的嘴巴。马口鱼,肉质细,口感好。马口鱼既是垂钓佳品,又是观赏原生鱼名品,也可美味食用,马口鱼特别容易上钩,肉质口感绝佳。在我国分布很广,从东北的松花江、嫩江到黄河干流的中下游及珠江水系均有马口鱼。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境内也有马口鱼。
(马口鱼:上下颌相嵌,形如马之口)
生物学特性
马口鱼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长,口大;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后端延长达眼前缘,其前端凸起,两侧各有一凹陷,恰与上颌前端和两侧的凹凸处相嵌合,形如马之口。眼中等大。侧线完全,前段弯向体侧腹方,后段向上延至尾柄正中。体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浅蓝色垂直条纹,胸鳍、腹鳍和臀鳍为橙黄色。马口鱼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雄鱼在生殖期出现“婚装”,头部、吻部和臀鳍有显眼的珠星,臀鳍第1~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全身具有鲜艳的婚姻色。
生长习性
马口鱼俗称马口、快鱼、跑鱼、大口兰刀、大口扒等。马口鱼栖息于水域中上层,喜欢低温,偏冷水性,为肉食偏杂食性鱼类。马口鱼多生活于山涧溪流中,尤其是在水流较急的浅滩,底质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支流中;在静水湖泊及江河深水处皆少见。性凶猛,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浮游甲壳类、藻类以及水底腐殖质为食,也经常会吃一些掉落在水面的昆虫。
马口鱼体重一般约50克,100-150克重的不常见,为小型鱼类,成鱼体长10~20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0厘米左右。马口鱼通常集群活动,常同鱲鱼(鱲,读音同“烈”,下同)一起出没。性成熟的雄性个体臀鳍条显著延长,吻部、胸鳍和臀鳍上具有发达的追星,1冬龄即可成熟。3~6月间繁殖。此时雄鱼的头部、胸鳍及臀鳍上出现白色珠星,体色也更加鲜艳。
养殖
马口鱼的吃食非常凶猛,特别喜欢群体游动,因自身是小型鱼类,吃食的对象都是些小鱼小虾,可喂人工饲料。精养马口鱼,可亩放苗3000-10000尾,商品鱼养殖亩产量大多在600-800斤,精养可达1000斤及以上,市场价值高。混养最好,专吃野杂小鱼虾,因为马口鱼是小型鱼,吃不了稍微大一点的鱼儿,完全可以解决混养肉食性鱼类容易伤害主养鱼的顾虑。
马口鱼在自然界中,第一年生长较迅速,可达7-11厘米。1龄鱼即有繁殖能力。繁殖多集中在6-8月。在人工养殖下,它们不但抢食蚯蚓等荤饵,也吞食商品饵料等,更是池塘清除小型野杂鱼的良好品种。
马口鱼、宽鳍鱲、长鳍鱲:各自的特点以及分辨方法
马口鱼、宽鳍鱲、长鳍鱲(鱲,读音同“烈”)这三种鱼都是很相似的中国原生鱼,生活习性很相似,三种鱼(特别是马口鱼和宽鳍鱲)经常群集在一起,喜欢嬉游于水流较急、底质为砂石的浅滩。雄性成鱼艳丽的体色,华丽的群游效果等深受钓友们的喜爱,又常作为中国原生鱼观赏鱼来饲养。
长鳍马口鱲(Opsariichthys evolans),又称长鳍鱲,斑纹呈条纹状,习性以及形态与宽鳍鱲非常相似,没有对比图片很容易会把二者混淆,宽鳍鱲的斑纹呈大斑块状,长鳍马口鱲的斑纹呈条纹状。这两种鱲鱼类和马口鱼的幼体相当相似,只有嘴型的区别。
宽鳍鱲,这种鱼和马口鱼极为相似,甚至连生活习性都一样(两种鱼经常生活在一起)。马口鱼和宽鳍鱲虽同为鲤科,但前者是马口鱼属,后者是鱲属;在颜色上后者比前者更为鲜艳,在发情期的时候马口鱼也会变得很“艳丽”,只是稍逊于宽鳍鱲而已;在体型上,"马口"会偏大一些。
(宽鳍鱲)
马口和宽鳍鱲的区别,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嘴型。马口鱼的嘴特别大,而且十分有特点,下颚中间部分凸起,两侧凹陷,上颚又刚好相反,中间凹陷两边凸起,上下颚合在一起就像一个“W”字母。宽鳍鱲就没有这个特点了,相对于马口它的嘴巴比较小,也没有什么凹凸不平,只是嘴唇稍微有点厚而已。
欣赏:马口鱼戏蜻蜓!
(马口鱼戏蜻蜓)
(马口鱼戏蜻蜓)
(马口鱼戏红蜻蜓!)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