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病害非药物防控技术探讨
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控工作中,“防重于治”的理念深入人心。如果养殖的水产动物具有很好的免疫力,养殖生产过程中既可减少由于药物使用对养殖对象的负面影响和养殖环境的破坏,又可以有效保障水产品的食用安全。随着绿色渔业的发展,如何降低水产品药物残留、减少鱼药的使用,成为水产技术人员的追求。为此,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初步形成了一套水产养殖病害非药物防控技术,现小结如下。
一、保持池塘环境稳定,减少应激反应
一切病害源于“变”,维持养殖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鱼病的发生往往是在环境的突变后引起鱼体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即鱼产生应激反应,适应不了时鱼的免疫力就会下降,特别是在亚健康状态下的养殖对象容易引发病害,形成大面积死亡。保持环境稳定就是减少应激因子,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
生产过程中环境易发生以下几种突变情况:①天气突变致上下水层交换、藻类死亡,引起水质变化。②鱼药的使用不当,杀灭浮游动植物易引起水质变化。③苗种、亲本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过大,尤其是蟹、水蛭、甲鱼、螺等苗种、亲本的干法运输时直接与空气接触,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更大,易产生应激反应。④高温季节轮捕成鱼易发生应激反应,产生病害。
二、改善池底环境,呈现氧化状态
夏季池塘易出现氨氮、亚硝酸盐超标、蓝藻暴发等现象,这些现象与底质恶化有关。养殖池塘底质主要由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矿物质以及微生物等组成,它既是池塘水体的能量库,又是污染源、病原库。池塘底泥本就是一些寄生虫和条件致病菌的温床,一旦底质恶化,这些寄生虫及致病菌就会趁机大量繁殖,继而引发一系列病害。因此高温季节稳水控水,改底先行。池塘改底的本质就是减少池塘“氧债”,提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还池塘一个稳定的环境。
1.底部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就是用来反映水体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宏观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电位越高,氧化作用越强,说明池塘处于一个物质循环畅通的状态,效率高。氧化还原电位低,还原性强,说明物质循环不通畅,厌氧作用占主导,中间产物多,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就出来了,引起水质恶化,造成鱼吃食减少甚至中毒。
2.池塘“氧债” 所谓“氧债”即水体缺氧,池塘中光合作用和人工机械增氧都是从上往下扩散的,水中溶氧含量由上到下逐渐降低。而池塘中的大多数耗氧因子,尤其是那些主要来自死亡藻类、生物絮团、残饵、粪便等的有机物质都沉淀在池塘的底部,它们在池塘底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得底部对氧的消耗特别大,因而更进一步加大了底部溶氧的不足。池塘底质改良的重点是还清“氧债”,提高氧化还原电位。氧债低了,电位高了,就能加快物质循环,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处于动态平衡中,池塘生态系统才能相对稳定、良性发展。
70%有害菌的繁殖主要在无氧、酸性条件下进行,因此保持池底充足的溶氧是抑制有害菌繁殖的主要手段。维持底部溶氧的措施主要有:①微孔增氧,尤其是投饵区。②化学增氧,片剂直达底部较好。③机械增氧,晴天12:00-14:00 开启叶轮式增氧机搅水,将底层贫氧水和有毒物质翻至表层,将表层富氧水送至底层。
三、注重食场环境,补充有益菌种
食场是鱼集中吃食和排泄的地方,集中时耗氧量急剧增加,排泄物大量积累,环境相较池塘其他区域更复杂,营造一个好的摄食环境也是病害防治的要求。鱼集中时泼洒消毒药、杀虫药不仅效果好,而且经济、操作简单。食场选择坐北朝南、水深在2 米左右,通过增强食场增氧设备、定期抛撒氧化性底改剂来保持高溶氧状态。
全池定期泼洒有益菌抢占生态位,夺取有害菌的营养,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尤其在消毒24 小时以后应及时补充有益菌(EM 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证据表明,消毒24小时后药性消失,此时如不及时补充有益菌,池中一些有害菌繁殖会迅速抢占生态位,形成优势菌群。
四、加强营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1.饲料中添加有益菌和免疫增强剂 主要是保持肠道健康,维持生物体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例如添加乳酸菌、免疫多糖、酶制剂等(添加量按说明书要求)。
2.投喂优质饲料,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鱼饲料的有些原料含有毒有害的成分,像黄曲霉素、棉酚、芥子苷等会对鱼造成伤害,长期投喂这样的饲料,肝胰脏不堪重负发生病变,造成鱼的免疫力下降、病害连连、饵料系数上升、品质下降。如果投喂不含或少含以上有毒有害成分的饲料(原料经过处理,将有害成分去除或降低),就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膨化饲料的应用是降低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3.延长投饵期,增强鱼虾体质 鱼虾在水温10℃开食,徐州地区的投饵习惯一般在4 月初至10 月中下旬,而维持10℃以上水温的时间在3 月初至11 月中下旬,将投饵时间提早至3 月初并推迟至11 月中下旬,可延长生长期40~50 天。一是可以增强越冬鱼体质,提高越冬成活率;二是提早补充越冬体质损耗,尽早恢复鱼的免疫力,待病原体活力增强时,能更好地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五、保持鱼体完整,减少病原侵袭
病原体侵入鱼体的捷径是机体有创口,如果机体完整,病原体侵入的机会就很少。因此如何保证鱼体不受伤或受伤后及时愈合,就成了工作的重点。鱼病的病菌一般为条件致病菌,而非原发性致病菌,把暴发性鱼病的分离菌直接倒在水中并不感染鱼体,而在鱼体受伤的情况下感染率可达80%~100%。鱼体受伤分以下几种:①机械性受伤。捕捞热水鱼、鱼种放养、成鱼起捕等操作时容易损伤鱼体,建议鱼种入池前用高锰酸钾20 毫克/升浸泡处理15~20 分钟。②药物性损伤。用药浓度过大(局部、瞬时)造成鱼的皮肤、鳃等损伤,特别是在用高锰酸钾、硫酸铜、食盐等浸泡法预防鱼病时易发生。③寄生虫侵袭后受伤。指环虫、车轮虫、锚头鳋等寄生鱼体后汲取营养使鱼体受伤,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
综上所述,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中“防重于治”固然重要,但“养重于防”更重要。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种苗质量、饲料品质是基础,池塘环境是关键,管理环节是保障,可通过维护水产动物器官功能的完整性、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减少强刺激性或剧毒性药物的伤害,来实现对养殖病害的非药物性防控。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