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的分层现象与水产养殖的分层现象

发表时间:2022/11/07 21:34:08  作者:刘文俊  浏览次数:11320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生物分层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造成分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分层的成因,有的是按生命规则自然形成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有的是在人为干预下,即通过人工的方法形成的。本文从生物系统分层叙述来引申出涉及水产养殖的分层现象,以期对养殖有一定的裨益作用。

一、水生浮游生物的分层

影响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垂直分层的因素主要是阳光、食物、温度以及含氧量。浮游植物趋光明显,比如蓝藻喜强光,才致暴发时浮聚于水表层。多数浮游动物是趋向弱光的,它们白天多分布在较深的水层,在夜间、早上上升到水体的表层活动。此外,在不同的季节也会因为光照条件不同而引起垂直分布的变化。

(蓝藻)

二、鱼类的分层

我国淡水鱼类中优良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主要有鳙鱼、鲢鱼、草鱼、青鱼、鲫鱼和鲤鱼等。其中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被称为“四大家鱼”,本文仅以这几种鱼为例,其栖息水层和食性也各不相同。

鳙鱼和鲢鱼习性相似,鳙鱼的主要食物是浮游动物,如原生动物和水蚤;鲢鱼的主要食物是浮游植物,如硅藻和绿藻。因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有趋光习性而喜聚于水体中上层,所以鲢鳙鱼生活的水层也在水的上层。草鱼主要生活在水的中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主要吃底栖的螺蛳、蚌蚬等软体动物,鲫鱼和鲤鱼为杂食性,有掘泥习性,鲤鱼也喜食底栖生物,因此,青鱼、鲫鱼、鲤鱼生活在水的底层

四大家鱼生活水层归纳:按照形态学的分层,四大家鱼从上层到底层的生活顺序为:鲢鱼和鳙鱼、草鱼、青鱼。

三、水体分层现象

1.水温(冷热)分层

白天表层水体温度比较高,但底层水的温度比表层水的温度低好几度,但是,夜晚表层水体热量不断向外散发,到黎明表层水温又比底层水温低,表层水的密度比底层水稍大形成一定规模的密度流,特别是在气压变化频繁,风向多变的晴朗日子比较容易出现“返底”而造成水体分层而缺氧。因此,水体分层就是水温(冷热)分层

水浅的水体在很多时候温度差异不大,即同温水,发生水体分层的概率不大。深水水体因光照照射程度有强(深)有弱(浅),所以,水深的水体更容易出现水体分层。

2.藻类种类组成和分布不同,水体出现分层的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

通过长期的观察,有人总结得出以下结论:通常以蓝藻为优势种特别是微囊藻,囊球藻和蓝纤维藻的水体特别容易出现水体分层,这与蓝藻喜欢强光的特性有关。

3.养殖水体出现分层现象对鱼虾造成的影响

物理方面考虑,分层的水体会出现溶解氧分层,表层溶解氧比较高,但底层的溶解氧非常缺乏。底部还原性很强,在这种还原性的厌氧环境下,厌氧致病菌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 而鱼虾的体质却会不断下降。水体分层对氮循环的影响很大。在还原性厌氧的环境下,由于缺乏足够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价位的氨或铵很难被氧化为高价位的硝酸盐供藻类利用。

生物方面考虑,分层水体中的藻类(多喜光)多数分布在表层,往往造成喜强光的藻类慢慢占据优势,并且藻类组成向单一化转变,这都不利于养殖环境的稳定。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统计,约有70%的有害菌都是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在分层水体的生态环境更易滋生。

4.改善养殖水体分层的方法

在处理分层水体时,有很多人喜欢咬文嚼字的讲出一大堆的理论和方法,其实,最简单最有效果的就一句话:开动增氧机。利用增氧机打起水浪,引发水流的形成,就可以轻易的打破水体分层,从而让养殖水体趋向于融为一体,让富氧的上层水补充下层水,为水产养殖的顺利开展奠下基础。

(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系刘文俊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