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防治鱼的鳃病
鱼的鳃病种类较多,其病原也各异,本病主要发于草鱼、青鱼、罗非鱼、胭脂鱼、鳗鱼等鱼种。多在8-10月份流行,精养鱼塘因水质易败坏,鳃病发生率极高。因此素有“养鱼先养水,治病先治鳃”之说。在防治鱼类鳃病时,应查颜观鳃,找出病原,准确诊断,中西药配合防治,可取得理想的疗效。
1.细菌性鳃病
病原为屈挠杆菌、柱形纤维黏细菌等多种细菌。
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发黑,粘液增多,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鳃丝腐烂,露出骨条,严重时鳃盖骨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病鱼行动缓慢,体肤变黑,离群独游。
防治方法:(1)调节水质,消除病菌。经常加注新水,用一元二氧化氯杀灭病菌;(2)鱼未发病之前注射细菌性疫苗或土法疫苗,以增强鱼体免疫力和抗病力;(3)用 生 石 灰10kg加食盐2.5g兑适量水全池泼洒(为1亩1m水深用量),1次/7天,连用3次;(4)按每m3水用五倍子粉1-4g兑水全池泼洒;(5)投喂聚维酮碘拌料(每500毫升拌3袋饵料)或用黄芩、大青叶、乌桕、金银花各等量加成药粉,按鱼饲料2%-3%添加饲喂,连喂2-3天。
2.霉菌性鳃病
病原为链壶菌、海壶菌、镰刀菌、鳃霉菌等真菌。
症状:病鱼消瘦,食欲差,游动缓慢。病鱼鳃丝发黑并生长菌丝,多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
防治方法:(1)生石灰或漂白粉严格消塘消毒,高温季节每隔15-20天交替泼洒一次氯制剂、生石灰,尤其是海因类制剂;(2)用水霉净(克霉唑)或皮炎康或高聚碘,一次量为每1m3水体0.15g或0.15ml,全池泼洒。在疾病流行季节,一次/15天轮换使用1次;(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一次量为每1m3水体用0.7g,全池泼洒1次;(4)常注新水,改善水质条件,降低有机质含量,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5)用青蒿、菖蒲、黄芩、大青叶按5:2:2:1比例混合制成药粉,按饵料1%添加喂鱼,连喂3-4天;(6)使用复合型生物菌制剂10-40mg/L处理水体中过多的氨氮,同时用该制剂适量拌饵投喂,可抑杀霉菌;(7)用水仙或五倍子粉,一次量按每1m3水体0.5g或0.3g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天;(8)饲料添加1%的“鳃健”拌饵投喂。
3.原虫性鳃病
病原:原生动物车轮虫、鳃隐鞭虫、斜管虫等。
病状:病鱼在晴好天气集群上浮水面,不觅食或吃一会儿就散开继续浮游于水面,似缺氧浮头状,游动缓慢,鱼体消瘦,生长缓慢。掀开病鱼鳃盖可见组织增生,鳃丝表面有凸出微小丘状结节,结节内有虫体,鳃内粘液增多,常和细菌性鳃病并发。
防治方法:(1)在春秋季用硫酸铜和高锰酸钾按5:2比例混合,按0.5g/m3水体全池泼洒,或用车轮虫特杀剂按用量全池泼洒;(2)鱼虫清(青蒿末)一次量按按每1m3水体0.2-2g全池泼洒,1次/天,严重时可 2次/天;(3)每 667m2用马尾松、乌桕、苦楝树树枝各10-13kg,切碎煎汁浓缩药液至12-25kg,将药液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天;(4)用苦楝皮、槟榔、使君子、乌梅各等份制成药粉,按饵料每kg加人40-50g投喂,2次/天,连喂3-4天。
4.吸虫类鳃病
病原:指环虫、三代虫及中华骚等。
病状:病鱼急躁不安,常跳跃出水面,或在吃食过程中忽然“炸群”,鱼体消瘦,肤色变淡,病鱼鳃丝肿胀、粘连,鳃丝和粘液中有微小虫体。
防治方法:(1)敌百虫 0.5-1.0g/m3水体,全池泼洒;(2)用超菌净0.3-0.4g/m3水体全池泼洒或用氯东灵、鱼康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用药后第三天须注入部分新水,有利病鱼恢复食欲;(3)每 667m2(1m 水深)用菖蒲20kg、辣椒秸秆5kg混合扎成小捆,分别深埋入塘的四周及中心的水内,4-5天捞出药杆;(4)用干辣椒粉、青蒿、菖蒲(干品)按5:3:2比例混合磨成粉,按每1m3水体用药粉200-250g,冲水全池泼洒;(5)用石椔皮、乌梅、雷丸各等份,制成药饵,在鱼饵料按每Kg加入60-100g投喂,2次/天,连用3-4天。
5.应激性鳃病
病因:(1)6-10月夏秋两季,水温25-30℃时为高发期;(2)鱼病高发季节,随意用药、加大用药、反复用药会导致鱼体产生药性应激;(3)夏季雷雨季节气候骤变时会发生短暂性鳃病;(4)常年投喂质量劣质的饵料易发生鳃病,且长势快的鱼发生鳃病机率较高。
症状:患病鱼的上下颌、口腔、眼睛、鳍基、鳃及鱼体两侧均充血。掀开病鱼的鳃盖,可发现鳃部有大量的出血,甚至有淤血,使鱼的鳃呈现“紫色”,鳃部黏液很多,轻轻刮去淤血和黏液可见鳃丝严重充血,但鳃丝却很完整,有时将鱼尾拎起,鳃盖有血流出。
防治方法: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可试用下列治疗措施:(1)用“出血停”,一次量每1m3水体0.15-2.0g,兑水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4-5天;(2)应激宁,一次量每kg饲料5-8g拌饲投喂,2次/天,连续3-5天;(3)益生菌或光合细菌,一次量按每1m3水体2-3ml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4天;(4)用黄芪、酸枣仁、三七以2:3:5比例混合制成药饵,按饲料40-60g/kg添加投喂,2次/天,连用3-4天。
6.出血性鳃病
病因:多因池塘水质不良,蓝藻大量滋生,水中氨气含量过高,水质受化学制剂污染,水中杀虫剂浓度超标等刺激。
症状:病鱼食欲降低,生长缓慢或停止,游动缓慢,鱼肤色变淡,病鱼鳃部微肿大,鳃丝充血,鳃微血管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动脉瘤。
防治方法:(1)大量换水或大剂量施用EM菌、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2)渔血尔,一次量0.2g/m3水体;同时用止血灵,一次量0.1-0.2g/kg(体重)拌饲投喂,1-2次/天;(3)氟苯尼考,一次量15-20mg/kg(体重)拌饲投喂,1次/天,连用3-5天;(4)每677m21m水深,用艾叶2kg、仙鹤草干3kg、金银花2kg、板蓝根0.5kg,共加入20kg水文火煎煮2次,取汁加适量水全池泼洒;药渣凉干切碎可拌饲投喂;泼洒1次/天,连用3-4天。
7.营养缺乏性鳃病
病因(1)鱼的饵料品种单一,池塘又缺乏生物性活饵料;(2)配合饲料与鱼体营养需求不匹配,长期缺某种营养(如泛酸)或氨基酸不平衡;(3)虽然饵料中营养水平较好,但因饲料已有霉变,缺乏诱食性,鱼觅食量低,可诱发本病。
症状:鱼群体瘦,精神差,肤色变浅,病鱼鳃内表皮及鳃丝色泽较淡,鳃丝弯曲,鳃小片曲屈、萎缩、排列不整齐。
防治方法:(1)调整鱼饲料营养水平,使饲料中氨基酸全面、平衡,不饱和脂肪酸、钙磷、维生素(特别是泛酸)等营养物质符合鱼体生长繁殖需要;(2)用松针、海藻粉、紫苏、亚麻籽、神曲按3:2:2:1:2比例混合加工成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按饲料2-3%添加投喂,2次/天,连喂7-10天;(3)培养水蚯蚓供鱼食用。
8.鳗鱼水质中毒
病因:(1)由于长期高温、干旱、缺水,鳗鱼摄食旺盛,水量不足、交换少,排泄物多而引起水质过肥,可诱发本病;(2)发病池塘水面漂浮着成片的褐色藻类尸体及一层光亮的反光油状膜,塘中空气腥臭味很浓,水色变清或变土黄色混浊状。
症状:病鱼靠塘边浮在水面不游动,捞取时病鱼呈半死不活状。病鳗鱼呈红鳍、烂鳃状,鳃丝部分腐烂、污物多、血窦多。鳃丝呈现骨裸露,鳃部黏液多,刮取黏液,未见寄生虫。鱼体脱黏严重,鳗鱼身上外表呈花蛇状的一节白、一节黑症状。也有少数病鳗鳃中会有车轮虫、钟形虫、异足轮虫等寄生虫寄生,此时鳃部会流出大量脓液,鳃片表层细胞增生隆起包被的孢子囊,鳃中有少量霉状菌丝体寄生。
治疗方法:(1)立即大换水,以排去、捞除漂浮在水面上过多的藻类尸体及底质发臭的污水,及时捞除死鳗;(2)精养鱼塘换水后立即施高锰酸钾3-5g/m3+敌百虫0.3-0.5g/m3+小苏打30-40g/m3,浸浴1-4小时后即大排水,再用水质净化剂;(3)取金银花150g、甘草100g、绿豆1000g煎汁,取汁后再放入沸石粉250g、赤石脂150g(研粉),均匀全池泼洒(为1亩水面使用量),1次/天,连用1-2天。
(通联:222231,江苏省灌云县下车动物防检站手机:15050915807)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