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诊治方法要依靠疾病名称背后的真实致病原因
发表时间:2024/01/10 16:21:23 作者:陈昌福 浏览次数:301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作~
水产养殖业者根据养殖鱼类的某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对这种疾病命名后,虽然可以便于在同行之间交流相关信息,但是,如果不能阐明导致这种疾病的真实原因,对于人们选择治疗疾病的正确方法则是没有意义的。当年欧洲人对于养殖鲤(Cyprinus carpio)的传染性腹水病(Infectious dropsy of carp,IDC)的诊治过程,就曾经遭遇到了这种情况。
在上世界30年代初期,欧洲的养殖鲤因为出现了一种恶性传染性疾病而引起暴发性死亡。养鲤业者观察到患病鲤出现的典型症状均为充满腹水的大肚子后,就根据患病鱼出现的典型症状将这种疾病命名为“传染性腹水病(IDC)”。随后,欧洲的不少相关鱼病研究者,为了寻找引起这种疾病的致病原因,而做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同样是在欧洲出现的“传染性腹水病”症状的养殖鲤,但是在不同国家的养殖鲤发生这种疾病后的死亡速度是很不一样的,在德国的水产养殖场饲养的养殖鲤一旦发病后死亡速度特别快,研究者们将这类疾病流行现象称为急性型(acute form)也称为德国型(Germen form);而在波兰饲养的养殖鲤发病后死亡速度则比较缓慢,因此被研究者们称为慢性型(chronic form),也称为波兰型(Polish form)。
Schäperclans等从1930年开始至1966年的几十年间,利用细菌学的方法对患有“传染性腹水病”的养殖鲤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病原学研究,他们从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了腹水型点状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forma ascite)。Schäperclans等将分离到的菌株扩大培养后,配制成较高浓度的活菌液,采取浸泡接种健康鱼的方法,以及将细菌拌和在鲤饵料中经口投喂接种健康鲤的方法,均未获得人工回归感染的成功,从而为分离到的腹水型点状气单胞菌,究竟是否引起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致病菌的问题,留下了悬念。
不过,Schäperclans等进行的回归感染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他们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拌和在养殖鲤饲料中投喂患有“传染性腹水病”的养殖鲤,却往往可以获得良好的药物治疗效果。因此,直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的一些著名鱼病研究者,如Volf和Havelka等都是一致支持Schäperclans等关于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病原,就是致病性细菌的结论的。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的部分鱼病学研究者为主,开始采用病毒学方法对患有“传染性腹水病”养殖鲤进行病原学研究。他们首先采用了将患病鱼的腹水和内脏匀浆后,经过滤菌器除菌后将滤液接种健康鱼的人工感染方法,很快就获得了回归感染的成功,从而初步确认了某种致病病毒才是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真正致病生物的推测。随后,前南斯拉夫的研究者Tomasec等(1965,1966),利用鲤肾脏元代细胞培养法法,观察到了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的生成,该研究结果为养殖鲤的“传染性腹水病”的病原生物为某种病毒的推测,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
1971年,前南斯拉夫的著名鱼病研究者Fijan等利用胖头鱥(Pimephales tenellus)尾柄肌肉细胞(Fathead minnow,FHM),成功地从患有“传染性腹水病”的养殖鲤体内分离到了鲤弹状病毒(Rhabdovirus carpio),而且用分离到的病毒回归感染健康鲤后,获得了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传染性腹水病”的典型症状病鱼,从而最终确认了引起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病原生物是病毒。随后,Fijan等建议将感染鲤弹状病毒而出现“传染性腹水病”症状的养殖鲤,从以往人们称之为“传染性腹水病”养殖鲤疾病中独立出来,将其称为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emia of carp,SVC),而将由致病细菌感染导致养殖鲤出现“传染性腹水病”症状的养殖鲤疾病,称为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症(Bacteri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经过众多相关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终于弄清楚了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致病原因,从而为人们采取正确的诊治方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养殖鱼类“套肠病”不是一种病而只是一种疾病症状
根据日本的数位鱼病学者花多年时间对真鲷(Pagrus major)“套肠病”的研究结论,能引起鱼类“套肠病”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致病病毒、致病细菌、寄生虫感染,养殖水体温度急剧变化,养殖水体中重金属、盐度含量过高,摄食了霉变的饲料以及摄食过量等,只要能引起鱼类肠道出现“不规则运动”的因素,均可以导致养殖鱼类出现“套肠病”。
在我国,据汪开毓等(2006)的报道,从出现“套肠病”的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到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刘金玉等(2008)报道分离到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童桂香等(2009)报道为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而薛峰等(2010)报道为约翰逊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这些研究结果,均再次证明了日本学者认为致病性细菌是能引起养殖鱼类套肠病的观点是正确的。
“套肠”的症状在许多养殖动物甚至人类中均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症状。人们饲养的畜禽动物,尤其是处于幼年时期的养殖畜禽动物,出现“套肠”症状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人体医学对人体的“套肠”症状已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如根据“肠套叠”的发病人群和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此外也已经证明了套叠的发生区域极为广泛,几乎胃肠等所有部位都有可能出现。可以分为小肠型(intestinal type)、回盲型(Ileocecal type)、回结型(Loop type)和多发型(multiple types)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清楚,水产养殖业者所说的养殖鱼类的“套肠病”并非是一种疾病,而只是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要制定出正确的诊治方案,必须对引起这种症状背后的致病原因了解清楚,否则,有效地治疗养殖鱼类“套肠病”的期望是必然会落空的。
在上世界30年代初期,欧洲的养殖鲤因为出现了一种恶性传染性疾病而引起暴发性死亡。养鲤业者观察到患病鲤出现的典型症状均为充满腹水的大肚子后,就根据患病鱼出现的典型症状将这种疾病命名为“传染性腹水病(IDC)”。随后,欧洲的不少相关鱼病研究者,为了寻找引起这种疾病的致病原因,而做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同样是在欧洲出现的“传染性腹水病”症状的养殖鲤,但是在不同国家的养殖鲤发生这种疾病后的死亡速度是很不一样的,在德国的水产养殖场饲养的养殖鲤一旦发病后死亡速度特别快,研究者们将这类疾病流行现象称为急性型(acute form)也称为德国型(Germen form);而在波兰饲养的养殖鲤发病后死亡速度则比较缓慢,因此被研究者们称为慢性型(chronic form),也称为波兰型(Polish form)。
Schäperclans等从1930年开始至1966年的几十年间,利用细菌学的方法对患有“传染性腹水病”的养殖鲤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病原学研究,他们从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了腹水型点状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forma ascite)。Schäperclans等将分离到的菌株扩大培养后,配制成较高浓度的活菌液,采取浸泡接种健康鱼的方法,以及将细菌拌和在鲤饵料中经口投喂接种健康鲤的方法,均未获得人工回归感染的成功,从而为分离到的腹水型点状气单胞菌,究竟是否引起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致病菌的问题,留下了悬念。
不过,Schäperclans等进行的回归感染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他们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拌和在养殖鲤饲料中投喂患有“传染性腹水病”的养殖鲤,却往往可以获得良好的药物治疗效果。因此,直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的一些著名鱼病研究者,如Volf和Havelka等都是一致支持Schäperclans等关于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病原,就是致病性细菌的结论的。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的部分鱼病学研究者为主,开始采用病毒学方法对患有“传染性腹水病”养殖鲤进行病原学研究。他们首先采用了将患病鱼的腹水和内脏匀浆后,经过滤菌器除菌后将滤液接种健康鱼的人工感染方法,很快就获得了回归感染的成功,从而初步确认了某种致病病毒才是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真正致病生物的推测。随后,前南斯拉夫的研究者Tomasec等(1965,1966),利用鲤肾脏元代细胞培养法法,观察到了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的生成,该研究结果为养殖鲤的“传染性腹水病”的病原生物为某种病毒的推测,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
1971年,前南斯拉夫的著名鱼病研究者Fijan等利用胖头鱥(Pimephales tenellus)尾柄肌肉细胞(Fathead minnow,FHM),成功地从患有“传染性腹水病”的养殖鲤体内分离到了鲤弹状病毒(Rhabdovirus carpio),而且用分离到的病毒回归感染健康鲤后,获得了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传染性腹水病”的典型症状病鱼,从而最终确认了引起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病原生物是病毒。随后,Fijan等建议将感染鲤弹状病毒而出现“传染性腹水病”症状的养殖鲤,从以往人们称之为“传染性腹水病”养殖鲤疾病中独立出来,将其称为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emia of carp,SVC),而将由致病细菌感染导致养殖鲤出现“传染性腹水病”症状的养殖鲤疾病,称为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症(Bacteri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经过众多相关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终于弄清楚了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致病原因,从而为人们采取正确的诊治方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养殖鱼类“套肠病”不是一种病而只是一种疾病症状
根据日本的数位鱼病学者花多年时间对真鲷(Pagrus major)“套肠病”的研究结论,能引起鱼类“套肠病”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致病病毒、致病细菌、寄生虫感染,养殖水体温度急剧变化,养殖水体中重金属、盐度含量过高,摄食了霉变的饲料以及摄食过量等,只要能引起鱼类肠道出现“不规则运动”的因素,均可以导致养殖鱼类出现“套肠病”。
在我国,据汪开毓等(2006)的报道,从出现“套肠病”的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到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刘金玉等(2008)报道分离到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童桂香等(2009)报道为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而薛峰等(2010)报道为约翰逊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这些研究结果,均再次证明了日本学者认为致病性细菌是能引起养殖鱼类套肠病的观点是正确的。
“套肠”的症状在许多养殖动物甚至人类中均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症状。人们饲养的畜禽动物,尤其是处于幼年时期的养殖畜禽动物,出现“套肠”症状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人体医学对人体的“套肠”症状已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如根据“肠套叠”的发病人群和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此外也已经证明了套叠的发生区域极为广泛,几乎胃肠等所有部位都有可能出现。可以分为小肠型(intestinal type)、回盲型(Ileocecal type)、回结型(Loop type)和多发型(multiple types)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清楚,水产养殖业者所说的养殖鱼类的“套肠病”并非是一种疾病,而只是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要制定出正确的诊治方案,必须对引起这种症状背后的致病原因了解清楚,否则,有效地治疗养殖鱼类“套肠病”的期望是必然会落空的。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下一篇:了解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中毒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