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你真的了解吗?
发表时间:2023/12/21 13:09:34 作者:肖建春 肖健聪 浏览次数:2940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作~
硫酸铜分饲料级硫酸铜和水产用硫酸铜,具体还可以分出氯化铜和螯合铜。饲料级的硫酸铜含量是98%或以上,因为把更多的杂质提炼出来了,其颜色其实还没有水产硫酸铜那么鲜艳,但颗粒更小。水产用的硫酸铜,都是一些电子原件的废液,把里面值钱的金属,如金、银提炼出来,留下的都是一些比铜便宜的铁、锰等杂质。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杂质,饲料级的硫酸铜是没有休药期的,这个在农业部颁发的《新编渔药手册》288页上是可以查到的,但水产用的硫酸铜,只比饲料级的硫酸铜多了2%的杂质,休药期就是7天。如果严格来说,非要在捕鱼前用硫酸铜,最好还是用饲料级的硫酸铜。
硫酸铜治疗鱼病上的用途
硫酸铜治疗鱼病上有多用途,但一定要了解其特性,低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对组织可呈收敛作用,高浓度则呈刺激和腐蚀作用。其药效与水温成正比,所以热天的用量应减少,而冬天可适当加大到水深1m350g/亩;同时与有机悬浮物、溶氧、盐度、碱度呈反比。饲料级的硫酸铜当按每公斤饲料添加4mg,可以促进骨髓生成红细胞,我小时候经常看到卖猪药的在预混料里添加硫酸铜,也就是利用其维持骨的生长和发育,促进生长。在鱼上,如果鱼因营养引起的掉鳞,也可以使用硫酸铜。硫酸铜在不同种类的鱼上,其用量是不相同的,如云斑鮰鱼苗的安全浓度是0.017mg/L,当水深1m一亩用到250g就得死鱼了。更多的时候这个药是用在鱼病的浸泡治疗上,因为铜离子可以破坏氧化还原酶系统,与蛋白质结合成蛋白质盐,所以可用于治疗一些真菌、细菌性疾病,同时对原生动物也有杀灭作用。用量根据纯度而定,纯度相对越高,其副作用越小,其用量也越少。有时还可以和硫酸亚铁按5∶2比例搭配使用,以增加药效。
硫酸铜与溶氧的关系
虽然用硫酸铜后溶氧低到还不至于让鱼缺氧死亡的程度,但过低的溶氧,会加速鱼的呼吸,以及血液的循环系统。这与人处于空气稀薄的高原时,呼吸加快是一样的道理。也许过去,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剂量,溶氧充足,铜离子的浓度对鱼来说还能耐受,但当呼吸加速时,通过鱼鳃进入血液中的量就会超出安全范围,这是硫酸铜引发中毒死鱼的原因所在。
关于硫酸铜毒性的知识
硫酸铜不仅和溶氧相关,同时与酸碱度关系很大。当水体碱性越高,硫酸铜的毒性越弱;反之,越是酸性的水体,硫酸铜的毒性超强,用量应该减少。如果是鱼已经发生硫酸铜中毒,显然不应该用有机酸去解毒。还有一点也是最容易让人搞错的,那就是温度,好多杀虫药,都是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所以安全浓度越大,剂量会较低温时加量。所以许多人就觉得硫酸铜也是高温时应该加量,恰恰这样理解就搞反了,硫酸铜的毒性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高温时反而应该减少用量。
最后,越是硬度和碱度高的水体,硫酸铜越是安全,千万不能因为在这样的水体大剂量地使用没有问题,也在其他碱度和硬度低的水体这样使用,那就有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
正确认识硫酸铜的使用
硫酸铜呈酸性,5%的水溶液pH值为3.8,深蓝色的结晶体。由于硫酸铜的铜离子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螯合物,使蛋白质变性、沉淀,还能使寄生虫体内的酶失去活性,所以能杀死寄生虫,尤其是对原生动物具有较强的杀灭能力。而许多鱼塘在捕鱼上会用到硫酸铜,则是利用硫酸铜溶液在低浓度下,对鱼体组织具有收敛作用。而且常和硫酸亚铁搭配使用,按5∶2的比例。
硫酸铜的使用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水温
对使用硫酸铜来说,水温是影响效果的关键。铜离子的毒性与水温呈正相关,温度越高,其毒性越强。在夏天时使用,最好一亩不要超过300g。而当温度低于30℃时,每亩水面可以用到500g。
2.硬度
硫酸铜属于酸性药物,所以当水体呈碱性或弱碱性时,由于酸碱中和,其药效会减弱。当处于硬水中时,因为水体中的碳酸盐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而生成碳酸盐沉淀,也会丧失部分药效,所以在高碱性水体,硬度高的水体,应增大硫酸铜的用量。
3.水质过肥
过去许多人认为,硫酸铜是酸性的,而有机物较多的水体大多也呈现出弱酸性,所以就片面的认为应减少硫酸铜的用量。其实,在有机物多的水体,由于蛋白质、多羟基化合物能与硫酸铜结合生成铜复合物,反而是药效降低,
4.盐度
盐度高的水体富含食盐、氯化钙,硫酸铜在食盐及氯化钙的作用下,其药效会减弱。所以在海水中硫酸铜的使用量要大大增加。
(西南渔业网对内容有修编)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下一篇:渔药使用注意事项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