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亲本培育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4/05/08 07:35:59  作者:庞孝娟  浏览次数:257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怀远县拥有安徽省级水产良种繁育基地,2018年,笔者参与安徽省怀远县荆山湖水产良种场鲢鱼早繁技术与病害防治研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鲢鱼亲本培育技术及病害防治归纳如下。

1 亲本选择

鲢鱼亲本选择要求体格健壮,鳞片、鳍条完整,体表无创伤,不带病原体,规格一般选择5龄以上、体质量4 kg以上,同时要注意雌雄比例和规格的合理搭配。

2 亲本培育技术

2.1 池塘条件

安徽省怀远县荆山湖水产良种场紧靠淮河,水质清新,水源充足。亲本培育池塘面积为6×667~8×667 m2,深度2.5 m左右,池底平坦,淤泥较少。同时配套增氧机、水泵等设施,独立的进排水渠道。

2.2 放养密度

每667 m2水面放养鲢鱼亲本15组左右,雌雄比例控制在1:1.2。同时为了控制野杂鱼和大型浮游动物滋生影响亲本生长,可混养草鱼、鳙鱼、鲤鱼等亲本。

2.3 清塘消毒

采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消毒。按照每667 m2水深1 m用生石灰150~200 kg,将生石灰放入水缸或木桶中乳化后趁热遍洒全池。一般清塘以后,经7~8 d就可放入鲢鱼亲本。此种消毒方法不必加注新水,防止了病虫害和野杂鱼类随水带入塘内,其优点是防病效果比干塘消毒更好,缺点是成本高,生石灰用量比较大。

2.4 池塘管理

2.4.1 调节水质 春季水位保持1.5 m左右,以培肥水质和提高池塘水温。在培育过程中根据水色适当追施生物肥料和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7—8月鱼类生长快,摄食量大,排泄物增多,易引起水质恶化而造成缺氧,因此要每天开增氧机调节水质。

2.4.2 施肥投饵 亲鱼在春季卵细胞需要摄取大量的营养,以保证卵黄的积累,进而发育成熟。池塘施肥以生物肥和有机肥为主,每667 m2水面施发酵过的鸡粪或牛粪300 kg左右,同时辅以豆饼、麸皮等混合粉料。

2.4.3 强化流水刺激 鱼类的性腺成熟需要刺激机制来促进,在水温达到20℃以上时,循序渐进提高水位,不断的冲水,频率逐渐增强,利用流水刺激,有效地促进性腺生长发育。

2.4.4 加强巡塘 亲本培育期间,巡塘工作尤为重要。及早发现亲本的缺氧浮头、病害症状等异常活动,并及时处置,消除隐患。

2.5 饲料投喂

亲本培育一定要重视产前投喂管理,确保亲本营养供给。投喂饲料一般选择膨化浮性全价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28%左右。

2.5.1 秋季培育 亲本繁殖后其性腺退化较迅速,因此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补充,以确保在当年越冬时性腺能够正常发育。投喂主要是坚持晚停食,最大化的补充营养物质,当水温低于10℃以下时,可以减少投喂或不投喂。

2.5.2 春季培育 3月水温逐渐回升到12℃以上,这时可开始投喂人工饲料。坚持“四定”原则,中午投喂1次,前期每次2~3 kg,一段时间正常摄食后,投喂量逐渐加大到亲本体质量的5%左右。

3 病害防治措施

培育亲本期间一旦发病就会严重影响其性腺发育,甚至导致亲本催产失败。而鲢鱼常见病害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症、打印病、车轮虫病、锚头鳋、鳃霉病等病害。

3.1 细菌性败血症

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体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症状主要是早期病鱼鳃盖、鳍和鱼体两侧轻度充血,肠道内尚有少量食物,发病后期,体表及肌肉充血或出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鳃丝末端腐烂。病因主要是夏季高温,细菌大量繁殖,尤其是体表有伤口的鲢鱼更容易被感染。该疾病在水温9~36℃之间流行,尤以28℃左右最为严重,防治措施为:

池塘消毒:对养殖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带水消毒每667 m2用生石灰150~200 kg,最好清除池塘淤泥。发病季节,可定期全池泼洒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用量 1~2 g/m3。

鱼体消毒:亲本下塘前也要用4%的食盐水消毒15 min左右。

饲养管理:夏季保证水体溶氧高于4 mg/L,高发季节,在饲料中投拌氟苯尼考或添加维生素C,提高免疫力。

3.2 打印病

打印病病原体为点状气单胞菌,它是水生动物暴发性传染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症状主要是病鱼在背鳍后的体表有近似圆形红斑,病灶处鳞片脱落,最后形成溃疡甚至露出骨骼或内脏。病因主要是鲢鱼性情急躁,善于跳跃,一般在拉网检查鲢鱼亲本发育情况时,容易对鲢鱼亲本造成伤害,细菌感染导致。夏季多发生,其他季节发病较轻,防治措施为:

病原预防: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如牛、羊等的粪便)是单胞菌菌的孳生之处,因此鱼池施用时必须用生石灰拌匀并充分发酵,腐热后方可施用,以防病原体进入。

亲本消毒:可用2%的食盐水浸洗5~10 min,可有效预防此病。

外用消毒药:采用外用消毒药菌毒清0.5 mg/L或二溴海因0.3 mg/L全池泼洒。亲本病害严重时,注射硫酸链霉素,注射量为15 mg或2×104IU/kg。

生产管理:在拉网检查亲本时,不能反复多次对同一口池塘进行拉网操作,应该错峰进行。

3.3 车轮虫病

车轮虫病病原体为车轮虫属的多种车轮虫,症状为车轮虫寄生于病鱼体表或鳃,体表车轮虫一般较大,鳃上的较小。鱼体消瘦,鳃部充血发紫,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病因主要是水质不良、营养不足,或连绵阴雨天气都会引起车轮虫的暴发。流行于4—7月,水温20~28℃,以直接接触而传播。防治措施为:

调控水质:对养殖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肥、活、嫩、爽”的水质。

鱼体消毒:亲本下塘前用8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20~30 min,也可用浓度为0.7 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3.4 锚头鳋病

锚头鳋病的病原体为多态锚头鳋,症状为多态锚头鳋寄生于鲢鱼体表和口腔等处,由于其头胸部钻进鲢鱼组织内,而大部分的胸部和腹部裸露在鱼体外,呈针杆状,当大量寄生时,鱼体似披了蓑衣,故称“蓑衣病”。发病早期鱼体出现不连片的红斑或红点,产后亲本易感染。繁殖水温为12~23℃,春、夏、秋三季均有流行。防治措施为:

亲本消毒:亲本分塘投放时使用浓度为10~2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30 min,可杀灭暂时性寄生的桡足幼体。如已有成虫寄生,则需要浓度为1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2 h。

早期预防:发病初期使用敌百虫等杀虫剂进行早期防治,效果较好,使用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浓度为 0.3~0.5 mg/L,每周1次,连用 2~3次。

3.5 鳃霉病

鳃霉病病原体为鳃霉,据报道寄生鱼体的鳃霉有血鳃霉和穿移鳃霉。症状为病鱼失去食欲,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鳃上黏液增多,并有出血、淤血或缺血的斑点,严重时,鳃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病因一般是水中有机质含量高、水质恶化。该病往往急性暴发,几天内即可大批死亡。防治措施如下。

调控水质:彻底清塘消毒、适时加注新水,保持优良的底质环境和水质环境。发病时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

使用微生态制剂:定期使用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环境。

4 结论

鲢鱼亲本培育要注意亲本的选择,避免垂直传染,在亲本放养时,注意品种和规格的搭配。春季是鲢鱼性腺发育的重要阶段,要加强营养补给和流水刺激,其次就是加强池塘管理。而亲本培育阶段,病害防治非常重要,决定了繁殖成功率和水花的质量,拉网检查时要注意操作,不要使鲢鱼体表破坏,以避免病害感染。同时也要注重鲢鱼繁殖后的营养补充和管理。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