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锈发生原理及其应对办法:底质恶化,有机质过多,甲藻裸藻泛滥
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问题是一种眼界,解决问题是一种能力,但是无论你选用的是什么产品,还是用的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而能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又能少花钱或者不花钱才是一种具有价值的手段或者措施。就拿养鱼来说,有的人绞尽脑汁投东下西的、昼夜繁忙折腾不休,到后来却也仍然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养点鱼唉声叹气,觉得鱼真的好难养;而有的人养鱼,平时悠闲自在,喜笑颜开,平时很少用这样下那样的,出塘卖鱼还收益满满。这就是区别,这就是方法上的不对路,这就是理念上差异的结果。
就拿鱼塘在热天很容易产生的水锈或者浮膜水来说,有的鱼塘常年一直不会发生,或者偶尔发生但时间不长,影响不大。有的鱼塘在处理后仍会反弹复发,纠缠不休。这些现象和问题需要并值得我们大家探讨!共同提升养殖水平和生产效益。
造成水锈的原因,除了有机质过多等生物因素之外,还有铁含量超标的真正"铁"锈水,通常发生在养殖水体底泥中的铁元素超标,或者抽取地下水做水源时,水中的铁元素超标,甚至含铁、硝的成份高,或者是靠近海边的红树林地带。但这些情况一般少见,故本文不作述说。本文仅就生物因素的底质恶化,有机质过多,甲藻裸藻等过度泛滥形成的"水锈"原理及其应对办法,作出分析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水锈
“铁锈水”或者“浮膜水”是个较为广泛、模糊的概念,简而言之意为生"锈"的水,水生"锈"了,也是"水华"的一种表现,又可称为“水锈”、“锈水”,通常代表的是水体呈现出类似于铁锈色或者蓝绿色的外观效果。
水锈多出现热天时节,只要气温在20℃以上时即有可能发生,但集中暴发期是温度30℃以上,并且太阳光照很强时最易发生。水锈水体除了含有大量甲藻、裸藻等藻类外,可能还含有铁化物以及大量的铁离子物质。锈水水华还常有“晴红阴绿”、“昼红夜绿”、“朝红夕绿”的有规律变化。
水锈浮膜与蓝藻暴发的相似点是:水锈和蓝藻暴发一样,基本上都是在高温暴发。两者的区别是:蓝藻暴发是水质富营养化,通层水体都有蓝藻;而水锈是水质有机物多,表层浮膜下的水质不肥或清瘦,并且水锈浮膜(油膜)具有一定的黏性,有时还发出一股难闻的腥味。
二、水锈的产生原因
(2014年5月13日,武汉宝岛公园鲩子湖中,园方工作人员在湖底淤泥中捞鱼,为该湖清淤作准备,从而提升鲩子湖水质,改善周边环境)
底质恶化:很多池塘多年不清淤,底泥淤厚,积累大量有机质,会产生大量甲藻裸藻等。如果继续恶化,会暴发水锈或者油膜泡沫。
(水表层有不爽泡沫,表明水中有机质过多)
有机物多:底泥厚或者多年未清塘晾底曝气,或者投饵过多,残料沉底腐败变质,鱼的粪便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分解,或者倒进一些余厨剩料(比如潲水、渣类)鱼又不习惯吃或者没吃完,加上鱼塘放鱼搭配不合理,比如没配放或者少放了底层鱼(比如鲤鱼)和滤食性鱼类(比如白鲢),必然导致水中有机物含量过大,产生大量甲藻裸藻等,极易暴发水锈。
水体浅温度高光照强:在高温季节,阳光强温度高,浅水鱼塘必然整体水质"发烧",地热现象严重,触及底质发酵,进而水体发生反应,带动底质污秽物质和水中有机物上浮,同时生发大量藻类。污秽有机物甚至连同塘鱼"出汗"分泌的粘液与老化藻类或死藻集合,在水面形成有粘性的水锈油膜泡沫。
(甲藻类)
三、水锈的藻类类型和辨识
铁锈水主要以甲藻为主,蓝色浮膜水则以裸藻为主。两种情况可用显微镜据实查验,在显微镜下,如果水样中甲藻、裸藻、裸甲藻各占优势,则说明导致锈膜水的成因是因水质恶化导致不同藻类的过度繁殖所致。
(裸藻为主要藻类的浮膜水体)
裸藻为主要藻类的水体,颜色大多为绿色或淡绿色浮膜,水体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机质颗粒。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可能会比较高,也可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在晴天下午太阳最强的时候,pH值会高。同时水体表层溶氧很高,而底部可能缺氧。
(甲藻为主要藻类的铁锈水体)
甲藻中我们常见的是裸甲藻和角甲藻。对养殖危害比较大的是裸甲藻。裸甲藻爆发的池塘,水体大多会呈现出红色的"铁锈水"。由于裸甲藻的运动能力比较强,故而会形成聚群而导致水体颜色不均匀,呈现一块红一块绿或者白的现象。有时候也会出现均匀的红褐色。甲藻水锈的水体有些浑浊。
(裸藻类浮膜水体)
四、水锈的危害
大量繁殖形成的锈水对养殖的危害主要有:在水体表面形成的水锈浮膜阻碍水体光合作用的进行,影响"水体-鱼-空气"的界面接触,导致水体溶氧降低,同时,水锈其实质本身也就是藻类(甲藻、裸藻等)暴发,如果在藻类大量死亡后产生的藻毒素,对水生动物的毒害很大,会导致水生动物的厌食等不良后果。在产生大面积或者封面的水锈浮膜水体中,水质会不稳定,容易引发倒藻。
(水锈浮膜具有一定的黏性)
五、水锈的处理
加水:加深水位,稀释有机质含量,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改底:对于池塘底质恶化时,用底净类药物抛洒沉底净化底质,能起到很好的改善和防除作用。晚上加开增氧机,防止缺氧。
络合:使用硫代硫酸钠(大苏打),聚合氯化铝,EDTA,络合铜,腐殖酸钠等净水剂,既净化有机物又有一定的底改作用,有效。其中:EDTA在养殖水体中的使用成本较高,硫代硫酸钠、聚合氯化铝和腐殖酸钠能够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结合,既能达到处理锈水的目的,还能去掉水中过多的重金属离子。晚上加开增氧机,防止缺氧。
(裸藻结构图)
除了上面三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物理清除:少量发生且聚集在塘边或者塘角时,可将水体表层浓厚的“锈膜”用干稻草粗绳或者密网片或者绢布抄网(舀子),拉向池塘一角后捞除。
杀藻类药物:由于藻类有趋光性,集中在水体的中上层,在天气晴好的时候使用强氯精,二氧化氯,硫氰酸红霉素,硫酸铜等药物,在水体表层油膜处干撒或者调水集中泼洒,将过旺的藻类杀灭。晚上加开增氧机,防止缺氧。
生石灰:生石灰有澄清水体,沉降有机物,通透底泥,中和水质,调整水中生物构成的作用。按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20-30斤,将生石灰溶化兑水成浆泼洒全池。如果是颗粒石灰,可以直接抛洒至底。
另外,可以使用市售专用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在水锈浮膜暴发后,使用菌藻调水的作用不大甚至无用,因为仅仅一小瓶的大约10克20克的东西投放在鱼塘水里,犹如在大海里放了一滴水,在如此恶劣情况下,杯水车薪,微不足道。提前防范可以使用菌藻制剂。
(2019年8月17日上午9时许出现"水锈")
六、水锈的预防
混养鱼类:我们的人居环境是分门别类,各有居室,而鱼的吃喝拉撒全在一个空间,因此,中国鱼类混养技术似乎就是为了化解鱼的恶劣生存环境而定制的。底质恶化,鱼的粪便沉底,有机质(物)过多,这些诸多问题必须依靠套养底层鱼类(比如鲤鱼)和滤食性鱼类(比如白鲢)来解决,否则后患无穷。
底改调水:平时定期使用底改药物、调水制剂,可以有效预防。
(2019年8月17日午后1时许"水锈"消失)
七、水锈的特殊情况及应对处理
当水锈在水体表面覆盖面积少、存量小(比如30%左右)时,可以暂时忽略不予处理,也不必调理。过多的人工干预,可能适得其反。如果大面积或整体封面出现水锈,则应予重视。
因气候或季节原因,比如暴热、气温陡然升高,养殖水体会出现短暂的"水锈"(见上"2019年8月17日"两图为例)。这种情况需要仔细判断,不要急于动手投用药物处理。特别是“朝红夜绿”的变化,这是水体自身生态系统的调控功能在起作用,或许在自我修复,并不代表水质已经严重恶化,这种现象有时持续一定时间(有时半天有时两天)后会自动消失,但晚上应开机增氧。但是,如果反复并持续不间断出现水锈,表明水体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就需施药改良。
(备注:本文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水质调节##水##水质##微生物学##水产养殖#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