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的“浮空仙山”——游离生活的苔藓虫

发表时间:2024/10/17 13:12:59  来源:海洋欢乐谷  浏览次数:17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苔藓虫,作为与苔藓几乎毫无关系的苔藓动物门生物,往往都附着在各种基质上。不论是在基质表面平铺,如阔口隐槽苔虫 Cryptosula pallasiana (Moll, 1803),还是招展似珊瑚,如大室别藻苔虫 Biflustra grandicella (Canu & Bassler, 1929) ,或海草,如草苔虫 Bugula neritina (Linnaeus, 1758),其主体都得直接附着在什么东西上面。因此,苔藓动物门的许多物种都是非常难缠的污损生物。然而,有一小部分苔藓虫并不附着生活。这些异类分散于4超科8科当中,其中就包括本文主角 Conescharellina catella Canu & Bassler, 1929。

Conescharellina catella 体形微小,成体仅有1~2毫米大小。群体呈圆锥形,由尖端开始发育,因此越靠近平面端的个员越年轻。群体拥有两种个员,即独立个员和空个员。独立个员以部分空个员为中心交错环绕排列,独立个员之间亦有空个员月形的开口。独立个员排列方式与空个员开口形态为本属的重要定种特征。成熟群体的平面端不再有新独立个员生长,完全被空个员覆盖。

Conescharellina catella 成熟群体,平面端被空个员开口覆盖 / 作者拍摄自有标本。

Conescharellina catella 所属的 Conescharellinidae 科的成员往往在大陆架斜坡(水深200~1000米)甚至深渊(4000米深)的泥、沙、黏土等中出现,远离岩石。该科仅在印度-西太平洋和澳大利亚周围海域分布,最早的化石记录仅能回溯至始新世。

有趣的是,由于 Conescharellina catella(以及 Conescharellina 属其他成员)的独特形态,人们对于这些微型生物具体如何生活有过许多猜测,如平面端向下,由根部悬吊在岩石上,或无明确朝向,浅埋于泥沙中。事实上,这些微型苔藓虫的生活方式要奇趣得多。

Conescharellina catella 会从身体侧面和尖端的空个员的月形开口伸出数条“根”。这些“根”会与泥沙附着,并开始缓慢生长。然而,这些“根”并非向泥沙内生长,恰恰相反,它们几乎从不进入泥沙,而是将锥形群体顶起,使其倾斜,并最终让锥形群体尖端朝下直立于泥沙表面。随后,这些“根”继续生长,使得整个锥形群体完全脱离地表,悬浮于水中。“根”在底质上所覆盖的区域直径相当于锥形群体平面直径的4倍,而且“根”会绑定比群体本身重10倍的颗粒物,将群体抬高至5倍于自身高度的水体中。由此,锥形群体的每一个独立个员都可以自由伸出触手捕食。当“根”因种种原因断裂,或锥形群体意外倾倒或翻转,Conescharellina catella 会从空个员开口长出新的“根”扶正并重新支起虫体。这是通过调整不同“根”的生长速率完成的,哪怕这一过程需要消耗以天计的时间。“根”中没有任何肌肉,而是充满液体的管道,表面覆盖着一层角质。

Conescharellina catella 不成熟群体,平面端尚未被空个员开口覆盖,可见独立个员的侧面与中心的空个员开口 / 作者拍摄自有标本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